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名人姓名有學問(3)(2 / 3)

郭隆真(1894-1931),是天津覺悟社與女界愛國同誌會的發起人之一。她抽到13號,於是化名“石衫”、“石珊”。她在1923年在法國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在青島從事工人運動被捕,第二年3月18日為軍閥韓複榘所殺害,英勇犧牲。

劉清揚,女,回族人,生於天津。她是一位非常活躍的女性,當時任天津女界愛國同誌會會長。她在覺悟社抽到25號,化名念吾。1920年劉清揚與張申府同船前往法國,次年由張申府介紹加入旅法共產主義小組。建國後她曾任全國婦聯副主席,1977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3號。

當時任天津學生聯合會會長的諶誌篤,抽到最後一個號碼50號,就用“武陵”作為自己化名。

當時擔任女界愛國同誌會副會長的李毅韜,號碼43,於是她化為“旋珊”,並將自己名字改成“李峙山”。

周恩來一名的含意,為“周惠到來”之意。據美國前總統理查德·尼克鬆所著《領導者》一書第七章說,“恩來”譯過來是“恩賜來臨”的意思,“這是一個簡明地刻畫出他的形象和性格的名字”。

1927年3月,周恩來成功地領導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四·一二”政變後,他幸未遇難,後到南昌發動八一起義,任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當時大家都尊稱他為“鐵人”。

1947年3月,周恩來和毛澤東一起轉戰陝北,並任解放軍總參謀長。當時毛澤東化名“李得勝”,寓意離開延安而得勝;周恩來化為“胡必成”,其意為革命必定成功。周恩來同毛澤東、朱德一起,參與人民解放戰爭的領導工作,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建國後,周恩來曆任政府總理、黨中央副主席等。他勤奮工作,鞠躬盡瘁,深受全國人民的愛戴,人們尊稱他為“周公”、“人民的好總理”。

十三、朱自清一生清貧

中國著名散文家、詩人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揚州人,祖籍浙江紹興。

他原名朱自華,字秋實,取“春華秋實”之意。1979年報考北大本科時,為了勉勵自己在困境中不喪誌,保持清白,便取《楚辭·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字“佩弦”。“佩弦”出自《韓非子·觀行》:“董安於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意為弓弦常緊張,性緩者佩弦以自警。

朱自清學生時代就開始創作新詩,是著名的文學研究會的早期成員。1920年他畢業於北京大學。從1925年起他長期在清華大學任教,潛心於古典文學研究與教學,致力於詩歌與散文的創作。他的詩風格清新,愛國激情在他的詩行裏流淌。他的散文委婉綺麗,清雋沉鬱,《背影》、《荷塘月色》等皆為膾炙人口的名篇。

朱自清一生都過著清貧的生活。抗戰時期他一家流離顛沛,後到昆明西南聯大任教,窮得買不起棉衣,在饑寒交迫中不幸得了嚴重的胃病。抗戰勝利後他回到清華園,依然清貧如洗。

鑒於朱自清的學識與聲望,一些政客以高官厚祿拉攏他,多次請他去做官,他不屑一顧。

1948年,由於國民黨統治區政治腐敗,物價飛漲,朱自清每月薪金隻可三袋麵粉。一家人常常缺吃少穿,他本人骨瘦如柴,體重隻有45公斤,胃病日趨嚴重而又無錢醫治。但是,在6月18日那天,當一份《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援麵粉宣言》送到他麵前時,他的神情立即高昂起來。宣言上寫著:

為表示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我們斷然拒絕美國具有收買靈魂性質的一切施合物資,無論是購買的還是給予的。下列同人同意拒絕購買美援平價麵粉,一致退還配給證,特此聲明。

他用嚴峻的目光掃視著這份義正詞嚴的聲明,隨即用顫抖的手提起筆,毫不遲疑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貧窮和疾病折磨著他。此後,不到兩個月,朱自清的病情嚴重惡化。8月4日送進醫院作手術治療,但終因醫治無效,於8月12日與世長辭,終年50歲。在臨終前,他還諄諄囑咐家人:“我是在拒絕美援麵粉的宣言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也不能買國民黨配給的美援麵粉!”

朱自清為人名實相符,一生以“自清”而自律。他多次拒絕了舊社會那種早報酬豐厚卻要出賣靈魂的職位,一直到死都過著清苦的生活,“自清”了一輩子。毛澤東曾在《別人,司徒雷登》一文中讚譽他“有骨氣”:“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十四、聶榮臻為柯棣華兒子起名

1941年9日,日寇向晉察冀根據發動“大掃蕩”,軍區司令部向河北省阜平縣一帶急速轉移。隊伍中有個中等身材,膚色黧黑的青年人,他就是國際共產主義戰士、誌願來中國參加抗日戰爭的印度大夫柯棣華。

柯棣華(1910-1942),生於印度紹拉普爾,孟買格蘭特醫學院畢業,1938年隨印度援華醫療隊來中國。他原名多瓦卡納特·柯特尼斯,為了表達與中國人民的深情厚意他特改名叫柯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