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會展業快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經驗是能夠根據市場及行業變化,打造特色品牌。品牌展會具有較高的知名度、較大的影響力和較強的權威性,反映該行業的發展動態和發展趨勢,對該行業具有較強的指導和影響力。德國十分重視展覽的品牌培育,並實時跟蹤所屬行業的最新動態,精心策劃展會主題,給予每屆展會以準確的行業定位,給業內及觀眾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前,德國已經形成一大批知名度非常高的博覽會品牌,如漢諾威計算機博覽會(CeBIT)、法蘭克福書展、科隆五金展、柏林國際旅遊博覽會、慕尼黑國際建築機械博覽會、紐倫堡國際玩具博覽會等。德國展覽會一般在展會立項前都進行了認真的前期市場調查與財務可行性分析,且專注開發自具特色又有細分市場需求的項目,確定長遠的項目戰略目標。每個展覽會的舉辦計劃都是組織者與參展商、參觀者組織的各聯合會、協會密切協商後製定出來的,並根據市場及行業變化對展會定位及題材做出適時的調整,使展會始終保持了強大的生命力。
(二)德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原因分析
德國文化創意產業能夠在十幾年時間取得如此成績,離不開舉國上下的一致推進,德國的文化創意產業是以悠久的曆史文化傳統和深厚的文化積澱為基礎,以中央和各州政府及政黨在政策、財政、人才培養等方麵的扶助與支持為保證,以自身行業和專業協會的特色體製為依托,以版權保護營造出的健康環境為框架而發展起來的。
1.政府及政黨的鼎力支持
德國創意產業得以迅速發展,政府的政策導向功不可沒。德國現任聯邦經濟與技術部國務秘書曾表示,文化創意產業對國民經濟具有顯著作用,政府應出台文化創意產業倡議計劃作為相關扶植戰略的指南。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德國經濟和技術部就把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當作提升經濟實力的重要政策,涵蓋了工業設計、藝術品市場、音樂、圖書、廣告、建築等1l大產業的生產、服務和價值創造,並根據實際發展情況每年出台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報告;為探索文化經濟的發展空間,德國聯邦政府還於2008年5月成立了“文化與創意經濟行動組”,由聯邦經濟部、外交部、司法部、財政部、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事務部人員組成,聯邦政府文化媒體事務專員與經濟部負責運作,通過舉辦研討會等活動搭建文化經濟從業人員與政界交流的平台,探索在政策上促進文化經濟發展的可能性。此外,德國是聯邦製國家,很多州在推進文化經濟方麵走在聯邦政府的前麵,例如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是德國首個將文化經濟作為獨立領域納入當地政策加以考量的聯邦州。早在20世紀90年代,該州就針對文化經濟開展過多次調查。步入21世紀後,文化經濟的重要性為更多人所認識。柏林州工商會更於2004年建立創意產業理事會,以行會形式通過人員培訓和經濟資助等措施促進柏林州創意產業的發展。
德國中央和地方政府也撥款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在創意產業的起步階段,國家與政府是創意產業的投資主體。一般來說,創意產業的企業規模較小、風險較高,在籌集資金開辦公司或進行業務拓展等方麵容易出現困難,因此需設立多項資助計劃協助創意產業獲取資金,直接資助有政府指向的創意產業項目。德國為扶持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每年在這一領域注資大約8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