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戰爭的典型——愷撒兩征不列顛。其特點是使用刀、箭、矛等冷兵器和笨重盔甲近距離格鬥。
第二代戰爭的典型——拿破侖戰爭。其特點是進入火器時代,火藥、滑膛式器投入戰爭。
第三代戰爭的典型——二次世界大戰。其特點是坦克、飛機、戰艦和現代化運輸工具全
部使用。
第四代戰爭的典型——美國向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其特點是毀滅性的後果。
第五代戰爭的典型——次時代戰爭,由各國開發高科技武器的高科技戰爭(或者電子戰),也有僵持不斷的武裝衝突。
由此看來,戰爭所用的武器是越來越先進,但是卻帶來的後果卻是一次比一次嚴重。戰爭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點:
1.戰爭對人類生命造成極大的摧殘和傷害。
正義戰爭是為人民利益而戰的,對社會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是曆史發展的火車頭。與此相反,非正義戰爭包括:爭霸戰爭、反革命戰爭、殖民戰爭、帝國主義戰爭、侵略戰爭等等,是為維護剝削階級的利益和反動階級的政治服務的,違背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會的發展方向,是把人民推向災難的戰爭。如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從“九一八事變”到日本投降,在長達 14年的時間裏,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中國軍民傷亡總數3500萬人以上,中國官方財產損失和戰爭消耗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擁護正義戰爭,反對非正義戰爭,這是我們對待戰爭的根本態度。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總計人員死亡約1億3百萬人,其中平民死亡約7589萬人。
2. 戰勝消耗大量資源,汙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威脅人民的生命健康,甚至人類的生存。
目前,世界上有5萬多個核彈頭,約達200億噸梯恩梯當量的核武器,一旦發生核戰爭,隻要動用現在世界擁有的1%的和儲量,就足以嚴重破壞整個地球的生態係統。核爆炸產生的煙塵將彌漫全球,使地球數月不見天日,全球氣溫降至零下25°C,動植物成批死亡,人類麵臨全麵生存危機。這還僅僅是1%,如果是全部,那就足以讓地球毀滅幾十次。
3. 戰爭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嚴重影響經濟發展。
戰爭是殘酷的,戰爭的代價是慘痛的。麵對殘酷的戰爭,我們要拒絕戰爭!熱愛和平!爭取和維護世界和平仍需要人民的共同努力。
其實,我們維護和平,拒絕戰爭的同時,不得不深思一個問題,為什麼大國會攻打小國呢?是因為落後就要挨打。歸根結底還是由於綜合國力不夠強。悟透了戰爭與和平的關係,墨子得以發現兼愛人生的道理。墨子提出:“食者國之寶也,兵者國之爪牙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國之具也。”意思是說,糧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兵器是國家的爪牙,城池是國家用來自我防守的屏障,這三者是維持國家存在的工具。墨子在這裏進一步指出國家存在的三個條件:糧食(物質財富)、兵器和城池。這也對我們今人具有極為重要的啟發意義。所以,我們國家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環境中生存和發展、占有一席之地,就應該大力發展生產力、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加強國防建設,以防患於未然。我們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因此,我們發展生產、加強國防建設隻是為了自衛,即保護自己國家的和平發展,而絕不是像西方媒體的“中國威脅論”所渲染的那樣,是為了稱霸和侵略。
下麵我們來看一看《聯合國的憲章》:“我聯合國人民同茲決心:欲免後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曆慘不堪言之戰禍,重申基本人權,人格尊嚴與價值,以及男女與大小各國平等權利之信念,創造適當環境,維持正義,尊重由條約與國際法其他淵源而起之義務,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社會進步及較善之民生,並為達此目的: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鄰之道,和睦相處;集中力量,以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接受原則,確立方法,以保證非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運用國際機構,以促成全球人民經濟及社會之進展。”這是聯合國的憲章,它和兩千多年前墨子的提出來的“非攻”思想是不謀而合。
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的總主題,國際形勢正發生極其深刻的變化。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世界政治多極化不可阻擋,文化多元化方興未艾,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世界的基本格局依然是總體穩定、局部動蕩。各國之間的競爭與較量從冷戰時期的以軍事為主轉向以經濟、政治、文化在內的綜合國力為主,社會製度的優越性歸根結底應該體現在強大的綜合國力上。
墨子是一個大愛者。墨子見社會到處是以大欺小,以強淩弱,到處是侵略他人的戰火,老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於是,他舉起了反侵略戰爭和兼愛非攻兩麵大旗。經受戰爭洗禮的友愛是至真至純的,經受戰爭考驗的人最懂得友愛的價值。墨子深懂得戰爭,故他深懂得友愛。兩千多年前墨子已經有了如此的遠見,那麼今天,維護和平,拒絕戰爭仍然是我們必須要做的。
無爭才會無禍
墨子曰:“大國之攻小國也,是交相賊也,過必反於國。”
墨子說:“大國進攻小國,是相互殘害,其結果必然禍及本國。”
人一生下來就有欲望,有了欲望不能滿足,就要去爭取、追求,追求過分了而沒有一定的限度和界限,就勢必要發生爭執。隻要發生了爭鬥就會造成混亂,混亂就會造成窮困。人們之所以產生紛爭,是由於欲望過於強烈,過於看重財利和地位。其實這些都是身外之物,爭到與爭不到又有多大的關係?得到了不一定是福,失去了未必是禍,要用辯證的思想去對待名利和地位。無休止地爭奪,是引起糾紛和禍害的根源。
齊國打算攻打魯國,墨子對齊將項子牛說:“攻打魯國,是齊國的大錯。從前是吳王夫差向東攻打越國,把越王勾踐圍困在會稽;向西攻伐楚國,楚人被迫保護楚昭王逃往隨國;向北討伐齊國,俘虜齊將國書,並把他押回吳國。結果諸侯們來報仇,百姓因疲憊不堪而不肯效力,因而國家滅亡了,吳王自己也被殺死了。從前,晉國的智伯攻打範氏、中行氏,兼並了他們兩家的土地,結果引來諸侯報仇,百姓也因過於勞苦而不肯聽命,因而國破家亡,自己也遭殺身之禍。所以大國攻打小國,是相互殘害,災禍必反過來殃及本國。”
墨子“非攻”的主題就是反對大國對小國的侵略,譴責大欺小、強淩弱的暴行。為了製止這種非正義的戰爭,墨子站在大國的角度上,從兩個方麵講述了侵略他人、災禍必將反及於己的道理。首先,大國攻打小國,不僅耗盡了本國的資財,民眾也因不停的征戰而疲憊不堪,怨言四起,這樣就將失掉民心,雖然兼並了大批土地,也不能保有。其次,不停地攻伐他國來擴張自己的勢力,必將引起天下諸侯的恐懼與憤恨。“唇亡齒寒”的道理是人所共知的,所以天下諸侯一定會群起而攻之,這樣國破身亡的結局就自然不可避免了。
可惜在名與利的誘惑下,能清楚地認識這個道理的人並不多見。有的人為了名和利鋌而走險,最終身敗名裂,有的人是為了名和利什麼事情都敢做。要知道,在日常的生活和經營過程中,利益是創造出來的,是以誠實勞動作為基礎的,不是靠爭。爭來爭去,雙方失和,誰也不見得能夠獲得更多和更大的利益,何必爭呢?
戰國時,齊國有三個大力士,一個叫公孫捷,一個叫田開疆,一個叫古治子,號稱“齊國三傑”。他們勇猛異常,仗著齊景公的寵愛,為所欲為。當時,齊國的田氏勢力越來越大,他聯合國內幾家大貴族,打敗了掌握實權的欒氏和高氏,威望越來越高,直接威脅著國君的統治。田開疆正屬於田氏一族,齊相晏子很擔心“三傑”為田氏效力,危害國家,想把他們除掉,又怕國君不聽,反倒壞了事。於是心裏暗暗拿定了主意:用計謀除掉他們。
一天,魯昭公來齊國訪問。齊景公設宴招待他們。魯國是叔孫大夫執行禮儀,齊國是晏子執行禮儀。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傑”佩劍立於堂下,態度十分傲慢。正當兩位國君喝得半醉的時候,晏子說:“園中的金桃已經熟了,摘幾個來請二位國君嚐嚐鮮吧!”齊景公傳令派人去摘。晏子說:“金桃很難得,我應當親自去摘。”不一會兒,晏子領著園吏,端著玉盤獻上6個桃子。景公問:“就結這幾個嗎?”晏子說:“還有幾個,沒太熟,隻摘了這6個。”說完就恭恭敬敬地獻給魯昭公、齊景公每個人一個金桃。魯昭公邊吃邊誇金桃味道甘美,齊景公說:“這金桃不易得到,叔孫大夫天下聞名,應該吃一個”。叔孫大夫說:“我哪裏趕得上晏相國呢!這個桃應當請相國吃。”齊景公說:“既然叔孫大夫推讓相國,就請你們二位每人吃一個金桃吧!”兩位大臣謝過景公。晏子說:“盤中還剩下兩個金桃,請君王傳令各位臣子,讓他們都說一說自己的功勞,誰功勞大,就賞給誰吃。”齊景公說:“這樣很好。”便傳下令去。
話音未落,公孫捷走了過來,得意洋洋地說:“我曾跟著主公上山打獵,忽然一隻吊睛大虎向主公撲來,我用盡全力將老虎打死,救了主公性命,如此大功,還不該吃個桃嗎?”晏子說:“冒死救主,功比泰山,應該吃一個桃。”公孫捷接過桃子就走。
古治子喊著:“打死一隻虎有什麼稀奇!我護送主公過黃河的時候,有一隻黿咬住了主公的馬腿,一下子就把馬拖到急流中去了。我跳到河裏把黿殺死,救了主公,像這樣大的功勞,該不該吃個桃?”
景公說:“那時候黃河波濤洶湧,要不是將軍除黿斬怪,我的命就保不住了。這是蓋世奇功,理應吃個桃。”晏子急忙送給古治子一個金桃。
田開疆眼看金桃分完了,急得跳起來大喊:“我曾奉命討伐徐國,殺了他們的主將,抓了500多俘虜,嚇得徐國國君稱臣納貢,鄰近幾個小國也紛紛歸附咱們齊國,這樣的大功,難道就不能吃個桃子嗎?”晏子忙說:“田將軍的功勞比公孫將軍和古治將軍大10倍,可是金桃已經分完,請喝一杯酒吧!等樹上的金桃熟了,先請您吃。”齊景公也說:“你的功勞最大,可惜說晚了。”田開疆手按劍把,氣呼呼地說:“殺黿打虎有什麼了不起!我跋涉千裏,出生入死,反而吃不到桃,在兩國君主麵前受到這樣的羞辱,我還有什麼臉活著呢?”說著竟揮劍自刎了。公孫捷大吃一驚,拔出劍來說:“我的功小而吃桃子,真沒臉活了。”說完也自殺了。古治子沉不住氣說:“我們三人是兄弟之交,他們都死了,我怎能一個人活著?”說完也拔劍自刎了。人們要阻止已經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