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 2)

【山下雅廣】(1918年11月5日—2001年10月19日)

日本“走泥社”派陶藝家,詩人。山下雅廣生長於奈良鄉間,奈良美好的山水風光和悠遠的曆史風韻在他後來的陶藝作品和詩作中都有體現。他晚年回歸奈良繼續陶藝創作。2001年10月,山下雅廣在中國江京市的一次陶藝展覽中遭遇搶劫時被害。

山下雅廣早年時即對藝術有濃厚興趣,大學期間開始業餘學習陶藝,師從京都名家八木一草,並在此期間與八木一草長子八木一夫交友。山下雅廣早期的習作,深受八木一草中國式傳統陶藝風格的熏陶,對釉藥的使用精到。中年起開始專業陶藝創作後,正是好友八木一夫

和山西光等人成立的“走泥社”派讓日本陶藝界沸騰之時。山下雅廣並沒有將“走泥社”的前衛西化潮流推向極端,而是在信奉“走泥社”踴躍創新的宗旨同時,積極將傳統和開創融合,創作出了《無所思》、《空間》、《殘月》、《螢火蟲相望》等會通古今的作品、因而奠定了他大師地位。山下雅廣陶藝作品的風格,不但在於打破對稱和平衡、塑造鮮明的流線,更在於“以土傳神”,被譽為“最能讓人心情澎湃、思緒如潮的陶藝家”。他的作品有相當統一的情緒,幽遠的哀傷和對往事的追憶,貫穿於他的陶藝作品和詩歌作品中。

鍾愛中國文化的山下雅廣,詩歌作品裏,除了和歌、俳句外,還有大量的中國詩詞。

山下雅廣晚年時熱心致力於中日文化藝術交流。遇害後,被江京市市長授予“江京市榮譽市民”,一柄江京市的金鑰匙,隨葬於江京的萬國公墓。

《日本藝術辭典》

這就是關鍵一個上午的所有收獲。他將這小段文字看了百遍,幾乎逐字背了下來,還是沒看出來對自己會有什麼幫助。他看了看這段詞條的作者,井上仁,正是整部辭典的編纂者之一。

繼續查吧,江京市圖書館是全國數得著的大圖書館,藏書說是浩如煙海也不算太誇張,和日本藝術相關的就有一堆。

他坐在椅子上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伸展的雙臂忽然被緊緊地扣在了椅背上,他掙了掙,竟然沒能動彈。

“哈哈,這是不是真正的束手就擒?”是歐陽姍。還會有誰?!

“姍姍,別胡鬧,你都多大了?”

不遠處谘詢台裏坐著的女圖書館員凶凶地瞪了兩人一眼。

“你知道我多大的,隻比你小三百多天,不準忘了給我送生日禮物哦。怎麼這麼巧啊,這麼大的江京,我們偏偏在這兒遇見了。”

“是夠‘巧’的。我帶著手機呢,你要不這就到門外向我媽彙報一下,我多麼刻苦地學習,你多麼辛苦地跟梢。”她為什麼總跟著我?

“誰跟你捎啊?臭美的你。我是來查資料的。”

“是誰上回告訴我,最恨的就是進圖書館?不讓吃、不讓喝、不讓大聲說話,連手機都不讓打?”關鍵還是給歐陽姍搬了張椅子。在姍姍麵前,他永遠是個好哥哥。

“你還拿不拿我當心腹了?”歐陽姍圓圓的大眼睛瞪起來,黑白分明得讓人心顫。這是兩人在小學裏經常說的話,關鍵一聽,心就軟了。

他壓低了聲音說:“那我就和你談談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吧。我在自己查,究竟誰害了詩詩……”

“這個你和我說過了,有沒有news?比如在詩詩家找到了什麼?詩詩的媽媽有沒有用笤帚把你攆出來?”

“你怎麼這麼性急啊?我這不四肢健全嗎,還好啦。我在詩詩的房間裏,看見了這個。”

關鍵從衣袋裏掏出一個精致的小首飾盒,翻開讓歐陽姍看。

“你什麼時候開始收藏首飾了?你也準備向‘中性’發展了?”

“這對小螢火蟲的耳丁,取材於一個著名的日本陶瓷藝術品,《螢火蟲相望》。藝術品的作者,就是這個山下雅廣。山下雅廣五年前在江京被殺,他的一些陶瓷藝術品也被劫走。同時被殺的,有一個中國保安兼保鏢,你猜他是誰?詩詩的父親黃冠雄。”

歐陽姍的眼睛瞪得更大了,在關鍵身邊坐下,把《日本藝術辭典》裏那條關於山下雅廣的詞條認真讀了一遍,又問:“然後呢?”

“記得我告訴過你,我覺得詩詩生前有些秘密沒有說出來,說不定就是這個。警方懷疑詩詩的父親監守自盜,和劫匪裏應外合,把他列為第一嫌疑人,或者說,唯一的嫌疑人……”

“就像你現在這樣。”歐陽姍或者知道關鍵不會在意,或者根本沒有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