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信號。從邊境到內地,沿途高築烽火台,有敵情就在台上點火示警,根據敵情之緩急,逐級增加烽火的炬數。照西京:是說報警的烽火已經照達西京(長安),表明敵情嚴重。
③不平:難以平靜。
④牙璋:調兵的符信,分兩塊,合處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別掌握在朝廷與和主將手中,調兵時以此為憑。
⑤鳳闕:指長安宮闕。
⑥鐵騎:精銳的騎兵,指唐軍。
⑦龍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敵方要地。
⑧凋:此處意為“使脫色”。
⑨旗畫:軍旗上的彩畫。
⑩百夫長:泛指下級軍官。
【譯詩】
報警的烽火照亮了西京,戰士們的心懷個個都不能夠平靜。調兵的符令剛剛出了宮門,將軍的騎士就已經直搗龍城。暴雪攪得昏天暗地,使軍旗也褪去了彩色,狂風襲來,裏麵夾裹著雷霆般的鼓聲。我羨慕那些百夫長,寧願像他們一樣衝鋒陷陣,也強似守著筆硯做個書生。
【賞析】
《從軍行》是漢魏流傳下來的樂府歌曲,是樂府曲辭。而這首五言律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鬥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
首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意思是說,邊境上有敵人來犯,警報已傳遞到長安,使我心中起伏不平,表現了一個書生在邊火燃燒時的愛國熱忱。詩人並不直接說明軍情緊急,卻說“烽火照西京”,從景入手,即景生情,直抒“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豪情壯誌。著一“照”字,渲染了邊情緊急、緊張的氣氛。正是在這樣緊急時刻,作為一介書生的“我”也“自不平”起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不願再把青春年華消磨在筆硯之間。一個“自”字,表現了書生那種由衷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開頭二句交代了整個事件展開的背景。
頷聯“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寫主帥率軍辭別京城,奔赴前線作戰,以排山倒海之勢包圍敵國城堡的過程。龍城,匈奴祭祀天地祖先鬼神的地方,為匈奴的政治中心,地位重要,唐人詩中常用龍城指敵人的巢穴。一個“辭”字,顯出奉旨率師遠征者的嚴肅莊重;一個“繞”字,顯見鐵騎威力無窮,把敵兵團團包圍。龍城為匈奴名城,此處指敵軍要塞。這裏,詩人用“牙璋”、“鳳闕”兩詞,顯得典雅、穩重,既說明出征將士懷有崇高的使命,又顯示出師場麵的隆重和莊嚴。“鐵騎”、“龍城”相對,渲染出龍爭虎鬥的戰爭氣氛。
頸聯“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緊緊接頷聯開始寫戰鬥,詩人卻沒有從正麵著筆,而是通過景物描寫進行烘托。詩人抓住了隆冬自然界的主要表象“雪”、“風”兩者,刻畫兩軍對峙時的緊張場麵。上句寫視覺:大雪紛飛中戰旗到處翻舞;下句寫聽覺:風聲狂吼中夾雜著進軍的戰鼓聲。兩句詩,有聲有色,各臻其妙。聲與色配合暗示鏖戰方酣,詩人別具機抒,以象征軍隊的“旗”和“鼓”,表現出征將士冒雪同敵人搏鬥的堅強無畏精神和在戰鼓聲激勵下奮勇殺敵的悲壯激烈場麵。使讀者仿佛置身於古戰場上,與將士們同享戰爭的苦與樂。這兩句詩既是寫景,也暗含了戰事的緊張。這兩句也是對仗工整,可謂珠聯璧合。在戰場上為國殺敵立功,實現了詩人建功立業的理想。
尾聯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作結,表達了初唐廣大知識分子為國建功立業的共同心願。前六句是詩人想象中從軍邊關殺敵的情景,後兩句回到了現實。寧可做一位帶領百名士兵的下級軍官,也比做一個隻會舞文弄墨的書生強。直接抒發從戎書生保邊衛國的壯誌豪情。艱苦激烈的戰鬥,更增添了他對這種不平凡的生活的熱愛,他寧願馳騁沙場,為保衛邊疆而戰,也不願作置身書齋的書生。古人崇尚武功,希望立功邊境,報國殺敵。人們一方麵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另一方麵又認為“百無一用是書生”。東漢班超說:“大丈夫無它誌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硯)間乎”於是他投筆從戎,奉命出使西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最終青史留名。
這首短詩,寫出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的全過程。詩采取了跳躍式的結構,從一個典型場景跳到另一個典型場景,跳躍式地發展前進。布局精當,脈絡分明,跌宕有致。烽火引起詩人內心的波濤;進而從軍告別京城,投奔沙場與敵鏖戰;最後以自豪的口吻表達立功塞外的壯誌。詩人善於選擇意象,精心營構典型場景。這首詩時間跨度大,而字數甚少,因此需要從嚴選取代表性強、信息量大的事物納入詩章。例如“牙璋”、“鐵騎”、“鼓聲”為古代戰事所必有;“鳳闕”、“龍城”象征敵我雙方;“雪”、“風”為自然現象中最能說明氣候狀況的,也能反襯將士們的堅強決心。同時,意象的跳躍性,又帶來了意境的朦朧性和多義性,產生特殊的詩美。楊炯這首詩無論題材和風格,都突破了六朝以降的綺靡柔媚之風,而上承建安的蒼勁雄健詩風,擴大了創作主體的視野。對仗也已臻完善,不僅頷聯頸聯,連尾聯也整齊對仗。不愧是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