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揮揮衣袖,告別異常行為(1)(3 / 3)

可以組織鄰居或酒友成立戒酒協會,進行自我教育及相互約束和幫助,達到戒酒的目的。比如日本有民間的斷酒會,這些組織每周聚會1-2次,大家討論戒酒的方法,介紹戒酒經驗,互相勉勵。

5.杯弓蛇影,心理治療

對嗜酒成癮的患者的飲酒行為附加以惡性或恐懼刺激,使其對酒產生厭惡害怕的心理反應,從而消除飲酒的欲望。

6.必要之時,藥物治療

對酒形成的這種成癮行為,不是經過努力就可以改正過來的,同時,如果讓常年飲酒之人,突然戒酒,形成的傷害可能會更大,所以,有時采用藥物治療也是必需的,但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若想真正戒酒,必須從思想上戒酒,隻要有了堅定的信念,決定與酒告別,那麼,再香的酒對你的誘惑也不會太大。

二、煙消雲散,人更憔悴

多多抽煙,早日歸天。

——中國諺語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有一段這樣的描寫:有一次保爾·柯察金與同伴們一起談論戒煙的問題,別人都認為保爾是在吹牛,根本就做不到,他說:“人應該支配自己的習慣,而不是讓習慣來支配人?”接著,他就把嘴上的煙章拿下來揉碎,並聲稱“我決定不再抽煙了”。從此他果真戒了煙。

仔細回想一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像保爾那樣說戒就真的把煙癮戒掉的呢?其實,更多的人是沉迷在煙霧繚繞的“享受”之中,難以自拔。本來煙草並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他們明明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是心中仍對其充滿了好奇,聽到人說“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他們便想自己來試一試。

香煙中的化學成分具有興奮作用,其主要成分是一種叫做尼古丁的神經毒素,它主要侵害人的神經係統。一些吸煙者在主觀上感覺吸煙可以解除疲勞、振作精神等,這種神經係統一次性興奮,實際上是尼古丁引起的快感,但是興奮後的神經係統,隨即又會出現抑製。所以,吸煙後神經肌肉反應的靈敏度和精確度均下降。

國內一個心理研究機構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吸煙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煙者減低10.6%。

據李娜自己介紹說,以前常聽朋友說吸煙可以忘記很多煩惱,她不相信,直到和男友分手那天,她向好友要了一支煙後,才深有感觸。初次抽煙,她被嗆得“涕淚縱橫”,但是她卻從中感受到發泄內心情緒的快感,從此,李娜和煙就結下了不解之緣。

夜深人靜,不能入睡時,她就會站在陽台上,看著夜幕下的城市,用力地抽著每一口煙,然後將煙霧緩緩吐出,使其隨風散去,此時,隨風而去的似乎還有內心的孤獨和煩惱。她常在迷蒙的煙霧中想想事情,搜尋搜尋某個人的影子,尋求某種解脫?

每當工作疲勞、精神倦怠之時,她總會跑到洗手間抽上一支煙,然後就會精力十足。有時,工作忙,需要加班,她就能一口氣抽三支煙,甚至是煙不離口。

慢慢地,李娜感覺抽女士香煙有點不過癮,於是,先向男同事借,然後自己去買,用男士香煙代替女士香煙,李娜成了單位有名的“煙王”。

由於受與男友分手的打擊,李娜這幾年都沒有找對象。但是她的自然條件、辦事能力,卻抵擋不住熱心人給她介紹。李娜也見過並且交往過幾個有感覺的男孩,但是當對方得知她是個“煙王”時,都敬而遠之,不再和她來往?

其實,李娜也知道抽煙的危害,並且試圖戒過煙,但是戒煙給她帶來的尷尬讓她“更愛”抽煙。決定戒煙時,每聞到煙味,她的舌頭和嘴唇就會有麻痹感,不論是在單位還是在路上,如果聞到有人抽煙,聞著飄來的煙氣,她就會控製不住自己的尋煙而去,企圖離抽煙人近一點,聞到更濃的煙味。為此,經常有人嘲笑她,那時,她真的是“欲斷難斷,心中作難”。於是,抽煙的衝動再次襲來。

李娜的煙癮在給她帶來放鬆與解脫的同時,給自己的終身大事卻帶來了更大負麵的影響,這僅僅是表麵的。據資料顯示,一個每天抽15-20支煙的人,其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幾率要比不抽煙的人大14倍,其患食道癌致死的幾率比不抽煙的人大4倍,死於膀胱癌的幾率大2倍,死於心髒病的幾率也是大2倍。抽煙是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疾病的主要誘因,還增加了高血壓的危險。

煙癮不但給本人帶來危害,而且還殃及他人。尤其是“抽二手煙”的嬰幼兒、青少年和婦女受到的危害更為嚴重。調查發現,對兒童來說,被動吸煙可以引起哮喘、幼兒猝死綜合征、氣管炎等,嚴重影響其正常的生長發育;對於孕婦來說,被動吸煙會導致死胎、流產和低出生體重兒等;被動抽煙也會增加成年人呼吸道疾病、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發病的危險。所以,戒除煙癮勢在必行。

心理自助術

如果對嗜煙的危害進行描述的話,我們借用柳宗元七言古詩《漁翁》中的詩句,那就是“煙消煙散看見人,欸乃一聲內髒綠”,看到此,相信戒除煙癮的重要性就會被自己提上日程,那麼如何才能做到戒除煙癮呢?

1.心態擺正,考慮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