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2 / 3)

頸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忽然將筆鋒一轉,把前麵淡淡的傷離情緒一筆蕩開,轉而去寬慰那即將遠行的友人,從離愁中跳出來,一反“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的傳統腔調。詩人設想兩人分別後:隻要我們聲息相通,即使遠隔天涯,也猶如近在咫尺。這與一般的送別詩情調不同,含義極為深刻,既表現了詩人樂觀寬廣的胸襟和對友人的真摯情誼,也道出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界限的哲理,給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這是對杜少府的安慰,同時也有點自我安慰。對杜少府來說,你遠去蜀中,不要感到寂寞,還有知己朋友在這裏,不因距離遠而就此疏淡。對自己來說,像杜少府這樣的知己朋友,縱然現在遠去蜀中,也好像仍在長安時時見麵一樣。這兩句詩並非王勃的創造,詩人化用曹植《贈白馬王彪》詩中“丈夫誌四海,萬裏猶比鄰”,他利用“萬裏猶比鄰”這個概念,配上“海內存知己”,詩意就與曹植不同。用樸素無華的詩句,寫出由衷的樂觀開朗的情調。推陳出新、對句精工,使詩歌的境界從狹小轉為宏大,情調從淒惻轉為豪邁,因而成為千古不朽的名句。

尾聯“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承接上聯意緒,再推進一層,勸慰友人作結:不要在分手的歧路上因離別而悲傷,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樣地別淚沾巾,點出題麵上的那個“送”字。“歧路”指分手的岔路口,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處分手,所以往往把臨別稱為“臨歧”;“沾巾”是落淚濕透佩巾;“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八字和前半篇呼應,表示有離愁;“無為”兩字則與頸聯呼應,表示應該擺脫離愁。作者在臨別時勸慰杜少府說:隻要彼此了解,心心相連,那麼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遠隔千山萬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鄰一樣近嗎可不要在臨別之時哭鼻子、抹眼淚,像一般小兒女那樣,為離別淚濕衣巾,而要心胸豁達,坦然麵對。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樣,足見情深意長,同時,全詩氣氛變悲涼為豪放。詩人如此情真意切的勸慰,杜少府一定會破涕為笑,滿懷信心地踏上新的旅程吧!詩歌的創作方法,往往用形象性的具體語詞來代替抽象概念。人哭了就要用手帕(巾)拭眼淚,於是“沾巾”就可以用來代替哭泣。這種字眼叫做“代詞”或“代語”。運用代語對尋找韻腳有很大的方便。

樸素無華是這首詩語言上最鮮明的特色。從齊梁到初唐,浮華豔麗的詩風一直占據著詩壇的統治地位。王勃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等人扭轉了齊梁詩風,為詩歌創作開創了新的風氣。王、楊、盧、駱,“以文章名天下”,稱“初唐四傑”,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杜甫在《戲為六絕句》裏說:“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說那些嗤笑“四傑”的人隻能“身與名俱滅”,而“四傑”卻像萬古長流的江河,他們的美名永遠不會泯滅。杜甫對“四傑”的推崇是一點也不過分的。就拿這首詩來說吧,並不堆砌辭藻和典故,隻是用質樸的語言,抒寫壯闊的胸襟。但在質樸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語中又包含著對友人的體貼,絕不是一覽無餘、索然寡味。詩人本來是要勸慰杜少府的,勸他不要過於感傷。但並不是一上來就勸他,而是先用環境的描寫襯托惜別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樣的宦遊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種離開親友遠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說,山高水遠並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溝通,“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遂成為全篇的警策。直到最後才勸他不要在分手的時候過於悲傷。這樣寫來多麼委婉!杜少府一定會感到親切,他那點纏綿悱惻的感情也一定可以排解開了。

全詩語句精煉,音韻和諧,關照周到而過渡自然,四聯均緊扣“離別”起承轉合,詩中的離情別意及友情,既得到了展現,又具有深刻的哲理、開闊的意境、高昂的格調,充分顯示了詩人橫溢的才情,體現了詩人樂觀豪邁的生命本色,展現出了積極奮發的時代精神。本詩也因此而成為古代送別詩中的上品,膾炙人口,特別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至今還常被人們引用。

從軍行①

楊炯

烽火照西京②,心中自不平③。

牙璋④辭鳳闕⑤,鐵騎⑥繞龍城⑦。

雪暗凋⑧旗畫⑨,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⑩,勝作一書生。

【作者簡介】

楊炯(650~693),華陰(今陝西華陰)人,排行七。高宗顯慶六年(661),被舉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書郎,為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後為婺州盈川令,世稱楊盈川。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擅長五律,語言精麗嚴整,風格警勁弘放。其描寫邊塞征戰的詩篇,更顯得雄健激揚。有《盈川集》。《全唐詩》存詩一卷。

【注釋】

①從軍行: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平調曲》,多以軍旅戰爭之事為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