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名人姓名有學問(3)(1 / 3)

鵬飛這個名字,是賀龍的摯友、時任一二○師政委的關向應(1902-1946)給起的。當賀龍的夫人薛明懷孕時,正在延安養病的關向應就對薛明說:“賀龍的孩子應該是學字輩。學什麼呢?我們倆都喜歡嶽飛,嶽飛字鵬舉,應在嶽飛的名和字上各取一個字,我看就叫鵬飛吧!”關向應英年早逝。如今“賀存關去”,為紀念關向應,賀龍將兒子原名賀雨生改為賀鵬飛。

在文化大革命中,賀龍元帥慘遭林彪、“四人幫”一夥殘酷迫害,於1969年6月9日含冤去世。賀龍的4個子女也受到株連。6年後,黨為賀龍平反昭雪,恢複名譽。

賀鵬飛沒有辜負關向應為他起名時的期望。他畢業於清華大學,先後任總參通訊部副部長、裝備部部長、海軍副司令員。1988年,44歲的賀鵬飛被授予少將軍銜,後又晉升為中將。他有兩個女兒,一個叫加加,一個叫貝貝,合起來是個“賀”字。

十一、鬱達夫為孩子起名

中國現代著名文學家鬱達夫(1896-1945),名文,字達夫,出生於浙江富陽縣一個窮書生家庭。他青年時期留學日本,1921年與郭沫若、成仿吾發起組織創造社,開始了文學生涯,成為五四以來有影響的著名作家。

鬱達夫富於愛國主義精神,他對宋代民族英雄嶽飛父子敬仰備至。

鬱達夫與王映霞結婚後,生了三個孩子。孩子叫什麼名好呢?鬱達夫為長子取名飛,借名於嶽飛;次子取名雲,借名於嶽飛之子嶽雲。在第三個孩子要出生之前,考慮到命名時,他與王映霞商量說:“若生下一個女孩,那就好了,就給她取名銀瓶,銀瓶是嶽飛之女,這樣,正好湊成嶽家軍全套。”

王映霞說:“若不是女孩,是個男孩呢?”

鬱達夫愣住了,一時想不出什麼好名來。

他的妻子繼續說:“我想,如果生男孩,我們就給他取名‘亮’,三國裏,有張飛、趙雲二將,我們現在已有‘飛’、‘雲’二員猛將,自然少不得一個謀臣。曆史上的智謀奇略之士,當推那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了。”

鬱達夫聽了,拍手叫好。

後來,第三個孩子生下果然是個男孩,於是就按王映霞的意見,取名“亮”。

鬱達夫不僅敬仰嶽飛父子的品格,而且在行動上學習和發揚嶽飛父子的民族氣節。抗日戰爭時期,新加坡成立文化戰時工作團,他任主席,並主編《星洲日報·文藝副刊》,積極從事抗日宣傳工作。1941年新加坡淪陷,鬱達夫與胡愈之、王任叔等抗日文化人一同流亡到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身處虎穴仍堅持鬥爭。

在蘇門答臘島,鬱達夫留居在日軍占領下的一座名叫巴爺公務的小鎮上,化名“趙廉”,外號“趙胡子”,與朋友合開趙豫記酒廠,以老板的公開身份經營酒廠,從事抗日工作。早在1941年鬱達夫因感情不和,與王映霞離婚。1943年9月,他與印尼華僑何蓮有結婚。何女士是廣東籍,因相貌平常,鬱達夫跟她開玩笑,改名何麗有,即何麗之有。她不懂華文,欣然接受這個名字。

何麗有對鬱達夫感情很好,他們生有一子一女。鬱達夫為兒子取名大雅(亞),意在譏諷日本推行“大東亞共榮圈”,才生出這個兒子;女兒叫美蘭,在日本特務殺害鬱達夫的翌日出生。何麗有一直以為趙廉隻是一個普通酒廠老板,直到丈夫被害,才知道他是文化名人鬱達夫。

1944年春,日本憲兵通過有人告密而知道“趙廉”就是著名作家鬱達夫,便對他嚴加監視。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29日,日本憲兵隊竟將鬱達夫秘密逮捕;9月17日,鬱達夫被日本憲兵隊殺害於荒野中,時年49歲。難弟難兄同殉國,春蘭秋菊見精神。能埋天地天不死,終古馨香一片真。

1945年,當郭沫若聞悉鬱達夫被日本帝國主義者殺害的消息後,寫下這首詩篇,讚頌愛國作家鬱達夫和他的哥哥、愛國法官鬱曼佗(1939年被日偽特務殺害於上海),像春蘭秋菊那樣萬古芳馨。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認鬱達夫、鬱曼佗兄弟為革命烈士,並在烈士的故鄉富春江畔,為一門雙烈的弟兄倆建立起一座莊重挺撥的“雙烈亭”,以誌紀念。

十二、周恩來的名與字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周恩來(1898-1976),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淮安。

他出生後,父母為他起名“大鸞”。鸞是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鸞鳳常用來比喻賢俊之士。周恩來字“翔宇”,是大鸞一名的引申,父母期望他像鸞鳳那樣,展起高飛,翱翔於宇宙。

周恩來青年時發表文章常署筆名“飛飛”,這仍與“大鸞”、“翔宇”的名字相關。

“伍豪”,是周恩來的曾用名。1919年9月16日,周恩來、鄧穎超在天津成立和領導了革命覺悟社。為了便於進行革命活動,大家用號碼抽簽,按所抽號碼的諧音取化名。當時社員有20人,但代號卻是1至50號。周恩來抽到“5號”,便取其諧音“伍豪”為化名,發表文章有時也署“五”。

覺悟社主要成員的化名有:

鄧穎超(1904-1992),當時鄧文淑,她抽到一號,她的化名為“逸豪”,有時也用“壹”作筆名。她在1920年1月出版的《覺悟》上寫了一篇《為什麼……?》,署名即“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