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來現代企業管理主要經過三個層次的管理,第一個層次是規範化,第二個層次是精細化,最後達到個性化。這是企業發展的必然。中國的企業現在大多停留在第一層末期,第二個層次初期,因此,在企業還未全麵開展精細化管理之前,企業管理者要加深對其認識和了解。其實簡單地說,精細化管理就是落實管理責任,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它要求每一個管理者都要到位、盡職,並在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結,每天都要對當天的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及時處理等等。更為主要的是,精細化管理是一個全麵化的管理模式,而不是要求管理者事必躬親。全麵化是指精細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風要貫徹到整個企業的所有管理活動中。它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1)精細化的操作。

企業應確保企業活動中的每一個行為都有一定的規範和要求,從而使員工的每一項操作步驟都有標準可言,從而讓企業運作更加正規化、規範化和標準化,為企業的拓展提供可推廣性、可複製性。

(2)精細化的控製。

精細化的控製體現在,企業業務的運作的每個流程上,它要求這些流程都必須要有計劃、審核、執行和回顧的過程。這樣能夠減少企業運作的失誤,杜絕部分管理漏洞,增強流程參與人員的責任感。

(3)精細化的核算。

企業經營管理者必須將凡與財務有關的行為記錄在冊,並進行核算。過係統的核算來發現經營管理中的漏洞和汙點,減少企業利潤的流失。

(4)精細化的分析

精細化分析也就是將經營中的問題從多個角度去展現和從多個層次去跟蹤,以此為依據展開研究提高企業生產力和利潤的方法。它將成為企業取得核心競爭力的有力手段。

(5)精細化的規劃。

所謂精細化的規劃則是指企業所製訂的目標和計劃都是有依據的、可操作的、合理的和可檢查的。 最為典型的精細化管理便是西方快餐麥當勞。麥當勞內部的一切管理都是數字化的。從可樂溫度、食品烤製、牛肉餅大小到吸管粗細、櫃台高度、等待時間,麥當勞都可做到精確到位,真真實實地將細節落實到管理中。

2.把握執行中的幾個關鍵細節

計劃各不相同,但是執行的規律我們卻可以有據可尋。因此,把握好執行中的幾個關鍵細節,將有助於推動計劃的順利執行。這些關鍵細節是:

(1)確立一個可執行的目標。

沒有目標會迷失方向,目標不明確會走向歧路,目標不可衡量則無法估,因此企業必須保證執行目標的明確化、數量化,從而真正實現目標可度量、可考核、可檢查。

(2)合理安排執行時間。

中國許多企業計劃都存在著這樣一個毛病:隨便什麼時候開始,不確定什麼時候完成。因為依大多數人的經驗來看,變化太大,計劃容易受影響,因此其計劃靈活度便被人無限放大,這就是說計劃執行時間的彈性空間過大了。這恰恰是企業計劃得不到有效執行的關鍵所在,因此討論決定了的事情,管理者一定要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做,什麼時候結束。

(3)重視事情的輕重緩急。

影響執行效率的的另一個因素便是事情的輕重緩急,是先做急需的,還是先做重要的往往會成為管理者們難以決擇的事。其實管理者可以用80%的時間解決重要的事情,20%的時間處理瑣事,當然這要求管理者們先確定什麼是重要的事,什麼是瑣事。

(4)指令要明確簡練。

中國企業中位於高位的領導者下達指令總有這樣一個習慣:話說半句,讓下屬自己把握好度,或者是下達一個小指令卻長篇大論。要保證執行的有效性,這個習慣就必須改掉。正確的指令應當能明確、清晰、簡練。而對於屬來說,當上級的指令不明確時,應當及時反問,予以確認。

(5)管理者要提升自身能力。

管理者要注重培養並具備領悟和計劃能力、指揮和協調能力、授權和判斷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麵的能力。

(6)跟蹤考核。

四、關注細節,精準要求是提高效益的必然措施和選擇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成於精”。天下的難事都是從精準要求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從小事開始,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效益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由細節決定。我們大量資源的投入,往往隻能賺取百分之幾的利潤,而任何一個細節的失誤,任何一項工序的不精確,就可能將這點利潤完全吞噬掉。其實在現實中,細節同樣以各種方式影響我們的工作質量。對於工作的細節和精準,我們沒有理由不去重視。1979年12月美國經濟管理學家洛倫茲在華盛頓的一次演講中提出的“蝴蝶效應”尤其能說明細小的行為變化對全局的影響,他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他的演講給人們留下了極其重要的印象。此後,所謂“蝴蝶效應”之說就不脛而走,名聲遠揚。產生“蝴蝶效應”的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係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係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係統的極大變化。此效應說明,事物的發展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和細節的極小偏差的不精準,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局部細微的弱點都將最終導致全局的崩潰,所以我們的管理工作要體現追求利潤最大化這一企業本身特質,就必須注重細節,精益求精。芸芸眾生能做大事的實在太少,多數人的多數情況隻能做一些具體的事、瑣碎的事、單調的事,也許過於平淡,也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礎。由此,我們應該按照精心、精細、精品的要求去做我們的各項管理工作,我們需要改變心浮氣躁、淺嚐輒止、半途而廢的毛病,提倡凡事都應精細化,把小事做細、做精、做實。通過精細化管理增值出效,必須建立精細化的運作機製,完善精細化的管理製度,實施精細化的職能管理。樹立精心安排,精確決定、精明管理、精打細算、細化目標、細分責任、細致工作、關注細節的觀念。倡導宏觀正確,責任明確,措施準確、細節精確的工作作風,精耕細作,做足精細,為我們的品牌和效益提升而努力。

5.建立敬業精神的執行團隊

宋朝朱熹說,“敬業”就是“專心致誌以事其業”,即用一種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一心一意,任勞任怨,精益求精。敬業精神是個體以明確的目標選擇、樸素的價值觀、忘我投入的誌趣、認真負責的態度,從事自己的主導活動時表現出的個人品質。敬業精神是做好本職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

“不到西天,死不回國”、“不得真經,永墮沉淪”,是什麼使玄奘立下如此的誓言?拋開利欲、拒絕美色,是什麼注定他的超俗與不凡?一片誠心,一往無前,不到靈山,不回不還!十世修行的深厚積澱,十七載坎坷的千錘百煉。是什麼精神使玄奘不違天命,不負皇恩,迎取真經?——敬業!

企業要想方設法培育員工這種自我超越的精神,從而建立起一支高效的執行團隊。企業員工常關注的是自己的技術水平怎麼樣,自己的工作做得好不好,而很少去關注公司的戰略發展目標、是否贏利和競爭市場方麵的情況等有關企業全局性的問題。企業領導者應該與員工交流業務和財務信息,使員工在思想上真正和企業連在一起,企業領導要對他們的工作和工作方式給予更為具體的指導。要達到這個目的,領導者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做工作。

l.設立一個遠大目標。一般來說,挑戰是人類進步的天性,是員工最容易受到激勵的動機。當員工成功地走過很多的小目標時,心裏麵就會有自身的成就感,這為他們提供了新的成功機會。比如,一家公司要求各部門的利潤年淨增200/0以上,員工毫無討價還價的動機,因為員工喜歡這種挑戰的環境,每一個員工都爭著留下,忘我地工作,目的是希望目標能實現。

2.加強交流,增加透明度。員工最希望自己被重視了,企業領導如果遇事多和員工交流,適當地讓員工知道公司一些“內幕”,員工就會把公司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做,即使企業瀕臨倒閉,崇高的責任感會使員工不離不棄,直到企業一步步走向輝煌。很多企業為了使員工做到這點,每天公開企業賬簿,讓他們切身感受到他們每天的工作對企業利潤產生的影響。企業要麼就是和員工常溝通交流,查找員工自身的工作和企業的戰略的矛盾和促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