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回答:“好的。”
隻有一天工夫,被派去的人就返回告訴哥哥說:“必須要遵守他們的禮儀。”
哥哥大怒道:“讓人脫光了像畜生一樣,這哪裏是君子所為呢?弟弟可以這樣做,我可不這樣做。”
這個國家的風俗是每月十五舉行夜市。弟弟用麻油塗麵,白土畫在身上,戴上骨頭做的項鏈。當男男女女們相互拉著手,載歌載舞時,弟弟也隨著跳,該國人們都很欣賞歎服。這樣一來,該國上下的人都對他恭恭敬敬,如上賓一樣。國王也拿出十倍的錢換他的貨物。
哥哥則乘車進入裸國,他對人們宣揚禮法,沒有“隨伶而動”,使得該國上下對他心生厭惡,於是便搶走了他的財物,還用棍棒打他。直到弟弟為他求情才放過他,讓他回到本國。回國時,送弟弟的人擠滿了道路,罵哥哥的聲音嘈雜刺耳。
變則通,通則久。隻有聰明的人才知道入鄉隨俗,隨遇而安,愚蠢的人隻會墨守成規,而一事無成。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區別對待,凡事應從實際出發。如果隻一味思想僵化,脫離實際情況而盲目地生搬硬套,其結果隻會事與願違,在現實生活中四處碰壁。
有兩個探險家在林中狩獵時,一頭凶猛的獅子突然跳到他們麵前。
“保持鎮靜,”第一個探險家悄悄地說,“你還記得我們看過的那本關於野生動物的書嗎?那書上說,如果你非常冷靜地站著別動,兩眼緊盯著獅子的眼睛,那它就會轉身跑開的。”
“書上是那麼寫的,”他的同伴說,“你看過這本書,我也看過,可這頭獅子看過嗎?”於是第二個探險家拔腿就跑,最終逃離了魔掌,而第一個探險家卻站著不動,準備與獅子對視的時候,獅子撲上來把他撕成了碎片。
遇到危險情況,保持冷靜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盲目冷靜,書上說獅子不咬人,難道現實中它就真的不咬人了嗎?誰也沒有實踐過,與其用生命做代價來檢驗“真理”,不如趁機趕快逃命。生硬的理論,不一定處處能夠適應時刻變化的現實。學會應變,學會變通,切不可形而上學,拘泥於一時一事。
然而,要保持開放的頭腦,還要能夠虛心向別人學習,承認別人比自己強,擁有自知之明,才會有忍耐別人的胸懷,更有向別人學習的謙恭,最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變成最強的人。
有一個聰明的男孩,有一天媽媽帶著他到雜貨店去買東西,老板看這個小孩很可愛,就打開一罐糖果,讓小男孩自己拿一把。
但是這個男孩卻沒有任何的動作。幾次的邀請之後,還是無動於衷,最後老板看孩子這麼懂事,就親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進他的口袋中。
回到家中,母親很好奇地問小男孩,為什麼沒有自己去抓糖果?
小男孩回答得很妙:“因為我的手比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
這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更重要的,他明白別人比自己強。凡事不隻靠自己的力量,學會適時地依靠他人,是一種謙卑,更是一種聰明。能夠真心地承認自己的弱點,找到差距,就更容易促進自己的發展和提高。
在如今信息無限寬廣的數字化時代,沒有一個開放的頭腦,很快你就會被時代甩得遠遠的。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時代的激流裏麵,如果你不能緊隨時代的步伐,漸漸地就會迷失方向,走進困惑。
不要讓自己的頭腦封閉起來,積極地接收和學習新的知識和理論,融會貫通,變為己用,靈活變通,才能夠在通往成功的路途上,避免崎嶇和坎坷。當你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並在實現它的過程中開放頭腦,善於學習,並能夠靈活機動地行事,你就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對於某些思想僵化的人來說,一些微小的變化當然不足以引起他們的注意和敏感,即使遇到了某些重大的變化,他們也往往無所適從,隻得順其自然。“窮則思變”,與其到窮途末路的時候才想起來要學習、要變通,不如從一開始就保持一個開放的頭腦,提高認識,拓寬思路,增強靈活應變的能力,最終把你引向成功的坦途。
心理學家認為,你在生活中的自由程度是由你可以選擇的行動方案的數量所決定的。而你頭腦開放的程度又決定著你能夠想出的思路和方案數量。開放你的頭腦,思路就會變得寬闊。
人生在世,一旦形成了習慣的思維定式,就會習慣地順著固有思維思考問題,不願也不會轉個方向、換個角度想問題。因此,無論我們遇到什麼困難,處於什麼環境都應該學會變通,而不要被最初始的思想所左右。如果我們能夠掙脫固有思維的約束,不斷開創出新的處事方法,那麼對於我們來說,天下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沒有辦不到的事情了。
勤奮是事業成功的關鍵
‖原典‖
怠倦者不及,無廣者疑神。
——《管子?形勢》
‖古句新解‖
懶惰的人總是落後,勤奮的人總是辦事神速有效。
自我解讀
管子向來鄙視懶惰。他認為任何一種傑出的成就都與好逸惡勞的懶惰品性無緣,個人奮發向上的辛勤實幹才是取得成功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懶惰,是一種惡習。人一旦懶惰,就會精神萎靡,做事提不起興趣,得過且過。現實生活中,懶惰的人大都沒有雄心壯誌和負責精神,寧可期望別人來領導和指揮,也不肯自己奮鬥,就算有一部分人有著遠大的目標,也缺乏行動的勇氣。
有一個青年,20歲的時候,因為沒有飯吃而餓死了。
閻王從生死簿上查出,這個青年應該有60歲的陽壽,他一生會有一千兩黃金的福報,不應該這麼年輕就餓死。
閻王心想:“會不會財神把這筆錢貪汙掉了呢?”於是把財神叫過來質問。
財神說:“我看這個人命裏的文才不錯,如果寫文章一定會發達,所以把一千兩黃金交給文曲星了。”
閻王又把文曲星叫來問。
文曲星說:“這個人雖然有文才,但是生性好動,恐怕不能在文章上發展,我看他武略也不錯,如果走武行會較有前途,就把一千兩黃金交給武曲星了。”
閻王再把武曲星叫來問。
武曲星說:“這個人雖然文才武略都不錯,卻非常懶惰,我怕不論從文從武都不容易送給他一千兩黃金,隻好把黃金交給土地公了。”
閻王再把土地公叫來。
土地公說:“這個人實在太懶了,我怕他拿不到黃金,所以把黃金埋在他父親從前耕種的田地裏,從家門口出來,如果他肯挖一鋤頭就挖到黃金了。可惜,他的父親死後,他從來沒有用這鋤頭,就那樣活活餓死了。”
最後,閻王判了“活該”,然後把一千兩黃金繳庫。
真正的幸福決不會光顧那些精神麻木、四肢不勤的人,幸福隻在辛勤的勞動和晶瑩的汗水中。懶惰,隻有懶惰才會使人沮喪、萬念俱灰;勞動,隻有勞動才能創造美好的生活,給人帶來幸福和快樂。
懶惰的人都有拖延的毛病。對一個渴望成功的人來說,拖延最具破壞性,也是最危險的惡習,它使人喪失進取心。一旦開始遇事推拖,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變成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習慣性的拖延者通常也是找借口號托辭的專家。如果一個人存心拖延逃避,他就能找出成千上萬個理由來辯解為什麼事情無法完成,而對事情應該完成的理由卻想得少之又少。把“事情太難、太費時間”等種種理由合理化,要比相信“隻要我更努力、信心更強,就能完成任何事”的念頭容易得多。
總之,懶惰是一種腐蝕劑,它會使人碌碌無為,虛度一生。
與懶惰相對的是勤勞。勤勞,是人的優秀品質之一。要想遠離懶惰,人就必須勤勞。勤勞是通向成功的惟一的捷徑。
縱觀曆史,大凡一切卓有成就的學者和名流、專家,都是在某一領域內,勤奮攻關,堅持不懈的在事業上傾注了畢生的精力,方能獲得精湛的技藝的。他們那一朵朵絢麗多彩的成功之花,無部凝聚著辛勤勞動的汗水,他們那獨到之處的成功經驗,則是刻苦勤奮的結晶。
蘇東坡自幼天資聰穎,在飲譽文壇的父親的悉心教育和耐心指導下,他逐漸養成了勤學好問的習慣,很有一股子“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勁頭。經過幾年的奮發努力,他的學業大有長進。小小年紀,就已經讀了許多書,漸漸能出筆成章。父親的至親好友看了,都讚不絕口,稱他是個難得的“神童”,預言他必是文壇的奇才。少年蘇東坡在一片讚揚聲中,不免有些飄飄然起來。他自以為知識淵博,才智過人,頗有點自傲。
一天,他洋洋自得地取過筆墨和紙,揮毫寫下了“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這幅對聯。他剛把對聯貼在門前,有位白發老翁路過他家門口,好奇地近前觀看。這位老翁看過,深感這位蘇公子也太自不量力,過於自信了。
過了兩天,這位老翁手持一本書,來到蘇府麵見小東坡,言講自己才疏學淺,特來向小蘇公子求教。蘇東坡滿不在乎地接過書本,翻開一看,那上麵的字他竟一個都不認識,頓時臉紅了。老翁見狀,不露聲色地向前挪了幾步,恭恭敬敬地說道:“請賜教。”一句話激得小東坡臉紅一陣、白一陣,心裏很不是滋味。
無奈,他隻得鼓足勇氣,如實告訴老翁他並不認識這些字。這個老翁聽了哈哈大笑,捋著白胡子又激他道:“蘇公子,你不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了嗎?怎麼會不識此書之字?”言罷,拿過書本,扭頭便走。蘇東坡望著老翁的背影,思前想後,甚是慚愧。他終於從老翁的話中悟出了真諦,立即提筆來到門前,在那幅對聯的上下聯前各加了兩個字,使對聯變成為:“發奮識遍天下字,立誌讀盡人間書”。
這次,他依然端詳了好久、好久,並發誓,要活到老,學到老,永不滿足,永不自傲。從此,他手不釋卷,朝夕攻讀,虛心求教,文學造詣日深,終於成為北宋文學界和書畫界的佼佼者,博得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盛譽。
如果春天沒有耕耘的辛勞,那麼秋天就不會有收獲的喜悅。學習如此,做事亦是如此。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經過艱辛的奮鬥。古人雲:“業精於勤,荒於嬉。”意思是說,學業上的精深造旨,來源於勤奮和刻苦,如果不勤奮,貪玩耍,那學業就荒廢了。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奮是一種長期的艱苦勞動,它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優良品德和習慣。
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原典‖
令有時。無時則必視順天之所以來,五漫漫,六惛惛,孰知之哉?
——《管子?四時》
‖古句新解‖
發布政令要講時節。不講時節便違反了天道。必須視察天時的由來,才能順應天時。對日、星、歲、辰、月茫然無知,對陰、陽、春、夏、秋糊裏糊塗,怎能了解客觀世界?
自我解讀
管子在這裏提醒我們要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即是說,做事應考慮結果,即使是做好事,行動也要選擇正確的時機。
管子在《四時》中說,不了解四時,就將失去立國的根本;不知五穀的生長規律,國家就會衰敗。
管子認為,東方為星,它的時令是春。它的氣是風,風生木和骨。它的德性是喜歡生長,於是萬物按時節出生。這個季節應該做的事情便是:發布政令修理、清掃神位,修治堤防,耕田植樹,修築橋梁渡口,疏通渠道,整修屋頂以便行水,解仇怨,赦罪人,修睦四方鄰國。這樣和風甘雨就會到來。而如果在春天實行冬天的政令,就將草木凋零;實行秋天的政令,就將出現霜凍;實行夏天的政令,就會出現旱熱。
除春季外,管子還對夏、秋、冬各季統治者應實行的政令進行了詳細的論述。管子這種應時而動、順應天道的主張在古時得到了普遍的認同,《老子》、《孟子》、《莊子》、《荀子》等都有相關的論述。管子關於四季應時而動、應時而變的論述告訴我們,做事要順其自然,把握正確的時機,而不可逆時而動。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在於其對時勢、機遇的把握。無機會時順應大局,依勢而為;有機會時迅速出擊,“不飛則已,一飛衝天”。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即位,這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是個昏庸殘暴的皇帝。在他的統治下,百姓的徭役賦稅負擔更為沉重,刑罰愈加苛毒。廣大勞動人民在饑餓與死亡線上掙紮。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發淮河流域的900名貧苦農民去防守漁陽。
雇農出身的陳勝和貧農出身的昊廣被指定為屯長。當他們走到蘄縣大澤鄉的時候,連綿的陰雨把他們阻隔在這裏,不能如期趕到漁陽戍地。按照秦法規定,誤了期限就要全部被處死。
押送他們的兩個軍尉非常凶暴,陳勝和昊廣就借機把軍尉殺掉,接著對大家說:“各位遇到大雨,都已誤期,誤期要被處斬。即使不殺我們,而戍邊死的也有十之六七。何況壯士不死則已,如果死,就要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來?”
他們的話激勵了戍卒的鬥誌。大家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提出了“伐無道,誅暴秦”的口號,組成一支農民起義軍。中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爆發了。
為了大影響,他們夜晚在駐地附近神祠中燃篝火,作狐鳴,發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呼聲,被民間傳為神話。陳勝、吳廣率領民起義軍,占領大澤鄉、攻下蘄縣,很快攻占了五六個縣城。起義軍所到之處,貧苦農民紛紛響應。陳勝、吳廣領導的起義軍攻占陳縣後,建立了“張楚”政權,陳勝為王。這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政權。
起義軍乘勝前進,分三路攻秦。這時起義軍已發展壯大到幾十萬人,有兵車千輛。起義軍的一路人馬由周文率領的農民軍很快進抵關中的戲地,逼近成陽。農民軍的另一路人馬由武臣率領占領了舊趙都城邯鄲後,在混進起義軍隊伍的舊貴族勢力的代表人物張耳、陳餘慫恿下自立為趙王。
後來,農民起義軍終因實力懸殊,作戰經驗欠缺,以及內訌等原因而遭致失敗。但這支起義軍的殘餘力量後來與項羽、劉邦等人領導的起義軍會合,繼續同秦軍戰鬥。公元前206年,秦王朝在農民起義軍的沉重打擊下滅亡了。
陳勝、吳廣麵對危機,不但順應時勢,挺身而出,而且主動營造有利於自己的時機,終成為曆史上第一支農民起義軍的領袖。雖然最後失敗了,但他們這種順勢而動的果斷使他們的英名永載史冊。他們在關鍵時刻對時機的正確把握,至今仍給我們以啟迪。
做事要抓住時機,順應時勢,該動則動,該止則止,這樣做事常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按照某種主觀願望來幹擾或違背客觀規律,則隻會適得其反,自取其敗。
1947年的冬天,在密歇根州的卡索波裏斯,洛厄正幫著他的父親做木屑生意。這時候有一位鄰居跑進來,想向他們要一些木屑,因為她的貓房裏的沙土給凍住了,她想換一些木屑鋪上去。當時,年輕的洛厄就從一隻舊箱子裏拿出一袋風幹了的黏土顆粒,建議她試試這玩意兒。因為這種材料的吸附能力特別強,當年他父親賣木屑的時候,就是采用這種材料清除油漬的。這樣一來,那位鄰居的燃眉之急就給解決了。
幾天以後,這位鄰居又來了,她想再要一些這樣的黏土顆粒。這時洛厄靈光閃動,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他馬上又弄了一些黏土顆粒,分5磅一裝,總共裝了10袋。他把自己的新產品命名為“貓房鋪”,打算以每份65美分的價格賣出去。大家知道後都笑話他。
但出人意料的是,洛厄的10袋黏土竟然很快就賣完了。而且,當這10個用戶再次找上門來,指名道姓要買“貓房鋪”的時候,洛厄笑了。一絲靈感,一筆生意,一個品牌,一種使命,就這樣開始了。
更讓你想不到的是,洛厄采用黏土顆粒做貓房鋪,反倒促使這些小動物變成更受人歡迎的寵物了。當然,洛厄也因此而變得富有起來。僅僅在1995年洛厄去世前的兩三年間,“貓房鋪”的銷售價值就達到了兩億美元。也許可以說,正是洛厄的發明所帶來的生存條件的改善,最終使貓取代狗成為在美國最受歡迎的寵物。
人們常說:當上帝在為你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也在為你打開另一扇門。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股神巴菲特、科學奇才霍金、阿裏巴巴總裁馬雲、美容大師鄭明明、不向命運低頭的海倫?凱勒……這些人留給我們的都是他們生命中最璀璨的部分,但是在他們輝煌的背後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同樣的條件,為什麼隻有他們能創造奇跡。那是因為他們善於思考,他們能夠順應時勢,在正確的時間裏做了正確的事,所以他們改變了命運,改變了一切。
做事如此,為人處世亦是如此。與人共處於世,對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要順應時勢,按照實際情況靈活應變。這樣才能明智審慎,使自己成為社交場上最精明的操控者。把握時機,順應時勢,是最為實用的處世藝術,更是真正的處世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