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人類對某些職業接觸與癌症發生之間的相互關係認識很早。1895年,倫琴發現了X線,幾個月後X線用於醫療臨床中的疾病診斷。當時,醫生在用X線給病人做檢查時是不采取任何防護措施的,因此檢查者的手和麵部均受到相當強的X線的輻射。在第二年即1896年,一個工程師就注意到X線對人體有危害作用。1902年,德國醫學專家就闡述了檢查醫生和生產X線球管的工人患皮膚癌的病例。再如,1895年報道了苯胺工人中發現的職業性膀胱癌病例。當時的苯胺生產的設備非常簡陋,苯胺產品的蒸餾在敞開的反應鍋內進行,生產者必然接觸大量的苯胺類衍生物。1895年報道的苯胺致職業性膀恍癌患者中,從事苯胺生產的工齡分別為15年、20年和29年。
自20世紀以來,陸續出現了一係列的職業性致癌物。下表列出了常見的職業接觸致癌物及致癌器官。
職業性癌症以皮膚癌、泌尿道癌(以膀胱癌為主)及呼吸道癌(以肺癌為主)較常見,造血係統、肝髒等癌瘤較少。
四、震驚世界的幾起化學中毒事件
(一)飄塵、二氧化硫震驚倫敦
1952年12月,英國倫敦正是嚴寒的冬季。泰晤士河流域上空大氣處於穩定狀態,每年橫行肆虐的北風此時杳無蹤影。
雖然如此,冬天畢竟是寒冷的。為了抵抗嚴寒,倫敦的居民們在家裏生起了取暖爐。當時的取暖爐,是用煙煤作燃料。
12月5日,一場罕見的大霧吞沒了整個倫敦地區,並且一直持續了4天。在這場罕見的大霧中,倫敦展出的160頭獲獎牛出現呼吸困難、舌頭外伸的現象;有一頭牛立即死亡,12頭牛處於危險狀態。倫敦地區的居民普遍感到胸悶,並伴有喉痛、惡心、嘔吐等症狀。平時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病人,病情迅速惡化,出現呼吸困難、紫紺等危急症狀。在大霧期間,倫敦死亡人數為4703人,比1951年同期增加2851人。
死亡原因大多數為支氣管炎、冠心病、心力衰竭、肺炎、肺癌、流感和其他呼吸係統疾病。一時間,倫敦煙霧事件轟動全球。
為了查清事情的真相,英國政府對這場震驚世界的“倫敦煙霧”事件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但直到1962年才真相大白,“凶手”是飄塵和二氧化硫——煙霧中的有害物質。
(二)洛杉機上空的“光化學煙霧”
從1943年開始,美國洛杉磯一到夏秋季節,就被城市上空一種淡藍色的,具有特殊味道的刺激性煙霧所苦。這種煙霧使大批城市居民出現眼睛紅腫、流淚、喉痛、咳嗽、喘息、呼吸困難、胸痛、感覺疲勞、皮膚潮紅等症狀,嚴重的甚至還出現了心肺功能衰竭。這種煙霧使植物大麵積受損,車禍增多,1952年達到了高峰。這就是有名的“洛杉磯煙霧事件”。
“洛杉磯煙霧”是如何產生的呢?洛杉磯人在思索,美國在思索,各國的醫學家們也在思索。假設一個個被提出,結果一個個被否定。最後,人們將目光投向了汽車。在3800平方公裏的麵積上,飛馳著250萬輛汽車,這些汽車每天消耗汽油1600萬升。由於汽車漏油、汽油揮發及不完全燃燒,每天向大氣排放出大量的廢氣,造成了洛杉磯上空的“霾”(空氣中因懸浮著大量的煙、塵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濁現象)。據測定,在汽車排出的廢氣中,分離出的有害物質已達80多種,濃度最高的為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氫化合物等。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夏季強烈日光作用下,發生一係列化學反應,生成臭氧、過氧乙酞硝酸酯、醛類、過氧化氫以及由硫酸鹽、硝酸鹽和高分子有機性化合物所形成的氣溶膠微粒等光化學反應物。一般情況下,生成的光化學反應物能隨時在大氣中擴散稀釋。但是,在特殊的氣象條件(如夏秋季強烈陽光、氣溫逆增、無風或微風)和地理環境(濱海靠山,低緯度地區)下,反應物則不易擴散,從而大量積存在大氣中,形成一種淺藍色的煙霧——光化學煙霧。
真相大白,是光化學煙霧使洛杉磯市民深受其害。製造光化學煙霧的又是誰呢?是人類自己!
(三)鎘讓人疼痛不已
病的症狀表現各有不同:有的以發熱為主,有的以咳嗽為主,有的以腫脹為主,有的以眩暈為主……醫生診斷疾病時,就是根據不同的症狀、體征進行治療。在日本,發現有一種病,主要症狀就是痛:頭痛、腰痛、背痛、肩痛、腹股溝處痛、全身痛。安靜時尚好,一活動就疼痛不已,甚至咳嗽或深呼吸時也痛。患病人幾乎都是女性,且多是孕婦和產婦。
這種全身疼痛的怪病最早發生在日本宮山縣神通川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