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3 / 3)

接著,第五倫寫了篇檄文,遍發所屬的各縣,明確禁止殺牛祭祀,違者從重處罰。時間不長,老百姓認識到了牛的重要性:和殺牛的錯誤,這種風俗也就根除了。

後來,第五倫被人誣陷而獲罪,在他被押送的路上,當地百姓無不為他喊冤,人人爭著向朝廷上書陳述真相。漢明帝得知這種情況後被深深震驚,下詔取消了他的罪名。

第五倫真心為百姓做事,不計較得失,他這就是施於民。在他遇到危難的時候,百姓都站出來為他說話,這便是取於民。欲取於民則先施於民,如果不懂得“施”,自然也就不會有“取”了。

沒有人喜歡和自私的人交朋友,一個處事大方、事事照顧他人、懂得幫助他人的人才會受到歡迎。自己不願吃虧、不舍得付出,就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春秋時期,鄭國的子產深受人們的愛戴。他自幼便擁有過人的器量,和別人下棋時,明明是自己贏了,為了不讓人難堪,他總是故意認輸,人們都很喜歡他。

長大做官以後,子產仍舊是處處讓著別人,吃虧的事也從不對別人說。他當上相國之後,還是喜歡把朝廷的賞賜分給眾人,他的親信對他說:“你現在沒有求助別人的地方,別人隻會來求你,你為什麼還要討好他們呢?”

子產說:“沒有眾人的擁護,我的相國之位怎麼能穩固呢?隻有眾人都來支持我,我才能幹出一番大事業啊?”

當時,朝廷有許多暴政針對百姓,百姓對朝廷多有怨恨。子產建議朝廷廢除這些暴政,他對國君說:“國家如果不為百姓著想,隻知剝削牟利,那麼百姓就視朝廷為仇家了,這樣的國家是不會興旺發達的。朝廷給百姓一些好處,好比放水養魚一樣,國家看似暫時無利,但實際上大利卻在後邊啊。”

國君聽取了子產的建議,讓子產製定了許多惠民政策,又讓百姓暢所欲言而不加以禁止,鄭國漸漸安定起來。

鄭國大族公孫氏擁有很高的威望,為了安撫他們,子產格外照顧他們,甚至把一座城池作為禮物送給了他們。子產的下屬不解地說:“讓國家吃虧而討公孫氏的歡心,天下人會認為你出賣國家,這個罪名可不輕啊。”

子產微微一笑說:“每個人都有他的欲望,隻要滿足了他的欲望,我就可以使用他了。公孫氏在鄭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他們懷有二心,國家的損失會更大。我這樣做可以促使他們為國效力,對國家並無損害啊。”

鄭國在子產的治理下,日益強盛起來。子產為了長遠利益,甘願吃虧,這是他成功的秘訣。正是因為他前期的付出才換來了後來的回報,這是因與果的關係,不容顛倒。

有些看似辦不到的事情,隻要肯先施與一些東西,局麵往往馬上就會改變。這就是利益驅動一切的道理,隻有先給予“利”,才能有“取”的可能。於人於物都是如此,這也正驗證了那句名言:欲取於民則先施於民。

帝王犯錯可致天下大亂

‖原典‖

君有過而不改,謂之倒。臣當罪而不誅,謂之舌乙。君為倒君,臣為亂臣,國家之衰也,可坐而待之。是故有道之君者執本,相執要,大夫執法,以牧其群臣。群臣盡智竭力,以役其上。四守者得則治,易則亂。故不可不明設而守固。

——《管子?君臣下》

‖古句新解‖

君主有錯而不改叫作“倒”,臣子有罪卻不誅叫作“亂”。如果君是倒君,臣為亂臣,那麼國家的衰亡就會坐等著到來。所以有道的君主要掌握治國的根本,宰相要掌握治國的關鍵,大夫執行法令來管理群臣,群臣則盡心竭力為君主服務。如果這四方麵的職守都完成得好,國家就會安定;若有疏忽職守,國家就容易混亂。所以不能不將這些方麵明確規定,堅決遵守。

自我解讀

在這裏,管子強調了帝王乃至官者之錯對於國家的興亡來說是多麼的重大。做官者都是掌握國家大權的人,他們可以一言九鼎,可以在人民麵前說一不二,他們掌握著國家興與亡的命脈,如果他們不謹言慎行,哪怕犯下一點點言語上的過錯,都將導致國家的敗亡。因此管子認為,一個聖明的君王可以使一個衰落的國家迅速強大起來,最終國泰民安。而一個昏庸的君王可以使一個強大的國家混亂不堪,最終滅亡。

國君做出的決策,很多都關係到國家安危和百姓生死,立太子這般重要的事更是如此。國君不能僅憑自己的喜惡去選人,也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一意孤行,否則,失敗的種子就此埋下了。

公元384年,慕容垂僭越王位,自稱燕王,拜元妃段氏為皇後,慕容垂立其子寶為太子。

元妃勸誡慕容垂說:“太子為人從容不迫,但其做事優柔寡斷。在和平時期,他必是位賢明之君,一旦社會陷人混亂之中,他就不是臨危不亂的英才了。陛下把王者大業托付給他,妾看不出有昌盛美好的遠景。依妾之見,遼西、範陽二王,均是賢能之人,陛下何不從他們兩人中挑一個來擔此重任呢?而趙王麟性情奸詐,為人自負,常有輕慢太子之心,陛下一旦有不測,他必會趁機起事,這雖是陛下的家事,但卻關係到,國家的前途,陛下應該對此事做一個周密而長遠的策劃。”

慕容垂對此不以為然,一意孤行,沒有接納元妃的意見,仍立寶為太子。元妃再次勸諫慕容垂在立太子問題上要慎之又慎,慕容垂反問元妃道:“你要我學晉獻公父子相互猜疑嗎?”

元妃哭泣而退,她對季妃說:“太子不善,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我對朝廷一片忠心,而陛下卻把我比作驪姬,我心裏很是感到冤屈。太子一旦繼位,國家必會滅亡,範陽王氣度非凡,他才最合適做國君啊?”

慕容垂去世後,慕容寶繼位,他剛一上台就派趙王麟去逼迫元紀說:“皇後曾經告訴先王,今主不能繼承大統,如今竟然實現了。你竟敢如此誣蔑自己的親生兒子,真是太不配做母親了。不如趁早自殺算了,以全段氏名譽。”

元妃大怒說:“我自己生的兒子我當然最了解。你們兄弟連母親都殺,還怎麼奢望你們能夠保衛國家呢?我不是怕死,隻是感歎國家怕不久就要滅亡了,我怕的是對不住國家的百姓啊?”說完,自殺而死。

後來,趙王麟果然作亂,慕容寶被殺,最終範陽王登上了王位。

慕容垂的決策失誤造成了國家的混亂局麵,甚至導致了兒子逼死母親這樣無道之事的發生。可見,身為國君,就應盡量不犯錯,錯誤哪怕是一絲一毫,它所造成的後果可能也會非常嚴重。

國君不能等同於常人,國君之錯可致天下大亂,哪怕是取笑他人這樣的小錯。曹共公就是因為取笑別人而導致了亡國。

晉公子重耳因其父獻公立幼子為嗣,被迫流亡國外。有一天,他來到了曹國。曹國國君原本不想接見他,但聽大夫僖負羈說重耳每隻眼睛有兩個瞳仁,肋骨合生為一,有異人之相,曹共公馬上來了興致,想親眼目睹一下。

重耳被曹國驛站的人請入館中,接待人員隻給他準備了些粗茶淡飯,這讓重耳非常生氣,於是就沒有吃。驛站的人又迫不及待地請重耳洗澡,重耳由於連日奔波,身上很髒,於是便進了浴室。就在重耳脫衣準備洗澡的時候,浴室的門突然打開,曹共公領著幾個寵臣走了進來,他們爭相去看重耳的肋骨,還指手畫腳、嘻嘻哈哈。這突如其來的場麵讓重耳很是難堪,他的手下也是憤怒異常。

僖負羈聽說這件事後趕忙去勸曹共公殺掉重耳,否則日後必有大禍臨頭。曹共公根本就沒有把重耳放在眼裏,他沒有聽從僖負羈的建議。僖負羈又讓曹共公厚待重耳,曹共公還是不答應。

僖負羈鬱悶而歸,他的妻子勸他說:“我早聽別人說過,晉公子重耳將是萬乘之主,他身邊的隨從也都是些可以輔國的將相之才。現在他們處於窮困的境地,可謂是走投無路。如果日後他能返回晉國,一定會把這件事記恨在心的。你若不提前和他結交將來一定會跟著遭殃。”

僖負羈覺得夫人說得很對,他派人連夜給重耳送去了金銀珠寶和好酒好飯。重耳很是高興,把飯吃掉了,但把金銀珠寶退了回去。僖負羈為此更加敬佩重耳的為人了。

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到了晉國,並當上了國君,這就是後來的晉文公。他即位三年後,起兵攻曹,以雪前恥。最後,曹共公被抓,曹國隨之宣告滅亡。

曹共公為一國之君卻不行國君之事,他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不惜侮辱別人的人格,他的這種不合禮度的行為最終得到了應得的報應。

由以上兩個史例可以看出,君王手握重權,不單單是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同時也肩負重大的責任。身為皇帝,不僅要勤於政事,心係黎民百姓,還應該謹言慎行,因為,帝王犯錯可致天下大亂。

親賢人,遠小人

‖原典‖

臣願君之遠易牙、豎刁、堂巫、公子開方。夫易牙以調味事公,公曰:‘惟蒸嬰兒之未嚐。’於是蒸其首子而獻之公。人情非不愛其子也,於子之不愛,將何有於公?公喜內而妒,豎刁自刑而為公治內。人情非不愛其身也,於身之不愛,將何有於公?公子開方事公,十五年不歸視其親,齊衛之間,不容數日之行。人情非不愛其親也,於親之不愛,將何有於公?臣聞之,務為不久,蓋虛不長。其生不長者,其死必不終。”

——《管子?小稱》

‖古句新解‖

我希望您能遠離易牙、豎刁、堂巫和公子開方。易牙用烹調來侍奉您,您說隻有蒸嬰兒沒有嚐到過,易牙就蒸了他的兒子給您。按理說沒有不愛自己的子女的,易牙卻對自己的兒子都不愛,怎麼可能愛您呢?您喜好女色而又好嫉妒,豎刁就閹割自己為您管理內宮。按理說人沒有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的,豎刁對自己的身體都不愛,又怎麼可能愛您呢?公子開方為了服侍您,十五年都不回家去探望親人,而齊國與他的家鄉衛國儀隔幾天的路程。按理說沒有不愛父母親的,公子開方連父母親都不愛,怎麼可能愛您呢?我聽過一句話,叫作偽不能長久,作假不能長遠。活著不做好事的人,一定不會得好死的。”

自我解讀

此段賢文是管子勸導齊桓公要遠離奸邪小人的故事。管子告誡齊桓公小人誤國,必須遠離他們。當初桓公聽從了管仲的話,廢掉了那四個奸邪小人的官職。後來卻因為沒有堅持到底而讓奸邪小人有了可乘之機,最終喪命喪國。如果桓公能夠清醒到底,認清聖賢與小人,親近聖賢遠離奸邪小人,那麼,是絕對不會有喪命喪國的那一天的。因此,身為君王一定要親賢人遠小人。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無論地位高低貴賤,任何人都會或多或少受到身邊人的影響,與聖賢之人在一起,則會受到不斷的教誨與鞭策,端正品行並得到很大的幫助;與奸邪之人相親近,則可能會變得心念不端正,或者深受其害。

桓公因為有管仲和鮑叔牙而稱霸諸侯,又因為受易牙、豎刁、堂巫和公子開方的謀害而喪命喪國,這就是最好的說明了。

親賢臣者明,近小人者昏。古代很多名士都很推崇這個理論。扁鵲就曾對此做過論述。

秦武王有次染病,請扁鵲前來醫治。扁鵲給秦武王檢查一番後要求給他動手術治療。朝中的一位大臣這時站出來說:“我們大王的病處,在耳朵前麵,眼睛下麵,動手術不一定就能好,弄不好還會耳聾眼瞎。”

武王聽到這話後心裏有些擔心,他問扁鵲可不可以不做手術。扁鵲氣憤地把醫具扔到地上說:“大王跟懂醫術的人商量治療的方法,卻又輕信不懂醫術的人的話,這就好像是大王聽不進忠言,而對小人的流言卻是言聽計從,大王以此來治理國家,遲早會被小人壞了大事啊?”

在朝廷做事,對於身邊的小人要嚴加防範,千萬不要被小人的花招迷惑了眼睛。隻有認清小人、遠離小人,才能避免禍患。

孫臏就是因為沒有看清楚龐涓的真麵目,才落下個被他慘害的下場。

孫臏和龐涓是春秋時期高人鬼穀子的學生。兩人在鬼穀子指導下,文韜武略無所不精,成為當時的兩大奇才。但龐涓為人心浮氣躁、好勝心強,容易對別人產生嫉妒之心。而孫臏則謙虛好學、待人寬厚。

當時,韓、趙、魏三家分晉。其中魏國勢力最為強大,魏惠王野心勃勃,意欲稱霸天下。他四處招賢納士、收攏人才。龐涓得知後迫不及待地提前下山投奔了魏國。在魏國,龐涓深得魏惠王器重,被封為大將軍。他把學來的本領全部用在平日訓練兵馬上,在與衛、宋、魯、齊等國的交戰中,他的軍隊屢戰屢勝,因此,他在魏國贏得了威望。

不久後,孫臏學成下山。聽說魏惠王禮賢下士,很有仁德,於是也來投奔魏國。龐涓知道後對魏惠王說:“孫臏是齊國人,我們如今正與齊國為敵,他此次前來,恐怕別有用心。”

魏惠王說:“依您之言,外國人就不能用了嗎?古人說用人要不拘一格,我不能因為他是齊國人,就錯過這位賢者啊?”魏惠王限隆重地接待了孫臏。

在與孫臏的交談中,魏惠王發現孫臏比龐涓更有將才。於是,想拜孫臏為副軍師,協助龐涓統軍。龐涓得知後忙對魏惠王說:“孫臏是我的兄長,才能又比我強,豈能在我手下做事呢?不如先讓他做個客卿,等他立了功,我再讓位於他。”孫臏以為龐涓這是一片真心為自己著想,對他十分感激。

龐涓怕自己的前途受到影響,他總想著讓孫臏回到齊圖,有一欠他試探性地問孫臏:“你怎麼不把家裏人接來同住呢?”

孫臏答道:“家裏人非亡即散,哪裏還有人可接呢?”

龐涓聽後心裏不禁一沉,如果孫臏真在魏國長待下去,自己的地位可真是岌岌可危了。

後來,孫臏在齊國的朋友給他寫信讓他回到齊國。孫臏回信說自己是魏國的客卿,不能隨便走。結果信被魏國人得到了,報告給了魏惠王,魏惠王問龐涓如何處理此事,龐涓連忙說:“孫臏是個奇才,如果經不住他朋友的勸說回到齊國,對魏國是非常不利的。我先去試探一下,如果他真心留下也就罷了。如果他有離開之意,那就交給我處理吧?”魏惠王答應了。

龐涓到了孫臏處,直接問孫臏道:“聽說你收到一封從齊國寫來的信,為什麼不回去看看呢?”

孫臏說:“隻怕不妥。”

龐涓說:“你放心回去好了,我會向大王解釋的。”孫臏聽後很是感動,第二天便前去向魏惠王告假。

魏惠王不知真相,以為孫臏要回齊國效力,一時氣憤難當,命龐涓來審問他。龐涓假裝仁義,先放了孫臏,又假意前去給孫臏求情。不久後,他神色慌張地回來對孫臏說:“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把你的命保下來了,但大王說黥刑和臏刑卻不能免除。”接著,龐涓讓人在孫臏臉上刺字,剔了他的膝蓋,孫臏被弄成了終身殘疾。

孫臏胸懷大略且為人正直,但是缺乏自我保護意識,輕信小人,結果惹禍上身,可見,對於那些奸邪的小人,隻有敬而遠之才能保全自己。保全了自己,等到合適的時機再把小人搞垮也為時不晚,這才是智者的策略。

賢者和小人是不能相容的兩種勢力,兩者就像是水與火的關係一般,在皇帝麵前,這兩種勢力此消彼長。皇帝親近賢者,小人自然就會受到冷落,反之,皇帝偏愛小人,賢者就沒有了立足之地。凡是聖明的皇帝都會盡可能地去親近賢者,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國富民安。

由此可見,要想使國家長治久安,君王官者必須親近賢者而遠離奸邪小人,這才是治國大計,黎民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