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有所思(六)(2 / 3)

與此同時,晟王忽然於欒州歸來,並帶來一個好消息,當年左紜蒼曾有恩於欒州駐軍的一位副統領。這次他親抵芸河邊境,找到這位統領,將戰事利弊與他分析,這位統領雖未掌大權,然而旗下亦是一班忠肝義膽的將士,聽了左紜蒼的話,決定為朝廷披肝瀝膽,於是率領數千死士,在芸河叛軍中大肆殺敵。

叛軍起了內亂,又有落昌沄州駐軍相助,芸河一帶本來慘淡的形勢,竟也有了轉圜的餘地。

當日越明樓大喜過望,在朝堂之上,宣旨冊封李辰簷為一品鎮國將軍,並即日命人快馬將聖旨送至旭州,讓他直接北上,一舉殲滅欒州叛軍。

多年操勞忙碌,越明樓此刻的喜悅也掩蓋不住病態的蒼白,幾日後的早朝上,不可一世的他竟也悲歎,人生數載,轉瞬之間便日薄桑榆。

話裏有話,意思再明顯不過:改年號,換天子。

然而越明樓就此打住,隨即又道:“可惜我年屆已高,卻無孫兒孫女繞膝承歡,以享天倫之樂。”說著便讓司天監尋了一個黃道吉日,當堂有宣了一道聖旨,說因戰事原因,我與左紜蒼原該四月初八完成的婚事推到五月初六,也算為皇家衝喜。

至那以後,越明樓雖未言明,卻在天子座旁,加了一個鎦金雕龍寶座,讓晟王坐於其上。國事天下事,一並交手,他隻日日聽政,並不多言。

欒州捷報頻頻,眾將領在鎮國將軍的帶領下,勢如破竹,所向披靡,殲滅亂黨竟用了短短二十日。

是時大軍拔起,反朝慶功。而落昌芸河駐軍也即刻前往永京,剿滅貞元一黨。

一朝危機過去,大勢已定。百姓無不誇口稱讚恒梁文惠帝所生兩子,皆乃絕代天驕。

一人氣度從容,福及萬民,坐鎮朝堂;一人英姿勃發,心係蒼生,平定江山。

12

文惠帝三年五月初二,鎮國將軍班師歸朝。這一天豔陽高照,整座烏冕城沐浴在光耀刺眼的日暉中,像是被鍍上了一層金。

重禦門外,鎮守通京的三萬大軍夾道而立,李辰簷獨率三千精兵將士,下馬晉見。一身戎裝勁服,曆經征戰滄桑後疲憊而堅毅的麵容,是金戈鐵馬洗滌後的壯誌豪情。

越明樓帶領朝臣親自到重禦門口迎接。我與內宮家眷站在烏華宮側旁,離得不遠不近。

千年陳釀,眾人豪飲。一杯甘醇下肚,越明樓喜不自勝,帶著李辰簷與眾人朝宮樓這處走來,一邊問道:“皇兒立下此功,要何賞賜?”

李辰簷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拱手行禮道,“兒臣可否私下與父王說?”

越明樓神色微微一詫,旋即了然微笑起來:“也好。”

“紜蒼,明日你與辰簷一起到禦書房見我。”越明樓高深莫測的目光在我身上掠過,又道:“靜茴你也來。”

說罷他拂袖揚步,轉身步入沐浴在豔陽中的烏華宮內。他的身後,跟隨著兩名皇子意氣飛揚。群臣屈膝下跪,在天地間高呼萬歲,頗有四海升平之感。

當夜越明樓大宴群臣。至瑛朝覆滅,禹王距地一方,已有七載光陰,然時至今日,才當真算得上是江山初定。這日煙花爆竹,歌舞聲色粉飾太平,比之我初來那日,有過之而無不及。

群臣之宴,雖亦有數名後宮女眷參加,然而隻寥寥飲了幾杯便退下了。

茗香苑這些日子來倒是熱鬧非凡,三天兩頭便有妃嬪送錦緞綾羅,朱釵寶玉。

晟王已接手國事,登基繼位指日可待。大婚當前,我在後宮的風頭直逼皇後,從黎明至黃昏,迎客接客送客陪談,若不是湯蘩不時耍些小花招讓我避一避,不出幾日我定會累得臥床不起。

隻是這番光景,總讓我想起秦樓楚館的煙花女子,除了來客是女人,不用陪睡之外,整日拉起嘴角笑得心不甘情不願的遭遇,實在與她們有異曲同工之妙。

湯大小姐知道我這一番想法後,十足鄙視我,“霍小茴,我覺得你粗俗,沒想到你粗俗得這般無可救藥。真不知表哥與靜王為何會看上你!”

過了一會兒,她又問:“難道成日想想青樓紅塵,不拘禮節,會比較討男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