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揮揮衣袖,告別異常行為(3)(3 / 3)

生活中不乏像樂樂這樣的人,每當心情有變化,他們就喜歡跑進商場,麵對琳琅滿目的商品,他們會表現出一種病態的占有欲,看到商品後就會不假思索的掏腰包,購買的同時會產生一種占有的滿足感。

很大一部分購物狂,起初隻是為了平衡一下內心的情緒,而後逐漸成為一種習慣性的強迫行為。還有些人認為賺的錢就是用來享受的,所以,在有了條件後,就很難控製欲望,這是形成購物狂的一個重要的心理原因。

購物狂的過度購物、非理性消費的內在根源也來自於外在的壓力。麵對工作中無法控製的壓力、生活中出現的一些身不由己的事情,一些女性常會陷入無助的狀態,這種無助感使得一些女性內心極其渴望能控製和把握一些東西。而購物則很好地契合了這一心理需求。

在購物過程中,商場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台,服務員的關注和重視,買單時可以自我控製的快感,這一切對自身能力的肯定加劇了購物的衝動。大部分購物狂,都會因為沉溺惡習而痛苦,他們的家人也會同樣受到不同程度的煎熬。

心理自助術

有瘋狂購物習慣的人,往往心理比較脆弱,他們容易激動,容易情緒化,當情緒失衡或者壓力變大之時,他們就會通過購物來發泄,來填補內心的空虛,然而,一旦這些東西據為己有時,又會產生新的失落感,再次購買,這樣就會陷入惡性循環之中,心情也會更加鬱悶。所以,一定要走出購物狂的誤區。專家的建議是:

1.現實觀察,感受其弊

有購物狂心理的人,他們如果看見了東西不買,心裏就會堵得慌,但如果買了,往往又非常後悔,如果是透支消費,更會有罪惡感,變得焦慮不安。病態的購物行為,不但可能帶來經濟負擔、影響和親朋好友的關係,還可能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據統計,韓國和台灣的很大一部分青年因為透支信用卡而成為負債累累的“卡奴”。

2.選擇時間,出去逛街

應該避免在百貨公司或商場搞活動、特價、周年慶等時段去逛街,如果非去不可,就帶很少的現金或者讓家人或朋友陪同一塊去逛,必要時讓他們提醒自己。

3.情緒不穩,不去購物

不要在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去購物,比如生氣的時候和悲傷的時候,情緒的波動會抑製自己的判斷力。也不要把購物當成一種消遣,空閑時間可以和朋友聊天或者陪陪父母,也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

4.每次購物,列出清單

購物前要考慮好自己需要的商品並列出清單。購物時嚴格按照清單上所列出的計劃進行,這樣就可以避免因一時衝動而買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如果自己有超出清單進行購物的衝動,就應該盡快離開。

5.攜帶卡錢,夠用即可

如果不是急需什麼物品,堅持不去逛街,即使去買也要先根據列出的清單,寫出大致的消費檔次,然後攜帶僅夠購買必需品的現金,一定要避免攜帶銀行卡或信用卡,養成用現金消費的習慣。平時上街帶的錢或卡夠急用即可,如果無法自製,可以將全部信用卡交給家人,或者將其剪斷停辦。

6.購物歸來,記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