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傾聽,給予幫助。這意味著領導者要真心幫員工解決一個問題,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不僅要幫助員工把工作做好,還應該關心員工的生活,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幫助解決難題,使之安心工作。

新任領導要注重溝通的技巧

溝通是文化的交流,是情感的共鳴,在價值取向多元化和性格氣質個性化的今天,溝通更需要科學的技巧和正確的方法。對領導者來說,與員工進行溝通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領導者要做出決策就必須從員工那裏得到相關的信息,而信息隻能通過與員工之間的溝通才能獲得;同時,決策要得到實施,又要與員工進行溝通。再好的想法,再有創見的建議,再完善的計劃,離開了與員工的溝通都是無法實現的空中樓閣。

那麼作為一個新上任的領導者,究竟應該怎樣做到有效溝通呢?

(1)提高自身表達能力

無論是口頭交談還是采用書麵交流形式,都要力求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為此,領導者應了解信息接受者即員工的文化水平、經驗和接受能力,根據對方的具體情況來確定自己表達的方式和表達的程度等;選擇準確的詞彙、語氣、標點符號;注意文字邏輯性和條理性,對重要的地方要加上強調性的說明;借助於手勢、動作、表情等來幫助與信息接收者在思想和感情上的溝通,以加深對方的理解,提高溝通的效果。

(2)建立合理溝通體係

企業內部人員眾多、機構複雜、信息流量大,為了使信息能有序地流動,領導者一定要建立穩定合理的溝通體係,以便控製企業內部的橫向及縱向的信息流動,使各部門及員工都有固定的信息來源,該從哪裏得到信息就從哪裏得到信息,該知道什麼就知道什麼。這樣可以規避企業內部流言四起進而擾亂整個企業正常運轉的弊端。

(3)注重反饋

領導者要注重反饋,提倡雙向交流,讓員工重述所獲得的信息或表達他們對信息的理解,從而檢查信息傳遞的準確程度和偏差所在。為此,領導者要善於體察,鼓勵接收者不懂就問,並且注意傾聽反饋意見。沒有反饋,領導者就無法知道接收者是否真正理解了信息。領導者可以通過直接或間接的詢問“測試”員工,以便及時調整陳述方式,使接收者更好地理解信息。反饋方式可以是語言表述,也可以是非言語的,可以從對方的動作、表情等方麵獲得,它們往往是員工潛意識的流露。

(4)注意選擇合適的時機

由於所處的場合、氣氛、雙方的情緒會影響溝通的效果,所以溝通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對於重要的信息,在辦公室會議廳等正規的地方進行交談,有助於雙方集中注意力,從而提高溝通效果;而對於思想上或感情方麵的溝通,則適宜於在比較隨便、輕鬆場合下進行,這樣便於雙方消除隔閡。而且,領導者在溝通時要選擇雙方情緒都比較冷靜的時候,避免不利的情緒影響溝通效果;如果溝通雙方對信息本身都理解,但感情上不願意接受時,領導者身體力行可能是最好的溝通方式。

(5)注重非言語提示

在麵對麵的溝通中,領導者要給予對方合適的表情、動作和態度等非言語提示,並使之與所要表達的信息內容相配合。非言語信息是揭示交流雙方內心世界的窗口,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必須懂得辨別非言語信息的意義,充分利用它來提高溝通效率。這就要求有“手腕”的領導者在溝通時要時刻注意交談的細節問題,不能忽視員工的想法和感受。

? 除此之外,溝通時還要把握細節以疏導溝通障礙。因為,一些員工常常會從領導者和他們的溝通中尋找蛛絲馬跡。如果你疏忽了一些小細節,會影響到員工對領導者對公司以及對工作的想法,會成為和員工溝通的障礙。那麼,作為現代企業的領導者,應該把握哪些溝通細節,來疏導與員工的溝通障礙呢?

1. 充分了解被邀談話者,做好談話計劃。為了有的放矢,首先在談話前必須對被邀談話者的脾氣、態度、經曆、文化等有所了解,要猜想對方對於這次談話的反應,要多從一被邀談話者的角度著想,以很好地控製談話,創造良好的氣氛。還要做好計劃。即,確立談話的主題,並具體列出要傳遞、獲取或交換的信息;安排時間和地點,安排好時間有助於談話過程在時間上進行控製,地點的選擇則影響談話的環境氣氛;發出合適的邀請。邀約會影響被邀談話者的心理,對約談的內容不了解或感到懼怕,約談前的心理必然有不同的狀態,這樣造成對談話效果的影響。

2.確定談話中應有多少"友善"成分。友善能使被邀談話者在心理上縮短和領導者的距離,表不適當的友善,有時會起到奇妙的效果。比如,在批評談話中,被邀談話者有一種防禦心理。如果領導者在適當時候能給他倒杯水,遞支煙,或采取別的什麼形式表示友善,就容易消除他的抵觸感,而使談話能正常進行,達到預期目的。當然,並不是越友善越好,過分的友善連基本原則也不講,那麼就妨礙了談話的目的。因此,不同類型的談話,麵對不同性格的人的談話,友善程度是不一樣的,事先確定好你的原則,在交談的過程中,就容易把握好分寸。

3.製造良好的談話環境。除了布置談話的場所外,還要注意談話的地點,不應有製造緊張氣氛的物品。談話中要盡量不用錄音機或錄像設備,若需使用,要事先說明用途。如有第三者在場,要事先作好介紹,說明他在場的理由。對具有秘密性的談話,盡量選擇人少安靜的地方進行。此外,還應當使談話盡可能不受幹擾。如突然的電話鈴響,或者突然有人推門而入等等,談話的氣氛的創造,是使談話成功的重要技巧之一。

4. 藝術發問,引導談話。發問對於談話相當重要。問題的措辭及發問方式會明顯影響企業領導者所要獲得的信息內容和程度,怎樣有效地發問呢?第一,問句應當清楚簡短,讓對方一聽就明白在問什麼。第二,不要對問句做過多的解釋,否則對方會認為你在低估他的智能。第三,措辭應當配合發問方式,直接性發問應使用明確的措辭,試探性發問則宜使用婉轉的措辭。第四,發問的內容與談話的目的有關,否則容易使談話主題失控。第五,避免暗示對方作不誠實的回答。第六,一個問句不要含幾個問題,否則被問者不知選擇哪個先答,且容易使回答含糊不清。

總之,與員工溝通時,領導者要注意許多細節,例如,要力求避免采取自鳴得意、命令、訓斥、使役下級的口吻說話,而是要放下架子,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對待下級。注意不到這些細節問題,便會使在領導者與員工之間造成溝通障礙,使溝通難以進行,甚至還會傷害彼此的感情,影響工作的進展。而如果留意到了這些細微環節,才能在無意中消除領導者與員工之間的隔閡。

與不善交談的員工談心溝通

很多領導者都遇到過“悶葫蘆型”的員工。他們埋頭工作,不愛說話,缺乏主見,從來不向他人透漏自己的想法。領導者遇到這種員工往往會感到壓抑和沉悶,尤其對於那些具有外向型性格的領導者來說,這些員工非常難以溝通。

小王在初入職場的時候,就曾經聽前輩說過,要在單位裏站穩腳跟,首先要保持謙虛的態度,按照上司的要求努力完成手頭上的工作就行了,其他的事情盡量少管,以免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對於過來者的建議,剛剛開始職業生涯的小王深信不疑地采納了。這對於性格本來比較內向的他而言,保持一定的沉默比在同事和上司麵前表現和炫耀自己的能力,讓他覺得更容易接受。於是,在會議以及活動策劃方麵,小王大多時候都保持沉默,即使領導者問他有什麼觀點和想法,他也笑而不語,或者用“我沒什麼意見”、“您的看法我完全讚成”等話來搪塞。

在這些觀點的影響下,他的工作開展起來還算順利。然而,漸漸地,小王發現,在一些項目的推廣上,領導也不再了解小王的看法,便直接就把任務交給他的同事負責了。眼看著在單位裏工作也快將近兩年了,與他一同上崗的同事,或跳槽,或晉升,而自己的職業發展仍然在原來的水平線上。

對“悶葫蘆”型的員工而言,最大的問題不是領導者不去溝通,而是員工自身的性情所造成的溝通障礙。他們的沉默不語,往往是領導者最頭痛的事。但這不應當成為領導者退縮的理由,你應當使他們開口說話,道出其內心思想。這不僅關係到員工的個人發展問題,也關係到你能否充分利用其才能的問題。

這類員工雖然不愛說話,但也有很多的優點,他們能夠穩定地保持原則,耐心地忍受惹是生非的人;能夠平靜地聆聽別人說話,具有天賦的協調能力,善於把相反的力量融合;恪盡職守、善於傾聽;有安慰受傷者的同情心;在周圍其他人都惶恐不安的時候保持頭腦冷靜,總是充滿信心地去生活,去工作,甚至對手都找不著他的把柄。

可見,領導者如果對這類員工棄而不問,對組織來說,就是一種人力資源的浪費,因此,身為新任領導,千萬不能像上麵這個故事中的領導者一樣,對“悶葫蘆型”的員工不予理睬。

那麼,新任領導應該如何打開那些“悶葫蘆型”員工的嘴巴呢?

1.尊重對方的性格特點。領導者要意識到,每一種性格都具有優點和缺點,沒有優劣之分,不能因為對方具有這種“不受人歡迎”的性格而對其進行排斥。

2.給予其適當的耐心與熱情。過分熱情往往會招致這些員工的反感,因為他們並不是外向的人,並不適應這種管理方式。同時,在與他們溝通的時候,盡量少用鼓勵的方法,少用開放式的問題與他們溝通。

3.從興趣談起。興趣,是人在情感意誌等個性品質作用下對某種事物產生熱愛、追求以及創造性活動的傾向。當你以他的興趣作為交談話題時,就能較敏銳地觸動他心靈的“熱點”,進而達到心理相容和語言的共鳴。

所以,領導者應該盡力與這些員工找共同點,例如,是否喜歡上網、看書、運動、逛街等,投其所好,與他們拉近距離。

4.從煩惱談起。“悶葫蘆”型員工大都具有較明顯的“閉鎖心理”,他們既苦於無人知曉自己的心事,又不情願讓人真正知曉自己的心事。所以,當我們對他的煩惱給予理解,並熱情幫助他解脫時,他往往就會同你攀談起來。首先多問封閉式問題,不造成壓力,然後試著問一些開放式問題,並做到以聽為主;不能經常追問對方對事的看法,以免引起這類員工的厭煩。

5.以新鮮的活動來感染員工。領導者可以經常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在非工作場合讓這些員工投入到全體員工之中,讓他們在這些新鮮的活動中感染熱情。這種方法也許會起到改變他們性格的作用。

6.培訓其掌握說出自己感受的技巧。領導者應該有意識地讓他們參加一些談話的訓練課程,培訓中會教一些說出自己感受的方法,談話的技巧等。通過這樣的課程,使他們不善於表達的缺點得到改善。

新任領導必須掌握的溝通禁忌

良好的口才可以助您事業成功,良性的溝通可以改變您的人生。所以,新任領導與人交流時,要注意管好自己的口,用好自己的嘴,要知道什麼話應該說,什麼話不應該講,避免踏入溝通雷區。

新任領導在與他人溝通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十種禁忌:

1.出現爭辯時,不要把人家逼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當將要陷入頂撞式的辯論漩渦之中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繞開它。針鋒相對,咄咄逼人的爭辯不能服人心。被你的雄辯逼迫得無話可說的人,肚子裏常會生出滿腹牢騷、一腔怨言。不要指望僅僅以搖唇鼓舌的口頭之爭,便可改變對方已有的思想和成見。你爭勝好鬥,堅持爭論到最後一句話,雖可獲得表演勝利的自我滿足感,但並不可能令對立方產生好感,所以在交談中,必須堅持“求同存異”的原則,不必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

2.不要說大話,過於賣弄自己

誇口、說大話、“吹牛皮”者,常常是外強中幹,其目的隻不過是為了引起大家對他的關注,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朋友、同事相處,貴在講信用。不能辦到的事,胡亂吹噓會給人以巧言令色,華而不實之感。

過於賣弄自己,顯示自己多麼有才華,知識多麼淵博,對方會覺得相形見絀,感到難堪,這也不利於雙方的交往。

3.不要喋喋不休地訴苦,發牢騷

內心有痛苦、積怨、煩惱、委屈,雖需要找人訴說,但不能隨便地在不太熟悉的、不太親密的人麵前傾訴。一是對方可能沒有多大興趣;二是不了解你的實際情況,很難產生同情心;三是可能誤解你本身有毛病、有缺點,所以才有這麼多的麻煩。你的發揮若招致對方的厭倦,就極為不妙了。所以,要保持心理上的鎮定,控製自己,力爭同任何人的談話都有實際意義。

4.在朋友失意時。不要談自己的得意事

處在得意日,莫忘失意時。朋友向你表露失落感,傾吐心腹事,本意是想得到同情和安慰。你若無意中把自己的自滿自得同朋友的倒黴、失意相對比,無形中會刺激對方的自尊,他也許會認為你是在嘲笑他的無能,這樣的誤會很難消除,所以講話千萬要慎重。

5.不要用訓斥的口吻

朋友、同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不能自以為是,居高臨下,唯我獨尊。盛氣淩人的訓斥會刺傷對方的自尊心。這種習性將使你成為孤家寡人。人類有一種共同的個性,沒有誰喜歡接受別人的命令和訓斥。不要自以為是,應讓別人保住麵子。

6.不要揚人隱私

任何人都有隱私,在心靈深處,都有一塊不希望被人侵犯的領地。現代人極為強調隱私權。朋友出於信任,把內心的秘密告訴你,這是你的榮幸。但是你若不能保守秘密,則會使朋友傷心,同事怨恨。隱私是人的心靈深處最敏感、最易激怒、最易刺痛的角落。當麵或背後都應回避這類話題。

7.交談時,不要伴隨一些不禮貌的動作

為尊重對方,必須保持端莊的談話姿態。抖腿、挖鼻孔、哈欠連天等都是不禮貌的。尤其不要一直牢牢地盯住別人的眼睛,這會使對方覺得窘迫不安;也不要居高俯視,這會給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覺;不要目光亂掃,東張西單,這會使對方覺得你漫不經心或別有他圖。

8.不要隻關注一個人

在和三人以上的多人交談時,不能隻關注一個人而冷落旁人。最好是一個話題喚起大家的興趣,令眾人都發表見解。

9.不要中間把話題岔開或轉開

話題被打斷,會讓對方產生不滿或懷疑的心理。或者認為你不識時務,水平低,見識淺;或者認為你討厭、反感這類活題;或者認為你不尊重人,沒有修養。如此,雙方便無法建立起親密的關係。

10.不要滔滔不絕地談對方生疏的、不懂的話題

你所熟悉的專門的學問,對方不懂,也沒有興趣,就請免開尊口,滔滔不絕地介紹這方麵的內容,對方會產生錯覺。或認為你很迂腐,或認為你在賣弄,或覺得你是在有意使他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