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製度建立與執行的矛盾,在現實中比比皆是。有了好的製度,並不意味著操控了一切,也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能管好。在所謂現代企業的製度最健全的美國,一些大公司的製度涉及到公司治理及管人的方方麵麵,甚至包括封裝一罐潤滑油需要幾滴焊蠟都有規定。可管理製度那麼完善,經營理念那麼先進的美國企業,問題依舊層出不窮,不僅出現了安然事件,也出現了世通醜聞。在我國也有這樣一件真實的事:
某家城市商業銀行在1997年時,因為內部管理和製度建設相對完善,另一家城市商業銀行到該行進行了學習。幾年以後,學習經驗的銀行大踏步地前進,被學習的銀行卻發展不大。於是被學習的銀行也決定到先前向他們學習的銀行去考察。可去到那個銀行,考察的結果令人大跌眼鏡,那家發展得比他們快的銀行,采取的內部管理辦法和規章製度居然是1997年從他們那移植過去的。唯一不同的是,他們辛苦製定的政策,自己沒有遵照執行。而那家向他們取經的銀行,卻一一貫徹執行了。
有了好的製度,隻是成功的基礎,如果在執行中被曲解或執行不力,必定會成為一項空的、無用的製度。況且,由於曆史、環境、思維等的局限,一部看似完美的政策在發展過程中也難免會出現漏洞,也難免與客觀實際脫節。如果沒有暢通的渠道反饋意見,沒有人對政策的缺陷進行修補,在發展速度一日千裏的今天,一部再好的製度也不會對企業起到長期的管理作用的。
製定政策的通常是少數決策階層的人,執行政策的人卻是涉及方方麵麵的。製定一部政策,需要廣博的知識和嚴密的思維。可執行一項製度時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會經曆什麼樣的困難,會遇到什麼樣的變化……誰都無法預料。
每一項政策、每一條製度不可能不由人來製定,更不可能不由人來執行。因此,所有的政策與管理,都必須體現以人為本的核心,也隻有這樣的製度,才能治理好組織,才能管理好組織中的人。
8.製度的維護靠鐵拳
雖然如今我們提倡溫和管理,要求管理者需要具備親和力,以便得到員工的認可和熱愛。但是過分的溫和不利於製度的維護,一味的溫和也並不是一件好事。這就像對於孩子而言嚴父和慈母一樣必不可少一樣,管理者既要采用溫和的手段進行管理,也要適時用鐵拳來維護製度。
管理一個企業,最重要的就是規章製度。許多企業都製定了成套的管裏製度、規章標準,大到廠規廠紀,小到領物規定、作息規定。製度和規章是為了用的,而不隻是一種形式。有一些企業,規章製度不少,但是隻是一些“花瓶”,是為了給人看,為了得到上級的一句表揚,為了得到參觀者的一句美言,隻掛在牆上,隻裝訂成冊,卻不準備實施,或者實施了也是不徹底。
然而,不少企業在團隊建設過程中,過於追求團隊的親和力和人情味,認為“團隊之內皆兄弟”,嚴明的團隊紀律是有礙團結的,因此,團隊內的製度和紀律,得不到具體的執行,形同虛設。
紀律是勝利的保證,隻有做到令行禁止,團隊才會戰無不勝,否則充量隻是一群烏合之眾,稍有挫折就會作鳥獸散。
2000年11月13日,某公司財務處發現重大案情,財務室被撬開,保險櫃的門大開著,櫃內20萬元現金不翼而飛。公司第二天急需的購款沒有了。
該公司失竊的保險櫃是國內最先進的保險櫃,有報警、電擊和密碼裝置,並且密碼係統由電腦控製產生電擊。這樣高係數的保險櫃盜竊分子又怎麼能得逞呢?
事情大出人們所料,原來,使用保險櫃的出納是個“混混”。雖然公司對於財務室的保管訂有一整套的規章和製度,但是這位出納卻置若罔聞,他覺得那保險櫃雖好,但用起來夠麻煩,便長期擱置不用。直到一個月前,他把舊保險櫃鑰匙丟了,才把這閑置的先進貨從角落裏請了出來。可他又怕一不小心遭電擊,便不接電源。又怕忘了密碼,就按數字的大小順序編了1-6的號碼。再怕丟了鑰匙,索性把鑰匙扔在辦公室的抽屜裏。
結果竊賊作案時,直接從他的抽屜裏取出保險櫃鑰匙和使用說明書,隨便研究了一下,便輕易地打開了保險櫃。
失竊後,盡管公安部門接到報案後火速行動,五天後,將犯罪嫌疑人抓獲,但是,該公司一時無法籌集購料所需資金,眼看著公司被迫停產,最後因不能按時交付訂單的訂貨而坐失了商機,一個巨大的客戶被同行奪去了。
毫無疑問,這家公司的敗局是由於公司沒有很好地執行管理製度造成的。如果公司認真落實有關管理製度,定期對財務室進行檢查,可能也不會發生這樣的失竊事件了。
鬆下幸之助對於違反製度的員工從不手軟,他認為員工身上最寶貴的莫過於他們的責任心和羞恥心。因此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為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他經常采用適當的斥責和懲處的方式來激勵員工做出更大的業績。
為了喚起員工的責任心和羞恥心,鬆下幸之助經常會在人前就毫不客氣地用非常嚴厲的話來斥責員工,他認為一次讓人牢記一生的斥責勝過無數重複的責備。有一次,時任鬆下通信工業總經理的小蒲秋定就因為赤字問題遭到了鬆下的嚴厲斥責,他說:“你是罪人!囊括了天下的人才,天下的資金,卻回報公司以赤字。你真是罪人!真該送進監獄。”小蒲秋定受到了他的刺激,便奮發圖強,不久就扭虧為盈。且從此以後,在他管理的部門再也看不到憤怒的鬆下幸之助了。
當然,鬆下幸之助在管理時,盡管口吻嚴厲,卻總是從事實出發,讓對方心服口服。有一次,他對一個犯有過失的員工進行批評,他看到對方似乎有點不服氣,便說:“當然,如果你對我的處罰毫不在乎,那麼我們的談話就到此為止,如果你對此不滿,認為這樣太過分了,我也可以就此作罷;但你如果真心實意地認為我確有道理,我相信你通過深刻的反省,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幹部的,盡管你必須為此付出一定代價,但這相對於你的收獲來講,仍然是非常值得的。其實你們是很幸運的,要是能夠有人這樣批評我,我會感到由衷的高興。因為即便是我做錯了事,大家也隻敢在背地裏議論,而不會當麵批評我的,那麼我今後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重犯這個錯誤。你的幸運就在於,有我和其他領導在監督著你,指導你,這對你的成長來說是很關鍵也很難得的。我希望你能考慮一下。”這位員工聽了鬆下這番肺腑之言,十分感動,後來他果然成了一位非常出色的幹部。
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反抗心理十分強烈,管理者必須用鐵拳來使他們服從製度,遵守紀律。否則若是讓員工認為你的製度隻是一紙空文,讓他們反過來威迫你,就會導致局麵變得無法收拾。
紀律是一切製度的基石,組織與團隊要能長久存在,其重要的維係力就是團隊紀律。沒有了秩序,團隊就會亂成一團,沒有前進的方向。紀律是一切行為的基本依據,也是優秀團隊得以發揮戰鬥力的保障。一個優秀的團隊,一定是一個把秩序與個人自由結合得最好的團隊。
人類是一種合群的動物,有喜好規矩的習性,也唯有在規矩公正嚴明的場所方能專心工作,提高工作意念。但是,前提是這個規矩必須是能夠嚴肅執行的,而非擺設的“花瓶”。如果把所定下的規矩都當成是給別人看的擺設,不僅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也會失信於員工。所以,作為管理者,一定要做到令出如山,用嚴明的製度培養下屬良好的工作習慣。
製度既然已經代表法規和大多數人的智慧,管理者就應該落實。以製度來代替主觀隨意性的“人治”,盡可能地讓製度來約束,而不是誰來“現身說法”。因為,不執行規章製度不能服眾。也就是說,紅綠燈必須按時亮起,才不至於讓人無所適從。
有法不用,要法何用?執法令行禁止,社會治安才穩定;管理要令行禁止,企業才有生存的希望。令行禁止,法律才有尊嚴,規章才有效力,領導才有權威,隊伍才有戰鬥力。
管理者在用鐵拳維護紀律與製度時要注意,這隻是一種在迫不得已時采用的應急手段,平時還是要以人性化的統禦方式為主,以盡量減少危機的積累以及最後爆發。應用的關鍵就在於要讓員工對此產生畏懼,從而把整個局麵納入到正確的管理軌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