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寶貝取名技巧多(5)(1 / 3)

默默翁——(清)楊堉

咄咄翁——(清)陳偕燦

空空子——(清)翟中溶

非非子——(清)黎安理

怡怡軒——(清)薛光钅奇

惺惺道人——(元)王餘慶

點點道人——(元)楊樞

落落道人——(清)唐和春

無無道人——(清)郭軾侶

所謂回文即可倒讀。用為人名,即是字與名相反,或號與名相反,或號自成回逆格局。如宋人有吳大有,字“有大”;明人有冒起宗,字“宗起”;清人有王賓,字“賓王”。又如黃丕烈,號“民山山民”,等等,皆屬回文手段,此較少見。

十九、以增約成詞取名

用現成的名詞、術語、成語、諺語,或者稍作加工即增加減約個別字,以給自己或他人命名,這則叫作“增約成詞”。清學者陸以曾注意到人名方麵的這種現象,並作了部分名例收輯與相應的討論:

《通鑒》:“五代後漢有虢州伶人靖邊庭”,胡身之注:“靖,姓也。優伶之名與姓通,取一義以為謔也。”《日知錄》雲:“考之自唐以來,如黃幡綽、雲朝霞、鏡新磨、羅衣輕之輩,皆載之史書,益信其言之有據。嗟乎!以士大夫而效伶人之命名,則自嘉靖以來然矣。”餘觀士大夫命名連姓為義,唐、宋已然,如李無言、魏嗣萬、程九萬、王佐才、安如山、淩萬頃之類。明初亦間有之,如淩雲翰、成始終、夏時正、傅汝舟、傅汝楫之類,惟至嘉靖以後而始盛耳。

——《冷廬雜識》卷二

陸氏所謂“命名連姓為義”即屬於我們所說“增約成詞”的內容。這種命名方法,溯其源頭,則是唐肇其端,張於宋、元,盛於明、清,現代、當代則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了,不僅文學界、藝術界的名流,連一般的市民、鄉人也這樣起命名字。記載入冊者,也隻能擇名流而紹之了。

馬識途(當代作家)

王浩月(當代作家王浩筆名)

葉知秋(當代作家)

葉如桐(現代著名作家吳強筆名)

丘成桐(香港著名數學家)

盧森堡(現代詩人、教授任鈞筆名)

沙駝鈴(當代作家李若冰筆名)

遠千裏(現代詩人遠保坤別名)

杜鵬程(當代著名作家)

張天翼(現代著名作家)

何其芳(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

陳省身(美籍華人,世界著名數學大師)

郭澄清(當代作家)

徐光耀(當代作家)

周而複(現代著名作家)

雲中鶴(現代詩人、教授徐誌摩筆名)

晏陽初(美籍華人,教育家)

映山紅(當代作家韓映山筆名)

楚天舒(當代作家王以平筆名)

二十、以引用典故取名

引用古典經籍、詩詞文賦中的字詞以給自己或他人起命名字,這是一種較為典雅的命名方法。命者無疑是知些詩書文史的,被命名的也就不一定講究是什麼樣的對象。

引用古典經籍的。如毛澤東,字“潤之”,此名與字連義互補,相輔相成。典出《孟子·滕文公上》:“若夫潤澤之,則在君與子矣。”

北宋著名詞人周邦彥,字“美成”。其名與字,皆出經典。“邦彥”出自《詩經·鄭風·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彥兮”。意思是:他那個人啊,是一國之美士才子。“美成”出自《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意思是:君子幫助別人成全好事,不促成人做壞事。小人卻正好相反。

著名雕塑藝術家、文藝評論家、美學家王朝聞,原名王昭文,改名“朝聞”,係意取《論語·裏仁》中孔子語,“朝聞道,夕死可矣!”現代作家、文學史家、社會活動家鄭振鐸,其名“振鐸”,出自《周禮·夏官·大司馬》:“大司馬振鐸,車徒皆作。”鐸,古代樂器,形如鐃、鉦而有舌,是大鈴的一種。

台灣著名女作家瓊瑤,原姓陳,名吉吉。“吉吉”是“哲”字的異體字,有二義:

或謂聰明,《書經·皋陶謨》:“知人則哲。”或指哲人,才能識見超越尋常的人。《詩經·小雅·鴻雁》:“維此哲人,謂我劬勞。”其父親是個教書先生,故能引經據典為女兒起命名字。然而,他的這個才能識見超群的女兒在事實上完全應驗了他的祝願,可卻偏偏棄而不用,自命“瓊瑤”為名,“瓊瑤”者,美玉也。意取《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引用詩詞文賦的,如:魏武帝曹操,字“孟德”,取名與字,同出於《荀子·勸學》:“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王先謙集解引郝懿行注:“德操,謂有德而能操持也。

”宋學者曾《高齋漫錄》:“〔蘇子瞻〕曰:‘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堅,是其操同也。譬如賢人君子,黔皙美惡之不同,其德操一也。”曹操,字“孟德”,意是自勉修養其德。“孟”,勤勉,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