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察言觀色,投其所好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都知道根據天氣變化情況來做出行的準備工作。出門的時候都會非常注意天氣的變化,如果天氣炎熱,就會穿較薄的衣服,如果天氣寒冷,則穿暖和的棉衣,陰雨的天氣,人們就會帶傘出行,如果天氣十分糟糕,人們則不會選擇這樣的天氣出行。但是不少人卻忽視了交往中“天氣”的變化情況,不會察言觀色,結果造成了交際中的困擾。
要想減少交際中不必要的麻煩,我們就應該善於觀察交際中的“天氣”變化,從交往對象的麵部表情來了解對方內心的情緒變化,以做出相應的交際措施,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注意到這些細節問題,更難做出相應的交際措施,甚至在一些時候會把事情弄得很糟,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
有這樣一則笑話,講的是一個以拍馬著稱的人,死後來到森羅殿見閻王。閻王一見到他就拍案大喝:“你這個刁滑的東西,聽說你是拍馬專家,專拍人馬屁。我最恨的就是你這樣的人!”那位拍馬專家一看閻王動怒,心想大事不好,趕緊爬地叩頭道:“冤枉啊,閻王爺爺有所不知,那些世間之人都喜歡別人拍他馬屁,我不得不為。如果世間的人能像閻王爺爺這樣明察秋毫,公正廉明,那我哪裏還敢有半句恭維?”閻王一聽,麵露微笑,說:“諒你也不敢拍我馬屁。”閻王讓人拍了還自鳴得意。
拿破侖曾說,“討厭別人對自己拍馬屁的人少之又少”。而這則笑話也充分說明了恭維話的廣闊市場和巨大威力,就連陰間的閻王都吃這一套,更不用說世上的芸芸眾生了。
察言觀色,投其所好,並不是要提倡人們見風使舵,溜須拍馬,而是說在日常的交際過程中多一點靈活的對策,不僅能保護自己,而且還能使對方樂於為我們辦事,不至於關係僵化、矛盾重重。
有位記者去采訪同新西蘭剛交過鋒的國家足球隊隊員。剛進門,他發現休息室的氣氛很沉悶,守門員鐵青著臉,圓睜著眼,於是他改變了事先的計劃馬上退了出來,取消了這次采訪。後來,這位記者了解到,“國腳”們吃了敗仗,正在慪氣。
倘若當時不看臉色,硬是不知趣地采訪吃敗仗的隊員,肯定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由此可知,懂得“看雲識天氣”在交際中的重要性。
學會察言觀色,留意對方的表情,互諒互讓,進退有方,行止有度,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糾紛,求得和睦相處。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能做到察言觀色,及時改變先前的決定,適當地把自己的言行進行恰當的組合分解,辦事的效率一定會有所提升。
三、培養友誼,減少敵人
人情冷暖,世事萬變,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敵人多堵牆。人們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尋求認同、安慰和保護,正是這種人與人之間密切的聯係,使人們不至於一個人與世界獨自抗爭。
現代社會已逐漸演化成合作化、競爭化的社會,人們是靠彼此的互助才得以更好的生活。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我們都離不開人際交往,在我們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離不開人際交往,純真的友誼,能夠促進人際交流和情感融洽,使生活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朋友之間將喜、怒、哀、樂的感受相互傳達和傾訴,有益於身心健康;朋友之間的思想交流、相互啟發,可以取長補短,增長見識,共同進步。真正的友誼能給人帶來巨大的精神力量,讓人在順境中感覺到生活的美好,在成功的時候體驗到進取的快樂,在奉獻的時候實現個人價值的升華,在失敗的時候心頭依然屹立著堅不可摧的支柱,友誼可以激勵人戰勝困難,奮發向上。
伏爾泰曾說:“自從世界上出現人類以來,相互交往就一直存在。”在這個過程中,你傷害過誰,也許早就不記得了,可是被你傷害過的那個人永遠不會忘記你,所以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上給別人的內心留下傷痕,無疑是為自己挖下了失敗的陷阱。
那麼怎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友誼,避免與人的衝突呢?首先,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應該表現出積極主動的態度,主動給別人打招呼,消除彼此的誤會和陌生感;主動關心周圍的人,幫助他人排憂解難,增進相互的好感和親切感;做錯事情時主動說聲“對不起”,既表明自己的誠信,又緩和了緊張的氣氛;主動參與集體活動,發揮自己的特長優勢,讓大家了解你,認識你,信賴你。
其次,還應該不斷地提高自己,避免一切依賴朋友。友誼之花需要朋友雙方的共同努力、精心培育才能常開不敗。朋友雙方應該是彼此關懷,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但這並不是說有了朋友就一切事情都好辦了,不能一味地依靠朋友,給朋友帶來不盡的麻煩和煩惱,使朋友感覺不到一點與你交往的快樂,最終你們的友誼也是會被淡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