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童話世界
入選理由
《安徒生童話》伴隨著全世界不同膚色的孩子們走過了整整兩個世紀,締造了幾代人千百個美麗的童話夢。
背景搜索
安徒生是丹麥19世紀著名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創始人。他生於歐登塞城一個貧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自幼酷愛文學。11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為追求藝術,他14歲時隻身來到首都哥本哈根。經過8年奮鬥,終於在詩劇《阿爾芙索爾》的劇作中嶄露才華。因此,被皇家藝術劇院送進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免費就讀。曆時5年。1828年,升入哥爾哈根大學。畢業後始終無工作,主要靠稿費維持生活。1838年獲得作家獎金——國家每年撥給他200元非公職津貼。
安徒生終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於朋友——商人麥爾喬家中。安徒生文學生涯始於1822年。早期主要撰寫詩歌和劇本。進入大學後,創作日趨成熟。曾發表遊記和歌舞喜劇,出版詩集和詩劇。1833年出版長篇小說《即興詩人》,為他贏得國際聲譽,是他成人文學的代表作。
“為了爭取未來的一代”,安徒生決定給孩子寫童話,出版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此後數年,每年聖誕節都出版一本這樣的童話集。其後又不斷發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漸擱筆。近40年間,共計寫了童話168篇。
安徒生童話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即詩意的美和喜劇性的幽默。前者為主導風格,多體現在歌頌性的童話中,後者多體現在諷刺性的童話中。
安徒生的創作可分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童話多充滿綺麗的幻想、樂觀的精神,體現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特點。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達的花兒》、《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野天鵝》、《醜小鴨》等。中期童話,幻想成分減弱,現實成分相對增強。在鞭撻醜惡、歌頌善良中,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憂鬱情緒。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後》、《影子》、《一滴水》、《母親的故事》、《演木偶戲的人》等。晚期童話比中期更加麵對現實,著力描寫底層民眾的悲苦命運,揭露社會生活的陰冷、黑暗和人間的不平。作品基調低沉。代表作有《柳樹下的夢》、《她是一個廢物》、《單身漢的睡帽》、《幸運的貝兒》等。
作品快讀
世界有許多小說家都寫過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但其中最有成就而且終生不渝的,是丹麥的童話作家安徒生。
在安徒生所寫的這許多童話裏,比較著名的有《海的女兒》、《皇帝的新衣》、《醜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柳樹下的夢》等。
《海的女兒》寫於1837年,是一篇優秀而又感人至深的童話。它敘述的是來自深海的小人魚追求美好理想,以及為了理想而甘願自我犧牲的故事。小人魚本來是大海的公主,她原可以在遼闊無垠的大海裏自由自在地遨遊,她甚至可以活上三百年。但是,她卻向往人類社會,希望擁有人類的不朽靈魂。為了這一目標,她甚至甘願割掉舌頭。她如此熱愛生活,當知道自己將化為泡沫時,也不願將尖刀刺向自己所鍾愛的王子,甘願自己投進大海懷抱,融入海浪之中。這篇童話故事歌頌了純真的人類情感,歌頌了為了這一美好的理想而自我犧牲的小人魚。《賣火柴的小女孩》寫於1846年,描寫聖誕節前夜一個貧困的小女孩忍饑挨餓、外出賣火柴的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赤著腳,踩在雪地上,望著滿天寒星和萬家燈火,終於忍不住了,倒在牆角。為了取暖,她一根根地劃燃了火柴棍,每劃燃一根,她的眼前就點燃了一個夢想,夢想著吃飽肚子、穿新衣裳,夢想著聖誕老人送來禮物……但是,在那個等級森嚴的社會裏,小女孩的美夢是無法實現的。當最後一根火柴劃完之後,她的小手也早凍僵了,她幻想著自己進了天堂,但她的身子卻凍僵在街頭雪地裏。雖然安徒生極為同情這位小女孩,並讓她的靈魂飛向天國與上帝同在,但是,他畢竟無法改變殘酷的現實。他用富家人的燈紅酒綠與路有凍死骨進行鮮明對比,引起人們對貧困小女孩的深切同情,對社會不平等的強烈抗議。
《醜小鴨》寫於1844年,同樣敘述了一個備受歧視的天鵝形象。小天鵝自幼生活在小鴨世界裏,顯得很醜陋,小鴨們誰都不認同它,因為它看起來真是一隻醜鴨子,但它處處表現持之以恒的對善、對美的理想追求。直到有一天,動物們終於發現這隻醜陋的小鴨子,原來是一隻降生在鴨群中的美麗的小天鵝。值得注意的是,塑造了一些鄙視弱者、狂妄自大、排擠他人、自享其樂的醜惡自私現象,還有一些老於世故、市儈的典型,辛辣地諷刺了它們的鄙陋。
對權貴、統治者的諷刺在《皇帝的新衣》裏表現得最為突出。這篇童話寫於1837年。皇帝苛求服裝標新立異,卻反被騙子摸中了心理,上演了令人捧腹的鬧劇。這篇童話巧妙地借小孩子的童稚天真的話,道出了事物的真相。皇帝的感覺是良好的,他自認為自己開明、稱職,深得民心,卻未料正是自己又愚蠢又暴虐,造成了臣民對他緘口不言。無恥的弄臣無知又怯弱,明知皇帝全身一絲不掛,卻又不敢道出真相,害怕人說自己無知。這種心態正好釀就了這場笑劇。安徒生巧妙地把對皇帝和大臣們的諷刺揉合在令人捧腹的故事裏,他不用第三者的敘述去描寫皇帝的笨拙。相反,卻處處讓皇帝自我感覺良好,隨著故事的進程,皇帝的愚蠢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在萬眾簇擁之下,小孩的話揭穿了真相,令皇帝無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