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2 / 3)

要想成功需要堅定的信念,善始善終。人生像一麵鏡子,你對它笑,它也會對你笑。它更像一個玩具,你玩弄它,它會玩弄你一輩子。古語有雲:“有誌之人立長誌,無誌之人常立誌。”隻有確立一個長遠的目標,並拿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去追求它,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大義內存,正能壓邪

墨子曰:“夫倍義而鄉祿者,我常聞之矣;倍祿而鄉義者,於高石子焉見之也。”

墨子說:“背棄道義而追求爵祿的人,我經常聽說到;舍棄爵祿而追求道義的人,卻在高石子身上見到了。”

俗話說“邪不壓正”,正氣是遏製邪念的根本。何謂正氣?正氣是一種品格,一種胸襟,一種氣概。一個人一旦有了凜然正氣,就會剛正不阿,胸懷坦蕩。即使麵對威逼利誘,也能鎮定自若,處變不驚,進而達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境界。有了這種大義存於胸中,邪不可侵。

高石子,墨子的弟子之一。墨子曾經讓他的另一位弟子管黔敖舉薦高石子到衛國做官。衛國的國君給了他很高的爵位和優厚的俸祿,但是高石子三次朝見衛君,每次都竭力進言,遺憾的是衛君都沒有采納實行,於是高石子毅然決然地辭去了衛國的高官厚祿。這種“背祿向義”的高尚品行受到墨子的讚賞。在這裏,“祿”與“義”實際上就是代表了“個人私利”和“公共道義”的兩種不同的價值取向。墨子所倡導的“義”,是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根本目的或價值追求的。在墨子心中,萬事莫貴於“義”,“義”是天下的真正的良寶,是比生命更貴重的東西,更何況高官厚祿這些身外之物。因此,、為人處世必須以“義”為準則,符合道義、利於天下的事情,就去做;不符合道義,不利於天下的事情就堅決不能做,無論是給予高官還是厚祿。

墨子的這種“背祿向義”的思想信念,不失為一種金玉良言,值得我們好好品味,並引以為鑒,拿它反觀照察一下自己的仕宦生活和人生追求應是大有裨益的。人莫不有欲,欲求高官厚祿,欲求美滿幸福、豐衣足食的生活,但是,欲望的滿足和實現卻應該有一個原則的限定,那就是“義”,也就是要“得之有道”。如若不然,那就“背義向祿”,甚或以權謀私、貪汙腐敗,而欲罷不能,終至於身陷囹圄而後止,像這樣落一個可悲可歎的下場,倒不如背祿向義”而做一個兩袖清風的高潔之士為好。

在這裏,“祿”與“義”代表了“個人索取”與“奉獻社會”兩種不同的價值取向。墨家所提倡的“義”是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主要內容的。在墨子眼中,萬事莫貴於“義”,甚至珍貴於生命,更別說高官厚祿這些身外之物了。所以當他的另一個學生勝綽為了厚祿,竟然違背道義,縱容齊國大將項子牛三侵魯國時,墨子嚴厲批評了他這種“向祿而背義”的行為,並派另一個學生高孫子前去請求項子牛辭退勝綽。墨子這種“背祿向義”的精神,深深地影響了此後幾千年的國人。

由此我們不難理解,正氣是大義大德造就的,是不能靠偽善或是掛上正義與道德的招牌就能獲取的。因此,一個充滿正氣的人,本身就是道德高尚之人,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不會生出一些自私邪惡的念頭,更不會因為受到威脅或利誘而屈服。

安史之亂後,唐王朝從強盛轉向衰落。各地節度使乘機割據地盤,擴大兵力,造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麵。唐代宗死後,他的兒子李適即位,就是唐德宗。唐德宗想改變藩鎮專權的局麵,結果引起了藩鎮叛亂。唐德宗派兵討伐的結果,叛亂不但沒有平定,反而蔓延開來了。

唐德宗建中四年(782年),有五個藩鎮叛亂,其中準西節度使李希烈兵勢最強。他自稱天下兵馬都元帥,向唐境進攻。五鎮叛亂,使朝廷大為震驚。唐德宗找宰相盧杞商量,盧杞說:“不要緊。隻要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去勸導他們,用不著動一刀一槍,就能把叛亂平息下來。”

唐德宗問盧杞說:“你看派誰去合適?”盧杞推薦年老的太子太師顏真卿,唐德宗馬上同意。

顏真卿是當時一個很有威望的老臣。安史之亂前,他擔任平原太守。安祿山發動叛亂後,河北各郡大都被叛軍占領,隻有平原城因為顏真卿堅決抵抗而沒有陷落。後來,他的堂兄顏杲卿在槁城起兵,河北十七郡響應,大家公推顏真卿做盟主。在抗擊安史叛軍中,立了大功。唐代宗的時候,他被封為魯郡公,所以人們又稱他顏魯公。

顏真卿即又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書法家。他寫的字雄渾剛健,挺拔有力,表現了他的剛強性格。後來,人們把他的字體稱為“顏體”。顏真卿為人正直,常常被奸人誣陷排擠,隻是因為他的威望高,一些奸人不得不表麵上尊重他。宰相盧杞是個心狠手辣的人。他忌恨顏真卿,平時沒法下手,這一次想趁藩鎮叛亂的機會,派顏真卿去做勸導工作,是企圖陷害他。

這時候,顏真卿已經是七十開外的老人了。許多文武官員聽說朝廷派他到叛鎮去,都為他的安全擔心。但是,顏真卿卻不在乎,帶了幾個隨從就去了淮西。

李希烈聽說顏真卿來了,想給他一個下馬威。在見麵的時候,叫他的部將和養子一千多人都聚集在廳堂內外。顏真卿剛剛開始勸說李希烈停止叛亂,那些部將、養子就衝了上來,個個手裏拿著明晃晃的尖刀,圍住顏真卿又是謾罵,又是威脅,擺出要殺他的架勢。顏真卿毫不畏懼,麵不改色,朝著他們冷笑。

李希烈假惺惺站起來護住顏真卿,命令他的養子和部下退出去,然後把顏真卿送到驛館裏,企圖慢慢軟化他。過了幾天,四個叛鎮的頭目都派使者來跟李希烈聯絡,勸李希烈即位稱帝。李希烈大擺筵席招待他們,也請顏真卿參加。

叛鎮派來的使者見到顏真卿來了,都向李希烈祝賀說:“早就聽到顏太師德高望重,現在元帥將要即位稱帝,正好太師來到這裏,不是有了現成的宰相嗎?”

顏真卿揚起眉毛,朝著四個使者罵道:“什麼宰相不宰相!我年紀快八十了,要殺要剮都不怕,難道會受你們的誘惑,怕你們的威脅嗎?”四名使者被顏真卿凜然的神色嚇住了,縮著脖子說不出話來。

李希烈拿他沒辦法,隻好把顏真卿關起來,派兵士監視著。兵士們在院子裏掘了一個一丈見方的土坑,揚言要把顏真卿活埋在坑裏。第二天,李希烈來看他,顏真卿對李希烈說:“我的死活已經定了,何必玩弄這些花招。你把我一刀砍了,豈不痛快!”

過了一年,李希烈自稱楚帝,又派部將逼顏真卿投降。兵士們在關禁顏真卿的院子裏,堆起柴火,澆足了油,威脅顏真卿說:“再不投降,就把你放在火裏燒!”

顏真卿二話沒說,就縱身往柴火跳去,叛將們連忙把他攔住,向李希烈回報。李希烈想盡辦法,也沒有能使顏真卿屈服,就派人逼迫顏真卿自殺了。顏真卿雖然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其堅貞不屈的剛正氣節卻讓人永遠敬佩。

托爾斯泰說過:“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人人都有欲望,都想過美滿幸福的生活,都希望豐衣足食,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這種欲望變成不正當的欲求,變成無止境的貪婪,那我們就無形中成了欲望的奴隸了。正氣大義之舉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是時代前進的保障。社會需要正氣,時代呼喚正氣。我們決不能將這股純正良好之氣棄置,要讓大義存於我們的心中,這樣就能抵抗自私自利、唯利是圖、阿諛奉承、陽奉陰違的不良風氣。

天道酬勤,空談無用

墨子曰:“強必富,不強必貧;強必飽,不強必饑,故不敢怠倦。

墨子說:“勤勞必會富足,不勤勞必會窮困;勤勞必能吃飽,不勤勞必會餓肚子,所以才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墨子在這裏強調的是勤勞的重要性,墨子認為人們生活的貧或富並不是由命運來安排和賜予的,人們隻要勤奮勞動、盡力從事生產,就能過上富足的生活,否則便會陷於貧困當中。儒家講“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這是墨子極力反對和批評的思想觀念,盡管儒家教導人們積極修養自己的品行德性,要盡人事、聽天命,並非是要人完全放棄任何的努力,但“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的說法畢竟帶有濃厚的宿命論的意味,與之不同,墨子則要人們完全徹底地摒棄任何宿命論的念頭,認為人們隻有通過勞動,通過自己的辛勤耕耘,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才能創造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和未來。

宋濂字景濂,明朝初年浦江人。官居學士,參加了明初許多重大文化活動,主修《元史》,參與了製定明初典章製度的工作,頗得明太祖朱元璋的器重,被人認為是明朝開國大臣中的佼佼者。

宋濂年幼時,家境十分貧苦,但他苦學不輟。他在《送東陽馬生序》中講:“我小的時候非常好學,可是家裏很窮,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找到書看,所以隻能向有豐富藏書的人家去借來看。因為沒錢買不起,借來以後,就趕快抄錄下來,每天拚命地趕時間,計算著到了時間好還給人家。”正是這樣他學到了許多豐富的學識。

有一次,天氣特別寒冷,冰天雪地,北風狂呼,以至於硯台裏的墨都凍成了冰,家裏窮,哪裏有火來取暖?宋濂手指凍得無法屈伸,但仍然苦學,不敢有所鬆懈,借來的書堅持抄好送回去。抄完了書,天色已晚,無奈隻能冒著嚴寒,一路跑著把書還給人家,一點也不敢超過約定的還書日期。因為誠實守信,所以許多人都願意把書借給他看。他也因此能夠博覽群書,增長見識,為他以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到了20歲,宋濂成年了,就更加渴慕聖賢之道,但是也知道自己所在的窮鄉僻壤缺乏名士大師,於是常常不顧疲勞跑到幾百裏以外的地方,找自己同鄉中那些已有成就的前輩虛心學習。後來,他覺得這樣學習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就到學校裏拜師學習。一個人背著書箱,拖著鞋子,從家裏出來,走在深山之中,寒冬的大風,吹得他東倒西歪。數尺深的大雪,把腳上的皮膚都凍裂了,鮮血直流,他也沒有察覺。等到了學館,人幾乎被凍死,四肢僵硬得不能動彈,學館中的仆人拿著熱水把他全身慢慢地擦熱,用被子蓋好,很長時間以後,他才有了知覺,暖和過來。

為了求學,宋濂住旅館,一天隻吃兩頓飯,什麼新鮮的蔬菜、美味的魚肉都沒有,生活十分艱辛。和他一起學習的同學們一個個身穿華服,戴著有紅色帽纓、鑲有珠寶的帽子,腰裏別著玉環,左邊佩著寶刀,右側掛著香袋,光彩奪目,但是宋濂認為那不是快樂,絲毫沒有羨慕他們,照樣刻苦學習,因為學習中有許多足以讓他快樂的東西。他根本沒有把吃的不如人,住的不如人,穿的不如人這種表麵上的苦當回事。正是因為宋濂的勤奮好學他才能成就一番事業。他的那些同學一個個生活得很快樂,又有幾人名留青史呢?

生活中常有人說:“工作太忙,沒時間學習。”其實,這隻是懶惰的借口而已。魯迅曾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隻要你擠,總是有的。”以“忙”為借口逃避學習的人實在令人惋惜。因為至少可以利用看電視、玩網絡遊戲、度假或閑聊的時間讀一些有益的書。

人們總是責怪命運的盲目性,其實命運本身遠不如人那麼具有盲目性。了解實際生活的人都知道:天道酬勤,財富掌握在那些勤勤懇懇工作的人的手中。無數事例表明,在獲得巨大財富的過程中,一些最普通的品格,如公共意識、注意力、專心致誌、持之以恒等,往往起著很大的作用。即使是蓋世天才也不能輕視這些品質的巨大作用,一般人就更不用說了。事實上,那些真正的天才恰恰相信常人的智慧和毅力的作用,而不相信什麼天才。甚至有人把天才定義為公共意識升華的結果。約翰?弗斯特認為:“天才就是點燃自己的智慧之火。”波思認為:“天才就是勤勞。”

如果想做一個不同凡響的人,就必須投身於你的工作,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早晨、中午和晚上都得如此,沒有任何的休息娛樂時間,隻有十分艱辛的勞動。對金錢的任何崇拜,在一個藝術家的藝術生涯中,是不可能使他做到自我控製和勤奮用功的。許多心靈高尚的藝術家寧願順應自己天性的癖好,也不願和公眾討價還價。不斷重複是在藝術領域獲得成功的主要條件之一,正如在生活中一樣,一個被社會所唾棄並被千夫所指、萬人所恨的人成了一個有口皆碑的藝術天才!如果你是天才,勤奮則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不是天才,勤奮將使你贏得一切。許多藝術家在成功之前都曾遭遇過最能考驗他們勇氣和耐力的貧困生活。

美國著名的廢奴主義者布朗小時候為了到書店買一本希臘文的書,連夜趕了30公裏的路。書店老板盯著這個頭發蓬亂、衣衫不整的牧童,很奇怪這個鄉下孩子怎麼會提出這樣的要求。於是,老板就和眾人一起開始嘲弄他。這時進來一位大學教授,當他知道布朗的要求後說:“這樣吧,如果你能念出這本書的一行詩句,而且把它翻譯出來,我就把這本書送給你。”人們驚訝地看到,這孩子從容自若地接連念完並且翻譯出好幾行詩句。於是,他自豪地拿到了自己應得的獎品。他是在放牧的時候學好希臘文和拉丁文的,這給他賴以成名的豐富學識打下了基礎。

韋爾奇說:“勤奮就是財富,勤勞就是財富。誰能珍惜點滴時間,就像一顆顆種子不斷地從大地母親那兒吸取營養那樣,惜分惜秒,點滴積累,誰就能成就大業,鑄造輝煌。” 人生的許多財富,都是平凡的人們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而取得的。周而複始的日常生活,盡管有種種牽累、困難和應盡的職責、義務,但它卻能使人們獲得種種最美好的人生經驗。對那些執著地開辟新路的人而言,生活總會給他提供足夠的努力機會和不斷進步的空間。人類的幸福就在於沿著已有的道路不斷開拓進取,永不停息。那些最能持之以恒、忘我工作的人往往是最成功的。

其實,人生就像一個果園,每個人都是一個管理果園的人,最終能收獲累累碩果的人,永遠是勤奮的人。因為他們知道任何的成功都源於自始至終的勤奮和努力。好好努力吧,天道酬勤,揚起生命的風帆,經曆風雨的洗禮去追求那迷人的人生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