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同事不可隨便交心
在單位中,有時同事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往往會互相猜忌,爾虞我詐。身處這種環境,就有如深入敵後孤軍作戰一樣,而孤軍作戰的最高原則就是“保護自己,消滅敵人”。
許多在工作上力爭上遊的人,很注意將對手打倒,卻不善於保護自己,這是不足取的。一方麵要友好競爭,一方麵也要在與人的競爭中保護自己,在勢單力薄的情況下,要夾緊尾巴做人,千萬不要露出有某種野心的樣子,成為眾矢之的。盡管俗話說:“不招人忌是庸人。”但招人忌是蠢材。在積極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時候,最好擺出一副“隻問耕耘,不問收獲”的超然態度。
(2)不要插手別人的“分擔區”
各有各的職責分工,這是一種有序的製度。如果主動幫忙,別人會以為你想搶功勞;如果被請幫忙,一旦被上級領導知道,說不定會對你有看法。互相幫助、鼓勵是件好事,但應當避免多餘的幫助與隨意的插手。
(3)別在同事麵前批評領導
不論多麼值得信賴的同事,當涉及個人利益的時候,朋友也會變成敵人,在同級麵前批評上級領導,或說上級領導壞話,這是自丟把柄給別人的愚蠢做法。
當別的同事批評上級領導時,新領導切不可隨聲附和,可以哼哼哈哈敷衍過去,或岔開話題,不要當“同案犯”。更何況,誰又知道他是否在套你呢?
(4)避免金錢來往
人們通常有一個壞毛病,向人借來的錢很容易忘掉,借給別人的錢,經常記得牢牢的。因此,在錢的問題上,你必須注意五點:
①身邊必須多帶些錢。
②盡量避免向人借錢。
③借出的錢可以不記住,借來的錢千萬要記住。
④假如手頭不方便時,不要參與分攤錢的事。
⑤養成有計劃地使用錢的習慣。
(5)不要馬上安慰被領導當眾責備的同事
當同事在全體同仁麵前公開被責備時,他所受到的傷害是很令人同情的。被罵的人也一定是怒火中燒,痛恨領導在眾人麵前給自己難堪。這種情況下,馬上去安慰他,一定會引起領導的不滿,甚至引火燒身。所以此時說什麼話都不妥當,最好是保持緘默,然後在工作之餘把同事約出去吃頓便飯或進行其他形式的娛樂,轉換一下他的心情。這樣做,既不會引起領導的不快,還可博得同事的信賴。
(6)不要傳播流言
每個單位都會有小道消息和流言蜚語,總有幾個樂於傳播流言的人。新領導麵對各類口舌的原則是:不要加入這個隊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①別人傳播時,一笑置之。
②平時不要打聽單位的機密和同事的隱私。如果不愛打探,隻要有流言出現,他便是第一個不受懷疑的人。
(7)不要頤指氣使
同級領導之間的關係應是平等的,隨便向別的同事發號施令,或作結論性的評價,不但不能提高自己的地位,反而會遭別人怨恨,影響自己的形象,甚至對工作形成不利的威脅。
(8)不可過於張揚
在同事麵前張揚自己的金錢、社會關係、與上級領導的親密關係、受到的獎勵,等等,非常容易遭同事的嫉妒,一些小心眼或嫉妒心強的同事會尋機使壞。因此,新領導受到表彰或與上級關係比較好時,不過分表露,可避免刺激同級的自尊心或虛榮心。
(9)不要拉幫結派
每個單位都有一些或大或小的幫派勢力,如果不慎就會稀裏糊塗地上了“賊船”。新領導盲目地加入某“一夥”,就等於自動地成了另一派的敵人。新領導最好的方法是:弄清單位的各種複雜關係,分析利弊,保持中立,不至於因某一派失利而受損。
(10)切勿自揭底牌
由於同為上級領導服務,同級領導之間的明爭暗鬥難以避免,隨便交出“底牌”,一旦對方處在你的對手位置,他就對你的人事關係,可能選擇的行動了如指掌。
新領導對於單位的元老要特別留意,因為他的工作能力或許不及你,但對單位的了解,對人事之間的微妙關係,則勝出你許多。不要讓他知道太多有關你的資料,包括你的背景、學曆、進修情況,與部門領導的關係及手上工作的進度等。你的底細讓對手知道得越少,他越不敢無端地與你過不去。
新任領導要學會與員工溝通
溝通是現代人使用頻率較高的一個詞彙。可見溝通在聯絡人與人感情上的作用。同樣,溝通在管理上的作用也不可小覷。因此,新任領導必須學會與員工進行順暢溝通。
美國康柏公司總裁謝克仁認為,溝通問題是大企業永遠想解決但永遠也解決不了的問題。他說,三個人就沒有溝通的問題,但是100人、300人、3000人的時候問題就來了。人是最複雜的,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我也有溝通的問題。管3個人、5個人和管30人、50人當然很不一樣,但超過100人差別就不是很大了。三五個人,每天大家都碰在一起,彼此都很了解,這種管理模式50人是一個關口,到50個人時每個人你還都認識,但超過50人時,就沒有辦法全了解了,這時的管理隻有靠一套管理的係統和流程,有了這個係統和流程,管100人和1000人差別就不會太大。他又說,小公司和大公司隻有一個分別,工作流程可以重複做,是大公司;相同的工作每次做得都不一樣,沒有成型的體製是小公司。人數不同,管理的模式不同;人不同,管理的方式也不同。
謝克仁認為,很多人在現實中,不能與人溝通,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有些人自以為自己聰明,就一定要把聰明用上,所以,總不按顯而易見的道理去做。因為在他個人看來,真正的聰明人不是很多,但愚蠢的人也很少,所以,算計和小聰明大家都能看得出來。
IBM公司認為,隻有良好的溝通,才能確保職工的認同感和忠誠,使員工感受到自己是公司的一員,而不隻是依令行事的雇員,這樣才能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自主意識。對上級而言,公司要求深入基層。自華德森起,IBM的領導人就經常深入基層,以親切的態度了解基層員工的願望、不滿和目標,從而提高士氣。對於批評的方式,公司強調確保批評正確,不可亂批評,更不可為了批評而批評。批評之後一定要提出解決辦法,使員工能夠改正,恢複自尊和重建信心。公司還鼓勵員工向上級,直至向公司總裁陳述。這樣,在公司內形成良好的民主氣氛,不僅解決了具體問題,而且增強了團結。公司還設立了意見箱,拓寬溝通渠道,員工對工作有意見和建議,可以通過意見箱與各部門主管直接聯係。通過溝通,使員工確認自己在公司中的價值。對於企業,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員工缺乏工作熱忱,IBM與員工良好的溝通,鼓舞了員工的士氣。
有的公司還會利用各種機會與員工溝通。上海貝爾公司把福利與溝通聯係在一起,極大地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熱情。
上海貝爾公司認為,要真正獲得員工的心,首先要了解員工的所思所想和他們內心的需求。因此,公司的福利政策始終設法去貼切地反映員工變動的需求。總裁謝貝爾說,卓有成效的企業福利需要和員工達成良性的溝通。
該公司員工隊伍的年齡結構平均僅為28歲。大部分員工都麵臨購房置業的問題。在上海房價高的情況下,公司及時推出了無利息購房貸款的福利措施,解決了員工的燃眉之急。而且,在員工工作滿規定期限後,此項貸款可以減半償還。與此同時,公司了解到部分已經有住房員工正在籌劃購置私家轎車時,公司又為這部分員工推出購車的無息專項貸款。這些做法既解決了員工的問題,也使為企業服務多年的資深員工得到回報,同時也加深了員工和公司之間的感情。
該公司認為,在福利方麵缺乏溝通,會造成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下降,也會影響公司對外部人才的吸引力。因此,在上海貝爾,和員工的溝通是公司福利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詳盡的文字資料和各種活動使員工對公司的各項福利耳熟能詳,同時公司也鼓勵員工在親朋好友間宣傳上海貝爾良好的福利待遇。公司在各類場合也是盡力詳盡地介紹公司的福利計劃,使各界人士對上海貝爾優厚的福利待遇有一個充分的了解。
與此同時,上海貝爾還計劃在員工福利的設立方麵加以創新,改變以前員工無權決定自己福利的狀況,給員工一定選擇的餘地,參與到自身福利的設計中來,如將購房和購車專項貸款額度累加合一,員工可以自由選擇是用於購車還是購房。在交通方麵,員工可以自由選擇領取津貼,自己解決上下班交通問題,也可以不領津貼,搭乘公司安排的交通車輛。他們認為,一旦員工有了對自己福利形式的發言權,就會提高工作滿意度和對公司的忠誠度。
英國最大百貨零售集團——馬獅集團,也把與員工的溝通放在首位。該集團“致力發展與員工的良好的人際關係”,從而成為西方管理學界公認的卓越管理典範。
在馬獅集團,領導者必須了解員工的困難並做出反應。管理高層應該知道員工的工作環境和各項福利措施的優劣程度。馬獅集團以福利高而著稱,除了良好的員工分紅製度、醫療保險、退休金製度等一般性的福利措施外,更考慮員工的福利措施。這樣,福利並不單單是福利,它表現出企業對於員工的關心。馬獅集團管理的準則是:尊重所有員工;關心員工的一切問題;全麵和坦誠的雙向溝通;對員工的努力和貢獻做出讚賞和鼓勵;他們得到不斷的訓練和不斷自我發展的機會;最重要的是管理層是與員工站在一起的;他們看到管理高層所宣揚的目標和所付諸實際施行的,其間差異極小。在如此管理下,每個員工都真切地感覺到自己受到公司的尊重。
成與敗有時隻有一步之差。同樣的管理,溝通得好就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反之,就會引起員工的不滿。
善於傾聽員工的聲音
有人說:“在人類所有的行為中,高明的傾聽態度最能夠使人覺得受到重視及肯定自己的價值。”因此當對方坐在你麵前和你說話時,一定要注意傾聽,讓對方感受到你在關注他。
在企業管理中,傾聽員工的心聲,是領導者一個必要的職責,傾聽員工的心聲包括傾聽員工的建議、主張,以及員工的抱怨。而且還要注意傾聽的技巧。
玫琳凱在《玫琳凱談人的管理》一書中談及傾聽的影響時說:“我認為不能聽取部屬的意見,是管理人員最大的疏忽。”
玫琳凱經營的企業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其成功秘訣之一就是她相當重視每一個人的價值,而且很清楚地了解員工真正需要的不是金錢、地位,他們需要的是一位真正能“傾聽”他們意見的領導者。因此,她嚴格要求自己,並且使所有的領導者銘記這條金科玉律:傾聽,是最優先的事,絕對不可輕視傾聽的力量。
很多事實表明,傾聽員工的意見和看法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傾聽不僅使新任領導獲得一些非常有價值的建議,同時這種傾聽也讓對方覺得領導對自己的想法很重視,從而激發他們的創造性和工作熱情。善於傾聽員工的意見也是做到善於用人的一個好方法,因為你的傾聽就表明你對他們才能的充分信任和重視,而沒有一個人是不希望自己受重視的。
在實際工作中,一個好的建議,有創意的想法往往會給部門帶來意想不到的巨大利益。經常讓員工有反饋意見的機會,是成功的領導者一個十分明智的做法。要讓自己的員工清楚地認識到,你不僅允許,而且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張,並且會認真地加以對待。如果你能對不同的意見一直保持寬容的態度,員工們就能比較自由地提出自己的觀點,或是對別人的看法進行發揮。實際上,一個人由於知識的局限性和看法的片麵性,會忽視很多具體的問題。有些情況也許你並不重視,但它卻可能會對實際工作產生深刻的影響。隻有廣泛地聽取別人的意見、看法,並認真地加以分析,才能避免工作中由於疏漏造成的失誤。也隻有這樣,才能鼓勵員工開動腦筋,不斷地思索,積極有效地去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務。
因此,要做一個成功的領導者,你一定要學會關心員工,傾聽員工的聲音,做一個好的聽眾。
注意聆聽員工的心聲,是團結員工,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最有效的辦法。
一個員工如果失去了幹勁或意誌消沉時,是絕對無法執行上司交給他的任務的。這時,你隻要耐心地去聽聽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就會找出事情的症結,從而得到很好的解決辦法。
對待犯錯誤的員工,好的領導者同樣會采用聆聽的辦法,不是一味地去責怪他們,而是給他們解釋的機會。就拿最常見的遲到來說,遲到了一兩分鍾是否應該責罵?一年中偶爾遲到一兩次也要教訓教訓嗎?因太太生病或交通問題而遲到的人,又該如何處置?要處理這種種不同的情況是很難的,搞不好,還會遭致不良的後果。
同時傾聽員工的牢騷和抱怨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麵,作為領導一定不能忽視。領導者不能把員工們的抱怨當做小事一樁,不能把其中的一些抱怨當做幼稚和愚蠢而忽視。這些抱怨對領導者來說或許不成問題,但對員工們卻至為重要,因而不可掉以輕心,漠然視之。
當然,員工並不會因為心存抱怨就憤然提出辭職,但他們會在抱怨無人聽取又無人考慮的情況下辭職。如果事情弄到這一步,就變得很僵了。這時他們感到一種對他們人格的不尊,令他們無法忍受。
從某種意義上說,領導者的一大職責就是聽取抱怨。一個出色的領導者應樂於接受員工的抱怨,如果你一時無空聽他們訴說,也應約一個時間讓他們向你訴說。不要當即反駁員工的怨言,應該讓他們一說為快。
有時候,他們發泄怨言似乎希望你采取什麼行動,而實際上隻要你給他們一對善於傾聽的耳朵,他們就心滿意足了。如果抱怨的對象涉及到另外的員工或其他部門的員工,你必須也聽取另一方的意見,以求問題的公正解決。
作為管理人員,善於傾聽員工發言更是一項尤為重要的技巧。有些最好的領導者往往也是最善於聽人講話的人。有一位銷售經理,對公司的銷售業務毫無詳細的了解,每當經銷人員遇到了問題來征求他的意見時,由於他對業務一無所知,所以,他實在是無可奉告,提不出什麼好建議。盡管如此,但他的傾聽藝術卻非常高明,無論這些人問他什麼,他總是這樣回答:“你覺得呢?你認為怎樣辦最好?”然後,這位員工就會給出一個解決的方案,而他總是會點頭同意。員工會滿意地離開,而且覺得這位領導者真是很不錯,很尊重員工的意見。而員工由於了解實際情況,對問題的解決辦法總是能談個八九不離十,因此問題總是解決得又快又好。
與員工交談時,你必須全神貫注在對方身上,專心致誌地聽對方的話,聽他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還要注意他的動作、手勢、眼神與表情。你要使對方覺得談話的這一刻,隻有你們兩位在這個世界上。相反,如果你的眼神隻顧飄遊不定,你的談話員工會想:“這個家夥根本沒把我放在眼裏。”這位員工自然對你不信任,更談不上員工上下交流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