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2 / 3)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首聯寫應邀赴約。這一開頭就像是一則家庭生活記事:朋友殺了家中自養的雞,煮了可口的黃米飯,以儉樸的“雞黍”之宴邀請詩人前去做客,而詩人則是一“邀”就“至”。文字上毫無渲染,招之即來,簡單而隨便。正是這種不講虛禮和排場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為對方敞開。通過“雞黍”這樣具體細致的事物描寫,點出了田家生活的情景和朋友之間的淳真友誼。所以開頭兩句不僅表現了田家特有的淳樸風味和樸實的農家氣氛,而且也揭示出詩人與故人之間的親密關係。這個開頭,不是很著力,平靜而自然,但對於將要展開的生活內容來說,卻是極好的導入,顯示了氣氛特征,又有待下文進一步豐富、發展。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頷聯寫訪友途中見故人莊的景色。詩人緩步徐行,顧盼之間竟是這樣一種清新愉悅的感受:隻見成排的綠樹環繞著村莊,青翠的山嶺斜立在城外。田園風光清新如畫,而詩人快愜舒暢的感情也在景物描繪中自然流露出來。在取景布景方麵,兩句采用由近及遠的手法。近處,連接成片的樹木呈現一片蔥綠;遠處,春筍般矗立的山嶺現出淡淡身影。綠樹掩映下的村莊近景,與城郭依依相伴的青山遠景,層次分明,濃淡有致,相映成趣,顯示出一種和諧而單純的農村美景。這兩句上句漫收近境,綠樹環抱,顯得自成一統,別有天地;下句輕宕筆鋒,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則又讓村莊不顯得孤獨,並展示了一片開闊的遠景。故人的這個村莊雖然坐落平疇而又遙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靜而絕不冷奧孤僻。這兩句是全詩的靈魂,詩人讚美了農家幽靜的環境,表現出自己極其恬適的心情,思想感情與藝術形象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合”“斜”二字使村邊的綠樹和郭外的青山產生了生動的姿態,這農村圖景猶如一幅風格淡遠的水彩畫,曆曆在目,把讀者帶入恬靜而秀美的藝術境界中。這兩個字的使用真可以說是一字一景,表現力極強。

“開軒麵場圃,把酒話桑麻”。頸聯寫與故人飲酒暢談的情景。這兩句意為,打開窗戶,正好對著一片打穀場和幾畦菜地,在綠陰環抱之中,又給人以寬敞、舒展的感覺。兩人一邊喝酒,一邊閑話著農事安排,話桑麻,就更讓讀者感到是田園。這裏“開軒”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經意地寫入詩的,但上麵兩句寫的是村莊的外景,此處敘述人在屋裏飲酒交談,軒窗一開,就讓外景映入了戶內,更給人以心曠神怡之感。“開軒”二字,由上聯對村莊外景的描繪,轉到對屋內歡晤的敘述,即由田園的自然美轉寫到田家的生活美。讀著這兩句,不僅能領略到更強烈的農村風味、勞動生產的氣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場圃上的泥土味,看到莊稼的成長和收獲,乃至地區和季節的特征。我們眼前仿佛呈現打穀場上攤曬著的金色稻穀和菜園中翠綠的菜蔬,耳畔仿佛傳來賓主共話桑麻的歡聲笑語。這兩句寫得非常樸素切實。但細讀起來,真不知裏麵包含了多少話語和多麼廣泛的農家事物。詩人對田園生活的關心和對朋友深情厚意地流露,使心情與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們說,此情此景,自然使詩人忘卻了個人的榮辱得失,官場的爾虞我詐。所以這兩句不僅是敘述賓主的飲酒晤談,而且也表露著詩人徜徉於田園,醉心於隱逸的生活情趣。這兩句和前兩句的結合,綠樹、青山、村舍、場圃、桑麻和諧地打成一片,構成一幅優美寧靜的田園風景畫,而賓主的歡笑和關於桑麻的話語,都仿佛縈繞在讀者耳邊。它不同於純乎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會的現實色彩。在前四句的基礎上,這兩句把田家古風淳樸的生活環境表現得更加具體,把朋友歡聚時的歡樂氣氛渲染得更為濃鬱。於是,在這樣一個天地裏,這位曾經慨歎過“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詩人,不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卻了,就連隱居中孤獨抑鬱的情緒也丟開了。從他對青山綠樹的顧盼、與朋友對酒而共話桑麻中可以看出,他的思緒舒展了,甚至連他的舉措都靈活自在了。農莊的環境和氣氛,在這裏顯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有幾分皈依了。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尾聯寫詩人的告別之語。孟浩然深深為農莊生活所吸引,於是臨走時,直率地表示,等到秋高氣爽的重陽節那天,我還要再來觀賞菊花,和你重聚。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登高、賞菊。古人有重陽飲酒賞菊的風俗,而且這天又是親人團聚、朋友相會的佳節。詩人主動提出重陽再會,在一般人看來似乎過於直言不諱了,然而正是不邀自來的預約,才把故人相待的熱情,自己做客的愉快,以及朋友之間融洽親密的感情和盤托出。“就”,親近。原義是接近、靠近。這裏有不邀自來的意思。為什麼還要來呢當然是詩人對農村田園生活的喜愛和對老朋友的熱情款待難於忘情,是分不開的。結句的抒寫正合於前幾句的思想感情,並用“重陽”和“菊花”把這種感情更加深化了。“再”字也突出表現了難以忘懷的思想感情。結尾兩句寫的是臨別時講的話。臨別而有後約,可見此次訪問所見農家風光和友人的真情,已經深深地吸引了詩人。所以這結尾寫的雖是將來之約,但表現的卻是眼下的情感,是那種自然的、樸素的、真率的忘懷名利的胸襟。

讀完這首田園詩,我們感到它就像一幅農村風物畫,生活氣息是濃厚的。在詩人筆下,田園風光是那麼秀美可愛,農村生活是那麼寧靜淳樸,生活田家特有的淳樸風味,那裏的人們又是那麼恬然自適。這中間,固然有封建文人缺乏勞動生活的局限,但詩人確實是在田園中找到了人生的樂趣,這就使得他在盡情歌唱美麗的田園風光和淳樸的田家生活的同時,把自己熱愛田園生活,珍惜人間友誼,追求理想中的社會美的真實感情滲透到字裏行間,並以忘懷名利的超曠怡悅之情蘊藏其中,所以我們讀後感到興會自然,情味雋永,親切感人,並獲得曆久難忘的印象。

一個普通的農莊,一回雞黍飯的普通款待,被表現得這樣富有詩意。全詩采用白描的手法,不飾雕琢,描寫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頭語,景物清新秀麗,情意真摯深厚,描述的層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筆筆都顯得很輕鬆,連律詩的形式也變得自由和靈便了。全詩語言明白曉暢,行文從容自在。雖是律詩,卻不見熔煉詞句的痕跡,不以鍛鑄奇情異彩的警句見長。他把藝術美深深地融入整個詩作的血肉之中,顯得自然天成。這首詩究竟哪一句寫的特別精彩,很難說。這種不炫奇獵異,不賣弄技巧,也不光靠一兩個精心製作的句子去支撐門麵,是藝術水平高超的表現。譬如一位美人,她的美是通體上下,整個兒的,不是由於某一部位特別動人。她並不靠搔首弄姿,而是由於一種天然的顏色和氣韻使人驚歎。正是因為有真彩內映,所以出語灑落,渾然省淨,使全詩從“淡抹”中顯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濃飾盛妝”了。詩人完全憑借著極為平常的敘述,自然流露出深厚的情味。更值得稱道的是,這首詩在質樸無華的外衣下,卻蘊藏著深厚純美的內涵。如寫故人邀請卻能表現農村風氣的淳樸,寫把酒暢談卻能反映對田家生活的恬然自樂。這種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風格,與作者描寫的對象——樸實的農家田園和諧一致,表現了形式對內容的高度適應,恬淡親切卻又不是平淺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蘊藏著深厚的情味。一方麵固然是每個句子都幾乎不見費力錘煉的痕跡,另一方麵每個句子又都不曾顯得薄弱。所以清人黃生說此詩“淺之至而深,淡之至而濃。”(《唐詩摘抄》)近人聞一多說“孟浩然不是將詩緊緊築在一聯或一句裏,而是將它衝淡了,平均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見詩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詩。”看似平淡而詩味醇厚,讀了這首《過故人莊》,我們對孟詩的“淡而濃”這一特點是會有所體會的。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①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②,涵虛混太清③。

氣蒸雲夢澤④,波撼⑤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⑥,端居恥聖明⑦。

坐觀垂釣者⑧,徒有羨魚情⑨。

【作者簡介】

孟浩然,見《過故人莊》。

【注釋】

①詩題一作《臨洞庭湖贈張丞相》。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長江南岸。張丞相:一說為張九齡,一說為張說。

②湖水平:八月長江水漲,湖水彌漫,與岸齊平。平:此指秋日湖水上升,水麵與岸齊平。

③涵:包涵,包容。虛:虛空,即天空。太清:道家稱天為太清。

④氣蒸:水蒸氣蒸騰。雲夢澤:即古代雲、夢二澤。雲澤在江北,夢澤在江南,後多數淤成了陸地。此指洞庭湖。

⑤撼:撼動。此為拍擊之意。

⑥欲濟:想度過(洞庭湖)。濟:渡。楫:船槳。

⑦端居:指隱居。因為上有見解高明之君而不去為國效力,感覺有愧,故曰”恥”。聖明:指升平時代。古人皆認為皇帝聖明則天下太平。

⑧垂釣者:釣魚的人。

⑨羨魚情:比方本身有出仕的心願。這意思是但願獲患上張九齡的援引。《淮南子說林訓》:”臨淵羨魚,不若歸家織網。”又《漢書董仲舒傳》;”昔人有言曰,臨淵羨魚,不比退而結網。”

【譯詩】

八月的洞庭湖水漲得平平滿滿,浩瀚的湖麵與天渾然一體。蒸騰的水氣籠罩著廣闊的雲夢二澤,湖中的波濤拍擊著堅固的嶽陽古城。我想出仕無人援引,猶如想渡湖卻沒有舟楫一樣,在這聖明之世置閑真使我慚愧不已。閑坐在岸邊觀看別人辛勤臨河垂釣,隻能白白羨慕別人得魚成功。

【賞析】

這是一首幹謁詩。幹謁,顧名思義,古人為求顯聲揚名或經世致用而求見達官顯貴,希望他們能夠賞識自己,薦舉自己或重用自己。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遊長安,寫了這首詩贈當時在相位的張九齡,目的是想得到張的賞識和器重。這首詩寫得情采飛揚,不卑不亢,點到為止,含而不露,實為幹謁詩的精品。

首聯以望洞庭起興,寫洞庭湖秋水盛漲,與岸齊平,水天相接的壯闊景象。八月秋高氣爽,浩闊無垠的湖水輕盈蕩漾,煙波飄渺。遠眺碧水藍天,上下渾然。一個“平”字,描繪了洞庭湖湖麵浩瀚,秋水湯湯,幾乎與湖岸平接。一個“混”字寫盡了“秋水共長天一色”的雄渾壯觀,表現了一種汪洋恣肆、海納百川的意境。開頭兩句,寫出了洞庭湖極開朗也極涵渾,汪洋浩闊,與天相接,氣勢雄渾。

頷聯實寫湖,描寫湖水聲勢。寫雲夢澤水汽蒸騰,嶽陽城受到洞庭湖波濤的搖撼。這是寫洞庭湖景色的名句。句式對仗工整,意境靈動飛揚,表現出大氣磅礴的氣勢。一個“蒸”字寫出了雲蒸霞蔚、龍騰虎躍、萬馬奔馳之勢;一個“撼”字,筆力千鈞,如同巨瀾飛動、“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場景,然而,“嶽陽城”又被壯闊的湖水所擁抱。前句寫出湖的深厚雄渾。雲夢,古代大澤名,在古荊州,範圍比今天的洞庭湖要大。洞庭湖上煙波浩渺,雲汽蒸騰,仿佛廣大的沼澤地帶,都受到了湖的滋養哺育。後句把“波撼”兩字放在“嶽陽城”上,襯托湖的澎湃動蕩,也極為有力。這兩句動靜結合,更凸顯湖的澎湃動蕩,氣勢磅礴。寫洞庭湖不僅廣大,而且還充滿活力。這使讀者比物聯類:一座古城與浩淼的湖水相比尚且如此渺小,更何況是一個人的力量。如果沒有湖的涵養、滋潤,就不會有百草豐茂、萬樹花開的美景。這裏妙筆生花,一語驚人,是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