正文 第14章(1 / 3)

彼此信任,實際上是一個組織得以成為組織的基礎。這是我們看重這個話題的緣由。而中國目前的經理人正在朝著職業化挺進,在這個進程中,信任顯得更為重要。許許多多企業和經理人之間的糾紛,大都緣自於信任。所以,每時每刻,管理者們都需要自問:我信任他人嗎?我被他人信任嗎?

2.真誠

很多講溝通的書上,都在講“以對方為中心”和“同理心”的概念。很多保險公司更進一步,用NLP來控製溝通的對象,去模仿對方的行為,進而引導對方。

其實,在現實社會中如果你做作,如果你用所謂的“溝通技巧”,有經驗和閱曆的人,會很容易看穿你。要把所謂的溝通技巧與自己融合為一體非常困難,有的時候就像穿一件不合身的西服,怎麼看怎麼別扭。因此,自我修煉比技巧更重要,自我修煉就是修煉一種品質,而不是某些技巧,要從三個方麵來修煉。

(1)培養誠心

有句古話:“誠於內而形於外”,還說:“相由心生。”誠心就是說要有一顆正直、誠實的心。這種誠心,別人是可以從相貌、聲音等外在表現感覺到,無形中可以使得別人更快地接受你,使得溝通更為順暢。做到誠心,別人認可了你,才談得上“以別人為中心”,才使得溝通有一個好的基礎。

(2)誠懇的態度

誠懇是一種態度。你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別人,別人就會用怎樣的態度來對待你。因此,我們要保持在不同的對象、不同的環境下都采取誠懇的態度。

要發自內心地,對別人真正感興趣,要有一種觀念:每個人都是我的老師,我都能從別人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在溝通的過程中還要善於找到話題,這些話題可以是新聞、市場變化、天氣,也可以是辦公室環境、身體狀況等。在溝通的時候,還要嚴格自律。我們每個人都是對自己最感興趣,每個人都善於表達自己,想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想法、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以對方為中心,這就需要嚴格自律。不要經常打斷別人,做到耐心而專注。所有的這些在別人看來就是誠懇的態度,不加掩飾的誠懇的態度是最好的武器。

(3)誠實的話

誠實是一個說話的原則。但是誠實是有條件的,分情況的,不是在任何時間、場合、麵對任何人都要誠實的,絕對的誠實那就是迂腐了。

我們在和員工溝通的時候,要不斷地修煉自己的品質、誠心,溝通的過程中要以對方為核心,為對方解決問題的態度要誠懇。隻有這樣才能掌握溝通的主動權,達成溝通的目的。

3.平等

在溝通之前,一定要提醒自己拿出平等的態度對待員工。沒有人喜歡和自以為是、高高在上的領導打交道,即便是在路上相逢,他們通常也會繞道走,就像老鼠見了貓。特別是知識型員工,他們具有獨立的思考能力,有自己的價值觀和抱負,他們往往和管理者一樣對很多事情有深刻的認識,甚至在一些方麵要超過他們的上級。他們與管理者的接觸要比工人與管理者的接觸頻繁的多,所以他們往往可以發現管理者的種種不足和弱點,並且不加遮掩地把自己的看法公開交流。明智的管理者應該以平等的姿態對待他們,把自己擺到與員工相同的位置上,謙虛地接受員工的批評,與員工一起來討論如何改進自己的工作。

學會表達自己,善於傾聽對方

企業與員工的立場難免有不能共通之處,要善用溝通的力量,及時調整雙方利益,才能夠使雙方更好地發展,相互推動。許多企業的溝通隻是單向的,即隻是各級管理者向下傳達命令,下屬隻是象征性地反饋意見,這樣的溝通不僅無助於決策層的監督與管理,久而久之,必然挫傷員工的積極性及歸屬感。所以,單向的溝通必須變為雙向的溝通,雙向溝通的方式有許多種,其中的關鍵是管理者要善於表達自己,傾聽對方。作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就是要有這樣的“手腕”。

在走進一家公司之前,所有員工彼此都是毫不相幹的陌生人。大家在一起工作,首先就需要彼此相識,於是,互作自我介紹,在不侵犯私生活的領域內暢談,積極加深彼此的了解。在美國某企業的員工教育中,有一種很有趣的領導能力教育方法。據說這是美國行為科學家皮戈斯教授發明的。

這一教育方法最重要的一條是傾聽。聽部下的話、聽借口、聽煩惱、聽提案等,這些非常重要。如果方便,也不妨和對方相互談談身世、愛好和特長,努力尋找出雙方共同的話題。有個成語叫“誌同道合”,如果雙方在愛好方麵有共同的興趣,那麼交往時就會倍感親切。如果是同鄉同學就更好了,有可能成為一生的至交。為了這些人際關係的溝通得以順利進行,這些個人情報是不可或缺的。

溝通過程中管理者應該以“傾聽”為主旨。即使與員工、上司與部下的關係十分融洽,但要達到彼此袒露心胸、互訴煩惱的程度仍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傾訴煩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把自己的弱點暴露在別人麵前,如果沒有足夠的信任,是很難收到良好的效果的,搞不好還會產生負麵影響。聽取部下的提案也是傾聽的一種方式,但誰都不可能每次談話都交一個提案,而且要使談話順利進行也不容易,尤其是下屬心存不滿的時候,談話更不容易產生共鳴,如果雙方興趣不同,就缺乏共同的話題,也就沒什麼可聊的了。

如果管理者能有意無意地把話題引向抱怨的話,一定會有很好的效果。其實,這些訴苦的內容才是下屬最想讓領導和上司知道的,特別是工作上的苦處。而且,越是有過坎坷經曆的領導,就越能體諒部下的辛苦,也就越能傾聽他們的抱怨。每個人在工作上都有不為外人所知的辛勞(即使這隻是當事人的片麵之詞),而且都希望別人能理解。

尤其是做下屬的,總是暗自擔心:領導是不是真的知道我付出了這麼多辛苦啊?如果領導或上司能認真地傾聽這些心聲,他們一定會非常高興。有的時候,抱怨的話裏會帶有一種傲慢的語氣,這時也不要有反感的表示,而應該耐心地聽下去。還應該偶爾點頭表示同意,或隨聲附和。如果管理者能以這種傾聽者的態度與下屬相處,下屬一定會講一些隻有他自己才有的工作體驗或寶貴的經曆。

作為一名管理者,不妨試試下麵的談話“手腕”,從而獲得良好的溝通效果。

1.雜談

雜談一般用來指不得要領的談話。其實雜談之中隱含了很多重要的信息,隻是談話時沒有提綱挈領,而是一個話題接一個話題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談下去而已。進行得最熱烈的談話是那些員工之間的傳言,隻要你專心去聽,就會發現傳言是個信息寶庫。

2.笑談

笑談之中含有真實的成分,大家聽了才會哄然大笑,這就是所謂產生共鳴後的會心之笑。批評員工時應該用半開玩笑的口吻,讓對方有所領會即可達到目的。如果對方有不快,馬上打個圓場,這種可進可退的方法有時很奏效。

3.愚談

有時候,一些很蠢的傻話裏往往隱含了很多關鍵之處,往往會啟發新的思路,因此不要因為是傻話就小覷它。事實上,曆史上的很多劃時代的發明和發現都是由看似又傻又笨的話裏產生的。

當大家很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地以上麵三種形式進行交流和溝通時,往往能激發出很好的創意和靈感。

懂得傾聽,善於傾聽的管理者一定會發現傾聽會使自己有很多收獲。也許,有一天你的下屬突然在工作中煥發出以前從未有過的興趣和熱情,這也許就是傾聽給你的大豐收。管理者充分掌握了下屬大大小小的日常事務,了解了下屬曲曲折折的心理活動,就能給自己的管理找到“定心丸”。

1.你將會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每一位雇員

每個人在工作中所表現出的態度,是由他們的內心需求所決定的。如果他反對合理的規章製度,那他就可能是一個自由散漫、不喜歡受約束的人。如果你了解了這一點,就能走在他的前麵,防患於未然。相反,如果他經常發牢騷且還有一定的道理,他可能就是一個比較容易被矯正的人。你的員工最關心的事情是什麼,應該納入你對他進行全麵評判與考慮之中。當你更好地認識和了解了每一個人之後,你不僅會發現什麼東西在煩擾著他,而且你還會發現什麼東西能真正地改變他。隻要準確地知道他真正的興趣所在,就能知道用什麼方法使他為你更好地工作。

2.當你能夠認真聽取雇員們談話時,他們就會變得更加喜歡你

能夠以理解的表情傾聽別人說話,無疑是世界上可用來同人搞好關係和建立永久性友誼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喜歡一個能夠注意聽自己講話的人是人類的一種天性。

3.員工們會知道你對他們感興趣。

世界上沒有比對一個人不加理睬或者對他的問題漠不關心更讓他灰心喪氣了。同樣的道理,如果你對他表示出真正的興趣,對他說的話表示關心,你就能把他吸引過來。表達這種態度的最好方法是問一些問題,比如“那時你做什麼呢?”“後來怎麼樣了?”“你接著說什麼了?”即使是最不愛說話的人,如果你對他的話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也會對你敞開心扉的。你要調動自己的全部精神和知覺來聽他講話,百分之百地集中精力聽他講,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