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不同國家文化創意對會展發展的比較(2)(3 / 3)

2.成立展覽行業協會,推進行業自律

以會展企業為主體,實行公開選舉,成立具有權威的全國性展覽行業協會。新的行業協會至少應具備以下5大職能:(1)製定行業規範,進行行業間的協調和管理;(2)對展覽會進行資質評估,為政府審批項目提供參考;(3)開展行業統計工作,為政府有關部門製定政策和企業經營決策提供依據;(4)加強信息交流和調研,提高會展市場的透明度;(5)舉行專業培訓,提高會展活動的組織水平和質量。行業協會隻有充分行使它的職能,製定行業行規、政策和計劃,並對展覽公司進行資質認證、年度審核,才能避免多頭批文的情況,這樣中國會展業才能實現真正的行業自律。

3.開展會議展會評估,提高辦展水平

綜觀美國、德國等國家發展會展業的成功實踐可知,科學的展會評估體係和暢通的信息發布渠道有利於引導展覽公司精心培育品牌展覽會。中國會展界在展會評估方麵才剛剛起步,據作者調查,目前在這方麵開展工作的主要是一些研究機構。必需強調的是,展會評估體係成功的關鍵在於是否科學,因而由會展行業協會和相關科研機構聯合推出比較理想。當然,也可以考慮由政府主管部門牽頭,號召會展企業積極參與。而且,與德國、美國等國家的展覽會評估一樣,中國形成一套完善並得到企業廣泛認可的展會評估體係也需要一個過程。

4.製定行業法律法規,規範市場秩序

國務院辦公廳、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中國貿促會等相關部門已經頒布了不下20部會展方麵的行政法規,但這些法規中存在交叉重疊的現象,經常讓會展企業覺得無所適從。因此,為進一步優化會展市場秩序,相關政府部門應組織商務部、中國貿促會等部門的領導和有關專家,起草《全國會展業管理辦法》的初稿,並廣泛征求會展企業的意見和建議,盡早製訂並出台一部統一的會展行業法規。該法規應該有利於建立一個開放性、國際化的經營環境,使國內外資本在公平和可預見的法製環境下在會展領域開展自由競爭,最終通過競爭與合作使會展資源得到優化配置。

5.推進資本運營,培育品牌會展企業

目前,國內大多數會展企業的特點是規模小、專業性不強,因此,有實力的會展企業應采取多樣化的資本運營戰略,跳出單純依靠內部積累成長的圈子,實現快速擴張,努力發展成為中國會展業的名牌企業。為此,中國會展企業應抓住政企關係改革的契機,形成多種所有製並存的行業結構;在市場競爭中,通過資產重組、上市經營、參股控股、兼並收購等方式,進行跨地區、跨部門的戰略重組,組建會展企業集團,實現資本擴張。同時,政府應培育並鼓勵大型會展企業集團進軍國際市場,擴大經營範圍,參與國際會展業競爭。

6.規範會展教育培訓,培養優秀人才

會展業的長足發展離不開高級專業人才的支撐,而培養專業人才的最好手段就是教育。但必須指出的是,在編製會展業發展總體規劃的基礎上,中國各城市可根據未來會展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狀況,有計劃地發展會展專業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切不可一哄而上。另外,為了滿足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要,各城市的會展行業協會等有關部門應適時組織一些培訓活動。這種培訓十分必要,一是因為高等院校會展專業的學生從現在起至少3年才能學完所有課程,這對當前的中國會展業來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其次,現已從事會展工作的人員大多具有實踐經驗但缺乏係統的理論知識和先進的會展管理手段,若能參加合適的短期培訓,可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中國會展界迫切需要規範培訓市場,以切實保證培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