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篷中的妻子發現這一景觀後,就對丈夫說:“北坡肯定也長過雜樹,隻是不會彎曲才被大雪壓毀了。”
丈夫點頭同意。過了片刻,兩人像是突然明白了什麼似的,相互擁抱在一起。
丈夫興奮地說:“我們發現了一個秘密——對於外界的壓力要盡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時候,學會彎曲一下,像雪鬆一樣讓一步,這樣我們就不會被壓垮了。”
大自然中的樹如此,生活中的人亦如此。彎曲中蘊涵著豐富的哲理,它並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順應和忍耐。
儒家極力提倡知足與忍讓,其初衷就是勸導人們重視內心修養,在與人交往時盡量避免糾紛,從而維持內心的平靜,保持人際關係的和諧。有人把忍讓看成是“窩囊”,認為“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其實,這是一種缺乏修養的表現。當然,忍讓並不是不講原則,也不是提倡“好人主義”,在一定的範圍內,不觸犯原則的情況下,我們應該以忍讓為主,以寬廣的心胸去麵對,與人為善。
心胸狹窄的人要學會忍讓,愛慕虛榮的人要學會忍讓,看重利益的人要學會忍讓,脾氣暴躁的人要學會忍讓,每個生活在集體環境中的人,都應該學會忍讓。忍讓可以熄滅心頭的怒火,忍讓可以消融封凍的江河。學會了忍讓,你就不會是一介粗魯的武夫;學會了忍讓,你就不會是一條莽撞的漢子;學會了忍讓,天空就一片晴朗;學會了忍讓,你的人生道路就無比寬廣。
示弱術——適時顯示一些小缺點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自我示弱可以使得對方放鬆繃緊的神經,從而創造一種輕鬆愉快的交流氛圍。受自尊心的驅使,人們總是對自己的缺點和短處諱莫如深,不甘示弱。然而,如果對示弱巧妙地加以運用,它會成為贏得成功的有力幫手。
曾有一位記者去拜訪一位企業家,目的是想獲得有關他的一些醜聞資料。然而,還來不及寒暄,這位企業家就對記者說:“時間還早得很,我們可以慢慢談。”記者對企業家這種從容不迫的態度大感意外。
不多時,保姆就將咖啡端上桌來,這位企業家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大嚷道:“哦!好燙呀!”咖啡杯隨之滾落在地。等保姆收拾好後,企業家又把香煙倒著插入嘴中,從過濾嘴處點火。這時記者趕忙提醒:“先生,你將香煙拿倒了。”企業家聽到這話之後,慌忙將香煙拿正,不料卻將煙灰缸碰翻在地。
在商場中趾高氣揚的企業家,出了這麼一連串的洋相,使記者大感意外。在不知不覺中,原來的那種挑戰情緒也完全消失了,甚至還對對方產生一種同情。這就是企業家想要得到的效果。整個過程,其實是企業家一手安排的。當人們發現傑出的權威人物也有許多弱點時,過去對他的種種對立情緒就會漸漸消失,而且由於受同情心的驅使,還會對對方發生某種程度的親切感。
示弱是維持生命生存的需要。在自然界進化的過程中,越是善於示弱的動物,越能有效地保護自己,適應環境的變化。烏龜在遇到強敵時不會與之鬥爭,而是將自己柔弱的頭和四肢縮到硬硬的龜殼中,這樣才能活得長久。自然界尚且如此,人類更是不例外,適時、適度地示弱,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示弱是一種“障眼術”,是在自己弱小、無力還擊時保護自己免受“硬傷”的一種必不可少的保護手段。
古語有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才華出眾、鋒芒畢露的人很容易遭到別人的非議和敵視,在職場與政治的舞台上更是如此。因此,越是胸懷大誌的人,在逆境中就越要學會保護自己,降低自我向別人示弱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
三國中“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話說劉備被呂布所逼迫敗走而歸順曹操。一天關羽、張飛都不在,劉玄德自己正在後園澆菜。許褚、張遼引數十人人園中說:“丞相有命,請使君便行。”
劉玄德驚問道:“有什麼要緊事嗎?”
許褚回答:“不知,隻教我來相請。”玄德隻得隨二人入府見曹,心裏卻忐忑不安。
曹操一見劉備就笑著說:“在家做得好大事!”一句話就嚇得劉玄德麵如土色。曹操笑執玄德的手,直至後園,說:“玄德學習種菜,不容易啊!”
劉玄德方才放心,答道:“無事消遣罷了。”
曹操又說:“適見枝頭梅子青青,不可不賞。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會。”玄德心神方定。二人對坐,開懷暢飲。
飲到酒正酣時,突然天邊黑雲壓城,忽卷忽舒,好似龍隱龍現。曹操說:“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誌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遊曆四方,想必非常了解天下的當世英雄,請在這小小的酒桌上數一數天下的英雄豪傑,不知玄德意下如何?”
劉備聞聽此言,立刻誠惶誠恐地答道:“當今天下的英雄豪傑,據備看來,當數袁術、袁紹、劉表、孫堅、劉璋、張魯、張繡等人。”
不料劉備還未說完,曹操說:“玄德此言差矣!凡是英雄,都必須是胸懷大誌,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氣。”
曹操此言,劉備焉有不知,但他繼續裝傻,問道:“除了這些人之外,我實在不知道了。那麼誰能當之?”
誰知,曹孟德竟然指了指劉備,然後又指了下自己,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下非同小可,劉備聞言,心中驟驚,手中所持的筷子不慎掉到地上。
正巧這時外麵雷聲大作,將要下雨,劉備靈機一動,便從容俯下身去拾筷子,說道:“雷聲太大了,以至於嚇掉了筷子。”
曹操卻哈哈大笑說:“大丈夫也怕打雷嗎?”
劉備連忙巧妙地回答說:“聖人說遇到疾雷暴風,必定要改變容色,表示對上天的敬畏。那我怎麼能不怕呢?”
就這樣,劉備就把自己聞言失態的驚恐輕輕掩飾過去了,試想一個連打雷都害怕的人,還能做什麼大事呢?於是,曹操也就不再懷疑劉備的野心了。
如果一個人的能力過強,過於突出自己,則會給他人以很大的壓力。任何一個人,無論如何不可能去選擇一個總是提醒自己無能和低劣的對象來喜歡。相反,一個常犯小錯誤但能力出眾者則降低了這種對他人的壓力,縮小了雙方的心理距離。保護了他人的自尊,因而也容易贏得更多人的喜愛。如果你是一個強者,請不要把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隱藏得太深,恰當地“示弱”,會使你贏得更多的朋友。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示弱並不一定要以低姿態出現,與缺乏自尊心、自信心不可同日而語。示弱要有分寸,更要有原則,示弱不是自我放棄,自慚形穢和妄自菲薄,而是一種人生達觀的態度。毫無原則的示弱,不但自己被傷,還會失去別人對你的尊重,那種“示弱”就太沒有價值了。總之,“柔”不是無原則的“順”,這是兩碼事兒,概念上和內涵上我們應該徹底分清楚。
弱和強是相對的,在暫時處於弱者位置的時候,人必須示弱,一避鋒芒,養精蓄銳,蓄勢待發。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最終打敗吳國。孫臏遭受到刖刑後,經受各種恥辱,最後終於打敗龐涓。示弱隻是一種手段,通過示弱獲得成功才是最終的目的。示弱,並不代表真正就是“弱”。生活中示弱,可以小忍而不亂大謀;工作中示弱,可以收斂觸角並蓄勢待發;強者示弱,可以展示博大的胸襟;弱者示弱,可以積累時間漸漸變得強大。
示弱是一種高超的智慧。人,無論是強者還是弱者,都有被人需要,被人尊重的需求,都有超越別人獲得新的優越感的需求。示弱既會尊重對方,也會滿足對方的好勝心理,因此也能獲得對方的肯定。
在與人的交往中,要使別人對你放鬆警惕,造成親近之感,隻要你很巧妙地、不露痕跡地在他人麵前暴露某些無關痛癢的缺點,出點小洋相,表明自己並不是一個高高在上、十全十美的人,這樣就會使人在與你交往時鬆一口氣,不以你為敵。
“套近”術——聰明人善於套近乎
套近乎的技巧就是在交際雙方的經曆、誌趣、追求、愛好等方麵尋找共同點,誘發共同語言,為交際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進而贏得對方的支持與合作。
外交史上有一則通過套近乎而順利達成談判目的的軼事:
一位日本議員去見埃及總統納賽爾,由於兩人的性格、經曆、生活情趣、政治抱負相距甚遠,總統對這位日本議員不大感興趣。日本議員為了不辱使命,搞好與埃及當局的關係,會見前進行了多方麵的分析,最後決定以套近乎的方式打動納賽爾,達到會談的目的。下麵是雙方的談話:
議員:閣下,尼羅河與納賽爾,在我們日本是婦孺皆知的。我與其稱閣下為總統,不如稱您為上校吧,因為我也曾是軍人,也和您一樣,跟英國人打過仗。
納賽爾:唔……
議員:英國人罵您是“尼羅河的希特勒”,他們也罵我是“馬來西亞之虎”。我讀過閣下的《革命哲學》,曾把它同希特勒((我的奮鬥》作比較,發現希特勒是實力至上的,而閣下則充滿幽默感。
納賽爾:(十分興奮)嗬,我所寫的那本書,是革命之後,三個月匆匆寫成的。你說得對,我除了實力之外,還注重人情味。
議員:對呀!我們軍人也需要人情味。我在馬來西亞作戰時,一把短刀從不離身,目的不在殺人,而是保衛自己。阿拉伯人現在為獨立而戰,也正是為了防衛,如同我那時的短刀一樣。
納賽爾:(大喜)閣下說得真好,以後歡迎你每年來一次。
此時,日本議員順勢轉入正題,開始談兩國的關係與貿易,並愉快地合影留念。
日本人的套近乎策略終於產生了奇效。
在這段會談的一開始,日本人就把總統稱做上校,降了對方不少級別;挨過英國人的罵,按說也不是什麼光彩事,但對於軍人出身,崇尚武力,並獲得自由獨立戰爭勝利的納賽爾聽來,卻頗有榮耀感;沒有希特勒的實力與手腕,沒有幽默感與人情味,自己又何以能從上校到總統呢?接下來,日本人又以讀過他的《革命哲學》,稱讚他的實力與人情味,並進一步稱讚了阿拉伯戰爭的正義性。這不但準確地刺激了納賽爾的“興奮點”,而且百分之百地迎合了他的口味,使日本人的話收到了預想的奇效。日本議員先後五處運用尋找共同點的辦法使納賽爾從“不感興趣”到“十分興奮”而至“大喜”,可見日本人套近乎的功夫不淺。
在與人交往中,懂得運用恰當的語言和對方“套近乎”,就能夠迅速消除彼此之間的陌生感,縮短相互之間的感情距離,營造出和諧的氣氛,建立起融洽的關係,同時也給對方留下了一個良好的印象。那麼,應該怎樣與人“套近乎”呢?
(1)通過老鄉關係來“套近乎”
同鄉關係屬於較為親密的關係,能夠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使彼此之間比較容易建立信任感。在初次見麵的時候,如果突然得知麵前的陌生人與自己有某種關係,還是使人產生一種驚喜的感覺。所以,在交談時,你不妨利用老鄉的關係來和陌生人“套近乎”,快速地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說不定還能使雙方一見如故。
平時,在與初次見麵的人交談時,我們常常會問:“你是哪裏人?”當知道對方的籍貫之後,如果你對對方說:“我曾經去過那個地方”,對方可能馬上就會對你產生一種親切感,雙方之間的感情距離也就因此大大縮短了。
現在,許多大學裏麵都存在一些老鄉會、同鄉聯誼會等等類似的組織,其目的就是為了通過同鄉關係把同一地方的學生召集、組織起來,達到聯絡感情、加強交流、相互幫助的作用。
從人的心理上來說,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存在一種“排他性”,即對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往往會不自覺地表現出更多的興趣和熱情,而對跟自己無關的事物則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因此,在交談中,利用同鄉關係,就能使雙方意識到彼此的距離其實很“近”,進而就能很容易地縮短彼此之間的感情距離,形成坦誠相談的氣氛。
毛澤東同誌很善於利用這種“套近乎”的技巧。建國以後,在接見民主人士的時候,凡是與他有點同鄉關係的,或者通過師生、故友的關係有些瓜葛的人,往往剛一見著麵,沒說兩三句話,他就會向對方爽直地和盤托出彼此之間絲絲縷縷的關係,說“我們是一家子”,於是,在一陣陣爽朗的笑聲中,會見的氣氛頓時親熱了許多,被接見的民主人士也倍感親切。
(2)以感謝的方式來“套近乎”
一般說來,每個人都會因為他人的感激而感到高興。麵對一個曾在無意之中幫助過你的陌生人,你不妨不失時機地表示感激,這樣一來,不但能夠當麵向對方表示感謝,還能在無形之中拉近彼此之間的感情距離,加深雙方之間的感情。
某大學的外國語學院準備舉辦元旦聯歡晚會。在排練現場,剛剛加入學生會的大一新生劉維需要和正在讀大三的學生會幹部林睿一起負責組織協調工作。劉維和林睿接觸時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開學時就是你幫我安置床鋪的。”“是嗎?”林睿驚喜地說。接著,兩人很快熟悉起來,彼此之間的話題也多了起來。兩人一起很出色地完成了排練現場組織協調工作。作為學生會的“老幹部”,林睿的確幫過不少同學的忙,不過開學之初總是人多事雜,他也記不得了曾經幫過劉維的事情了。而劉維恰到好處地點出了這些,給林睿帶來很大的驚喜,也使兩人之間的感情距離拉近了一層。
(3)通過談論對方的外貌來“套近乎”
其實,每個人最感興趣都是關於自己的話題,尤其是對有關自己相貌的話題,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表現出興趣。在人們初次見麵時,也總會在陌生人的麵孔上尋找自己親朋好友的影子,說“你長得好像某某某……”之類的話。所以,在和陌生人交談時,恰當地用談論對方外貌的方法來“套近乎”就是一種很不錯的交際方式。
善於交際的小張和沉默寡言的小鄧初次見麵時,小張很巧妙地把話題引向這位新朋友的相貌上。“你長得太像我的一個表弟了!我剛才差點把你當成他了!你們倆都是大高個兒,白淨臉,都有一種沉穩的氣質……他也有這麼一件深藍色的西服……你們倆的樣子還真像嘞!”“真的?”小鄧眼裏閃爍著驚喜的光芒。兩個人的話匣子就此打開了。我們不得不佩服小張談話的靈活性。他把小鄧和自己的表弟相提並論,也就等於在無形之中縮短了兩人之間的感情距離;他又在接下來描述兩人的相貌時,順便巧妙地不露痕跡地讚美了對方,因而使這個不喜言談的新朋友也動了心,願意和小張傾心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