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寶貝取名技巧多(4)(2 / 3)

時有不遇,人多苦難,古今一然。國畫大師徐悲鴻之名正由此因。他原名徐壽康,家境困窘,多受奚落,其哀若孤鴻,故改名“悲鴻”。現代生物學家朱玉文,1920年去法國勤工儉學,因同鄉同學患病,他慷慨解囊相助,以致自己陷入困境。他詼諧地說:“我現在身無片玉,囊無一文,還叫什麼‘玉文’,既然已經一貧如洗,素性叫‘朱洗’吧!”遂以朱洗名行世至終。

當代著名作家姚雪垠,原名姚冠三,先後在小學、中學都曾失學,因讀蘇軾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複計東西”有感,於是改名叫“雪痕”。

後來境遇有變,將“痕”字棄“疒”加“土”而成“垠”。這一變化,正是名隨境遇的反應。

至此,使我們聯想到前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的名字。他原來的姓名叫阿列克賽·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他由於雙親早亡,僅僅讀了兩年書,十一歲就開始自謀生計,撿破爛,當學徒,做過看門人、更夫、碼頭工人,吃盡人世間苦水,為了紀念自己的苦難經曆,特起用別名高爾基。“高爾基”,在俄文中是“痛苦”的意思。

十七、以詠讚才能取名

以人的超群出眾的才學技能給其起命名號,換句話說,則是以名號詠讚其人才能。人常雲:行行出狀元。也就是說,各行各業都會湧現出眾的人才,都會出現以名詠才的例子。下麵我們且分學術、藝術、武術與百業技術四類,逐一舉例說釋。

①學術。《十國春秋》:“諸學士每為文,先問古今首末於朱遵度,國人號為‘幕府書櫥’。”

《宋史》:“吳時敏於為文,未曾屬稿,兩學目之為‘立地書櫥’。”

《唐書》:“齊澣為中書舍人,論駁及誥詔,皆援準古宜,朝廷大政必谘之,時號‘解事舍人’。”

《北夢瑣言》:“唐代荊州,衣冠藪澤,每年解送選舉人,多不成名,號為‘天荒’。劉峴舍人,以荊解及第,人號為‘破天荒’。”

《新唐書·李白傳》:李白“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歎曰:‘子,謫仙人也!’”故人稱李白為“李謫仙”、“詩仙”。

杜甫,存詩千四百餘首,寫一代史實,人稱“詩史”,頌其人為“詩聖”。

北宋詞人張先,有“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柳徑無人,墮風絮無影”為世人傳誦,因詞中嵌珠三個“影”字,故號為“張三影”。又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名句,句句用“中”字,因號“張三中”。

文史學家宋祁,官居工部尚書,因其《玉樓春》詞有“紅杏枝頭春意鬧”,構思別趣,警響一時,人稱為“紅杏尚書”。

詞人賀鑄《青玉案》一詞,情脈脈,意悱悱,思緒纏綿,頗為世人稱道,因詞末語有“……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人號為“賀梅子”。

詞人張炎,《孤雁》詞中有“寫不成書,隻寄得相思一點”名句,世人拍手稱賞,因號其叫“張孤雁”。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②藝術。東晉傑出書法家王羲之,早年從衛夫人學書,後多見前代名家法書,博采眾長,備精諸體,最得力於張芝、鍾繇,而能增損古法,一變漢、魏樸質的書風,獨創妍美流便的今體。其行、草為古之冠。評者以為草書濃纖折中,正書勢巧形密,行書遒勁媚健,而千變萬化,純出自然。其書跡為曆代所寶。影響之大,在書家之中,無與倫比,故有“書聖”的譽稱。其子多善書,尤獻之可續紹,父子齊名,世稱“二王”。

唐代傑出書法家張旭,工書,每大醉呼喊狂走,然後落筆,當時謂之“張顛”,又稱“草聖”。

唐代文學家、書法家李陽冰,工篆書,得法於秦《嶧山刻石》,自言“斯翁(李斯)之後,直至小生”,為後世學者宗仰,譽為“筆虎”。

唐代畫家韓幹擅畫馬,他的學生戴嵩擅畫牛,被後人譽為“韓馬戴牛”。

宋代畫家馬遠,畫山,常畫山之一角;畫水,則常寫水之一涯。人稱為“馬一角”、“馬半邊”。

清代畫家董工樹,在洛陽所畫的梅花,惟妙惟肖,十分逼真,懸掛起來竟能引來蜂蝶,時人稱其“董梅花”。

清代女畫家董篁,專工蛺蝶,有“董蛺蝶”之稱。

《樂府雜錄》:“張紅紅唱歌丐食於市,韋青納為姬,敬宗召入宮,號‘記曲娘’”。

《齊東野語》:宋高宗朝,“掖庭有菊夫人者,善歌舞,妙音律,宮中號為‘菊部頭’”。

晉畫家顧愷之聰明多才,“才絕、畫絕、癡絕”,人稱“顧三絕”。

唐代畫家鄭虔畫山水,樹枝老硬,山多墨,常題詩,詩、書、畫皆妙,時有“鄭虔三絕”之稱。

③武術。李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驚懼,稱其為“飛將軍”。

王彥章每戰用二鐵槍,皆重百斤,一置鞍下,一在手,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軍中號“王鐵槍”。

④百業技術。戰國醫學家秦越人,醫術高超,人以傳說中的神醫扁鵲呼之,遂名“扁鵲”,亦有“神醫”之稱。

漢末醫學家華佗,精各種醫道,尤擅外科,用藥神奇,人稱“藥神”。

春秋建築師魯班,技藝高明,多發明工具器械,建築工匠尊為“祖師”。

《北史》:“禪定寺幡竿繩絕,沈光口銜索,拍竿直上龍頭,係畢,透空而下,以掌拓地倒行十餘步,人號‘肉飛仙’”。

湯勤,善裝裱,精鑒書畫,人號“湯裱褙”。

魏宮人薛靈芸,妙於針工,不用燈燭,夜可裁製衣服,宮中為稱“針神”。

上麵所列盡屬古人,後麵補舉現代人物,掛一漏萬,指示代表而已。

美籍華人陳省身,人稱“數學泰鬥”;美籍華人楊小燕,人稱“橋牌皇後”;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著名光纖通信專家高錕,人稱“光纖之父”。如此等等,皆屬人之稱號。著名琵琶的演奏家劉德海,外號“琵琶精”;著名足球運動員容誌行,外號“左腳小將”;當代畫家鄭午昌擅畫白菜、柳樹,人稱“鄭白菜”、“鄭柳樹”;唐雲喜畫荷花,別具一格,人稱“唐荷花”;盧坤峰專功墨竹,枝枝葉葉,筆酣墨飽,富有神韻,“盧竹”成了他的代名;吳青霞專擅蘆雁、鯉魚,人稱她“吳蘆雁”、“吳鯉魚”。著名愛國人士沈鈞儒先生胞弟沈蔚文擅畫芍藥,有“沈芍藥”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