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的人在取得成功時一定會記得感謝。為什麼那些名人接受采訪的時候,總要感謝一群人,家人、老師、同學、朋友、領導、工作人員、甚至對手……不要認為這是華而不實的形式,不值得效仿,這恰恰是你必須做的事。記得感謝同事的協助,尤其是要感謝上司和地位高的人,感謝他們對你精心的提拔和栽培。這絕對不是諂媚逢迎,而可以消除別人對你的嫉妒,你的感謝會讓他人反過來感謝你注意到了他自己。如果你感謝的是下屬,你得到的將更多,他們會更加賣力地為你工作。
口頭上的感謝也是一種分享,這種分享可以無窮地擴大範圍,你的主動分享能讓別人有受尊重的感受。如果你的榮耀事實上是眾人協力完成,那麼你就更不應該忘記這一點。
總之,把風頭讓給上司,是在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的不二法門。
作為下屬,既不要功高震主,又要適當表現,給自己留下能夠升遷的機會。這就需要在對待上司時,要刻意地謙恭有禮、曲意逢迎,懂得以退為進,在上司需要幫助的危難時刻,挺身相救。總之,在與上司打交道的時候,要牢記“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逼虎傷人”這句名言,切不可搶了上司的風頭。
老板麵前適當貶低自己
和領導說話時,適當的自貶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沒有人喜歡別人比自己強大。身為職場普通一員,如果領導覺得你比他強大,那麼你就要小心了。同樣的道理,在語言方麵,我們也要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盡量讓領導感覺到他比你優越,比你更具智慧,這樣就能暗中“抬高”領導,使自己成為最受領導歡迎的人。
德國最後一代君王威廉二世的總理大臣是布洛親王,他是一位口才高手,能在關鍵時刻用機智的語言來拯救自己,但他在平時說話時卻顯得很謙卑。而威廉二世傲慢自大,建立了一支較有實力的陸軍和海軍,誇口可征服全世界。
有一次,他在英國做客時仍這麼說,還讓倫敦的《每日電訊報》刊登他的言論。例如,他宣稱他是和英國友好的唯一的德國人。他說,他建立的海軍足以對抗日本軍隊;他說,他獨自一人挽救了英國,使英國免於臣服蘇俄和法國的勢力之下;還說,由於他的策劃,使得英國羅伯特爵士得以在南非打敗波爾人等等。
在一百多年的和平時期,從來沒有一位歐洲君王說過如此狂妄的話。整個歐洲大陸立即憤怒起來,尤其是英國,德國政治家為此驚恐萬分。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君王也慌張了,情急之下向總理大臣布洛親王建議,讓他來承擔一切責難,希望布洛親王宣布這全是他的責任,是他建議君王說出這些令人難以相信的話。
布洛親王當然不願意:“陛下,這對我來說幾乎不可能。德國人和英國人不會相信我有能力建議陛下說出這樣的話。”
皇帝立刻發起火來:“你言外之意是,你比我聰明,而我是個笨蛋?”
布洛親王知道反駁之後要恭維幾句,便說:“陛下,我絕沒有這個意思,您在許多方麵都勝過我,在陛下解釋晴雨計、無線電報和倫琴射線的時候,我常常是仔細傾聽,對您的才學十分佩服,並自覺非常慚愧,我對自然科學知之甚少,甚至連最簡單的自然現象也搞不清楚。但是,為了補償這方麵的缺失,我學習了某些曆史知識,以及一些可能在政治上,特別是外交上有用的知識。”
皇帝聽到讚美之詞,就不好再責難布洛親王了,表情也由陰轉晴:“我不是經常告訴你,我們兩人互補長短,就可聞名於世嗎?我們應該團結在一起,從此讓我們好好合作吧!”說完,又緊握著布洛親王的雙手,激動地說:“如果有人對我說布洛親王的壞話,我就一拳頭打歪他的鼻子。”
就這樣,自貶使布洛親王避開了皇帝給他出的難題,相反還趁機與皇帝加深了感情。
當你在和上司交流的過程中,無意中因不得體的言行衝撞了上司時,要立即轉移話題,尋找一些貶低自己的事情去抬高上司,這樣上司的心理就會產生一種優越感,對你的不滿就會降低甚至是消失。
讓同事看似比你強
為了了解瘋子的生活狀態,一個心理學教授到瘋人院參觀。一天下來,覺得這些人瘋瘋癲癲,做事出人意料,可算大開眼界。
想不到準備返回時,發現自己的車胎被人卸掉了。“一定是哪個瘋子幹的!”教授這樣憤憤地想,正準備拿備胎裝上,卻一下傻了眼,原來,卸車胎的人把螺絲也卸掉了。
教授一籌莫展。恰好一個瘋子蹦蹦跳跳地走過來,發現了困境中的教授,於是,瘋子停下來問發生了什麼事。教授本不想理他,但出於禮貌還是把事情原委告訴了他。
瘋子聽後,哈哈大笑說:“我有辦法!”他從每個輪胎上擰下一個螺絲,這樣就拿到三個螺絲,然後,他很快地將備胎裝了上去。教授既感激又驚訝,問道:“請問你是怎麼想到這個辦法的?”
瘋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瘋子,可我不是呆子啊!”
是呀,正如瘋子不一定是呆子一樣。在你身邊,不愛言語的人不一定就口才不好;不愛表現的就不一定沒有業績值得炫耀。事實上,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都有讓他得意的地方。你身邊的同事也是如此,因此,千萬不要小看他們,更不要在他們麵前表現你的優越,多多讓他人表現自己的優越是與同事交往的一大智慧。
李女士在一家公司工作,很有人緣。不過,她剛到公司工作的時候,頭幾個月可不大受歡迎。
其實她的心地挺善良的,但同事們仍不喜歡她,因為她的自身條件比較好,出身於書香門第,畢業於名牌大學,高學曆,人又好表現。她與同事談話,動不動就說我們大學怎樣,我家怎麼怎麼樣,時間長了,大家隻要聽到她這樣的開場白,全都扭過頭去,不和她說話了。
時間長了,隻有一位年紀稍長的同事還願和她說說話,對此,她很是不解。出於好心,這位同事勸告她,在大家麵前少談論自己的出身和學曆。這位同事還說,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都有值得驕傲的地方。
她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在哪。此後,她開始少談自己,而多聽同事們說話。她發現,她的同事的確也有不少值得驕傲、得意的事情,她還發現,讓他們說自己得意的事情,比聽自己說更能令他們興奮。
後來,隻要大家在一起閑聊,李女士就主動問自己的同事,讓他們多說;對於自己的事情,李女士盡量保持沉默,隻在同事問起的時候,她才說說,即使要說,也非常注意把握分寸。
在與同事交談時,故意自己顯露笨拙的一麵,也是讓他們產生優越感的一個有效辦法。
有的人,思路敏捷,口若懸河,但一說話就令人反感,因為他太狂妄,太自以為是。凡事喜歡爭論,一定要勝過別人才肯罷休的人是不可能贏得別人的好感的。事實上,雖然你在口頭上勝過對方,但你損害了對方的尊嚴,他可能從此記恨在心,說不定有一天他就會用某種方式還你以顏色。
辦公室裏,人人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讚賞,都在不自覺地維護著自己的形象和尊嚴。如果某個人的談話過分地顯示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那麼無形之中是對其他人自尊和自信的一種挑戰與輕視,排斥心理、乃至敵意也就不自覺地產生了。
顯示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恰恰是不少職場人士的習慣,也是他們難以贏得同事好感與友誼的重要原因。
幾乎每個辦公室都有這樣的人。如果家中有錢,一開口就是今天我做了什麼,禮拜天又做了什麼,逛了什麼商場,買了什麼、吃了什麼等等一大堆讓他(她)得意的事情;如果家中有權,一張口就是我爸又怎麼樣了,我舅又怎麼樣了;如果在單位深得領導賞識,就總在同事誇耀:某某領導對他(她)說了什麼,某某領導又許諾他(她)什麼了。
這些人犯了一個共同的毛病:處處表現自己,處處顯示自己的優越感。其實,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別人,過分自負的人隻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讓人敬而遠之。
人性的一大弱點就是爭強好勝,人們麵對比自己優秀的人,常會增加心中的挫折感,也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反感。一個人如果不善於隱藏自己的鋒芒,工作上處處表現得幹勁十足、能力超強,隻能在無形中惹來嫉妒和猜忌: “你行,你一人就能幹好,那還要我們幹什麼?”
一名技術工程師被聘請到一家IT公司上班,公司除支付給他高薪外,還專門給他租了一套住房,不過,公司告訴他,因為擔心其他同事為此心理不平衡,這一切是絕對保密的。
這名工程師經驗豐富且有一個創新的頭腦,待遇高且不說,還享有一些特權,開會時與老總平起平坐。每次開拓新項目,即使該項目不由他負責,老總也總是喜歡問問他的想法。
看其他同事羨慕的眼光,工程師有很強的優越感。過了不久,由於虛榮心作怪,他把自己的特殊待遇告訴丁關係最要好的同事,看著同事驚訝的表情,他感到了一種極大的滿足,這種滿足又促使他將這一秘密告訴了公司更多的同事。後來,他發現,同事們都逐漸疏遠他,對他的工作安排,也不像以前那樣積極配合了。他想,他們可能是妒忌自己吧,也並未放在心上。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企業的另外兩名骨幹跑到領導那,拿他作標準,提要求。結果,弄得老總左右為難,為了不得罪公司其他人,隻好解雇了這名工程師。
這樣的故事在職場每天都在上演。它時時給人警示:不要在辦公室裏當眾炫耀自己。如果自己的專業技術很過硬,如果你是辦公室的核心人物,如果老板非常賞識你,你也不要得意忘形,反而更應該小心謹慎,尤其是在交談中,你不僅不應該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你還應該製造機會,讓他們表現得比你優越。
也許,你並不善於製造讓他人表現自己的優越的機會,但至少,你可以在他人表現自己的優越之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譽我則喜,毀我則怒”,本是入之常隋。聰明的人知道,別人可以毀譽加於我,我不可以毀譽加於人。
在辦公室,總有一些喜歡吹牛的人,尤其是男性,在閑聊時,喜歡在同事麵前炫耀自己知識麵廣,自詡什麼都知道,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他知道的不過是點皮毛而已。如果你不了解這些,在某位吹牛大王吹得正歡時,打破砂窩地向對方發問,讓對方露了餡。這樣,不但掃了大家的興趣,也讓喜歡神“侃”的同事難堪。估計以後同事們再閑聊的時候,都會有意無意地避開你。因此,在與同事交談時,給別人麵子,不求事事明白,這樣同事們才會樂意接納你。
看到同事的長處與成績,製造機會讓他們表現自己,對自己的成就輕描淡寫。如果你能做到這些,你就能贏得更多的好感,就能成為辦公室最受歡迎的人。
炫耀自己無益,謙虛一點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