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嶽①
杜甫
岱宗②夫如何齊魯青未了③。
造化鍾神秀④,陰陽割⑤昏曉。
蕩胸⑥生曾雲⑦,決眥入歸鳥⑧。
會當⑨淩⑩絕頂,一覽眾山小。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陽(今湖北襄樊),出生於鞏縣(今屬河南),自稱“少陵野老”。又稱杜工部。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曆史過程,被稱為“詩史”。他集詩歌藝術之大成,是繼往開來的偉大現實主義詩人,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被後世詩家尊為“詩聖”。有《杜工部集》。
【注釋】
①此詩是杜甫二十四五歲漫遊齊趙(今屬山東、河北一帶)期間的詩作。《望嶽》詩共三首,分詠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此為第一首。
②岱宗:泰山別名岱山,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
③齊魯:古代二國名,這裏泛指山東一帶地區。青:山色。未了:不盡。
④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鍾:聚集。神秀:指山勢景象秀美而有靈氣。
⑤陰陽:陰指山北(水南),陽指山南(水北)。割:劃分,區分。此句是說泰山很高,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⑥蕩胸:心胸激蕩,胸襟開闊。
⑦曾雲:雲氣層層疊疊,變化萬千。曾:通“層”。
⑧決眥:形容極力張大眼睛遠望,眼眶像要決裂開了。決:裂開,此指張大。眥:眼眶。入歸鳥;目光追隨歸鳥。入:受到眼裏,即看到。
⑨會當:終究要,一定要。
⑩淩:登上。
【譯詩】
五嶽之首泰山的景象怎麼樣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由於大自然的偏愛,給了這兒神奇秀麗的景色,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為一明一暗兩部分。層層雲氣升騰,使人心胸蕩然,極力張大眼睛把飛鳥歸山映入眼簾。我一定要登上那泰山的頂峰,那時俯瞰群山該會是多麼渺小!
【賞析】
本詩是作者現存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年輕的詩人科舉不第後遊曆齊趙,到了泰山腳下,但並未登山,所以詩題叫作“望嶽”。詩篇描繪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詩人向往登上絕頂的壯誌,表現了一種敢於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極富哲理性。在這首詩中,你見不到任何科舉失敗後的消極頹唐情緒,它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一種偉人般的氣魄與情懷。
首聯寫作者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摩勁和驚歎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夫”,常用於古文的句首,是個虛字,沒有實在意義。這裏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別致。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為什麼不說“夫岱宗如何”呢不是不可,而是這不符合詩的節奏。“齊魯青未了”是經過一番揣摩後得出的答案,真是驚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說泰山高,也不是像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刺雲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裏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詩人別出心裁,以“齊魯青未了”來烘托泰山的高大雄偉,雖未明言,而泰山高大雄偉的形象已見於人們腦海。它生動地展現了泰山山脈連綿不斷的形象,同時也有看不盡、道不完的意思。一問一答之間,流露出詩人望嶽時內心的激動和對泰山的仰慕讚美之情。劉辰翁評:“隻五字雄蓋一世。”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集》評論這後五個字“已盡泰山”,施補華《峴傭說詩》說,這五個字“囊括數千裏,可謂雄闊”。
頷聯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腳。“神”,“秀”,是詩人望嶽產生的強烈感受。但泰山之神秀,豈是一言能盡與其說“泰山何神秀”,不如說“造化鍾神秀”,後者更見功力。一個“鍾”字本是聚集或集中之意,但用在此處,既賦予了“造化”人的思想感情,將大自然寫得極富情意,又包含了對泰山和對大自然的讚美。大自然似乎對泰山情有獨鍾,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高高的山峰,把泰山南北分割成一邊亮,一邊暗,就好像一邊是黃昏,一邊是晨曉。所以說“割昏曉”。“割”本是個普通字,但用在這裏,恰當地描繪了泰山的奇險。由此可見,詩人杜甫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作風,在他的青年時期就已養成。
頸聯是寫細望。詩人抓住層雲生、歸鳥入這兩個細節,寫自己望嶽時“蕩胸”“決眥”的感受,很真切。“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是由於泰山的高遠,才顯得飛鳥是那麼的微小。所以,詩人要睜大雙眼,因長時間目不轉睛地望著,甚至將眼角都要瞪裂了,才能看見飛鳥由近及遠的隱入山林。也有人說,這兩句實際是暗藏了詩人的遠大誌向,抑或對現實的悲觀失望!試想:在雲氣升騰的泰山之間,遠眺飛鳥隱沒,想到自己貢舉落榜,詩人會是怎樣的心情劉勰說過:“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詩人目睹泰山的壯美而情懷滿腔。前一句顯出詩人襟懷的浩蕩,後一句顯出眼界的空闊。詩人之所以如此,是山高鳥小,遠望所致還是詩人的神思隨那鳥兒一起飛翔這兩句在寫景之中,有詩人的不盡之意及神往之情。
尾聯寫由望嶽而產生的登嶽的意願。“會當”是唐人口語,當作“終當、終要、一定要”解。如王勃《春思賦》:“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一春。”有時單用一個“會”字,如孫光憲《北夢瑣言》:“他日會殺此豎子!”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這二句,作者由望嶽而頓生“淩絕頂”之誌,全詩境界為之升華,引人強烈共鳴。結句不但令全詩有含蓄不盡之味,更可看成是杜甫的自我期許,展示了一個青年詩人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這就是為什麼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原因。此詩被後人譽為“絕唱”,並刻石為碑,立在山麓。無疑,它將與泰山永垂不朽。
這首詩是寫景與抒情緊密結合,真正做到了以景寓情,情中有景,情隨景移,情景交融。貫穿全詩始終的則是一個“望”字,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嶽而望。由遠而近,又從近至遠,都是通過眼望而步步擴展和層層深入的。
整首詩篇意境開闊,形象鮮明,格調高昂,氣勢磅礴,使人讀過之後印象極深,韻味無窮,如臨其境,不愧是杜甫詩集中的佳作。同時,泰山正因為是五嶽之首,景色神奇,氣象萬千,所以曆來為騷人墨客所讚頌。
春望①
杜甫
國破②山河在,城春草木深③。
感時花濺淚④,恨別鳥驚心⑤。
烽火⑥連三月,家書抵萬金⑦。
白頭搔更短⑧,渾欲不勝簪⑨。
【作者簡介】
杜甫,見《望嶽》。
【注釋】
①本詩是杜甫“安史之亂”期間在長安所作的。
②國:國都,即京城長安(今陝西西安)。破:被攻破。國破:指國都長安被叛軍占領。
③深:茂盛。
④感時花濺淚:因感歎時事,見到花也會流淚。感時:為時事而感傷。
⑤恨別鳥驚心:與上句構成互文,意謂因感時恨別而對花落淚,聽鳥驚心。恨別:悲恨離別。
⑥烽火:這裏借指戰爭。
⑦家書抵萬金:家書可值幾萬兩黃金,極言家信之難得。家書:家信。抵:值。
⑧白頭搔更短:白頭發越抓越少了。搔:用手指抓。
⑨渾欲不勝簪:簡直連簪子也插不上了。渾:簡直。欲:將要;就要。不:禁不住。勝:能承受。簪:用來綰住頭發的一種針形首飾。古代男子束發,所以用簪。
【譯詩】
國家已經破碎不堪,隻有山河還在。長安城裏又是春天了,但是經過叛軍的燒殺搶掠,早已滿目荒涼,到處長著又深又密的草木。雖然春花盛開,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讓人流淚,覺得花好像也在流淚;雖然到處是春鳥和鳴,但心裏由於和家人離別而憂傷,聽了鳥鳴,不僅不高興,還讓人驚心。戰亂持續了很長時間了,家裏已久無音訊,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萬兩黃金那麼寶貴。由於憂傷煩惱,頭上的白發越來越稀少,簡直連簪子也別不住了。
【賞析】
這是一首意蘊深沉的愛國憂民的名作,作於至德二載(757)。詩人當時為安史叛軍所俘,身陷長安。杜甫眼見山河依舊而國破家亡,春回大地卻滿城荒涼,在此身曆逆境、思家情切之際,不禁觸景生情,發出深重的憂傷和感慨。
首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從大處著眼,為悲壯之筆。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詩的起句如颶風驟起,山洪暴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淒然。自然規律不會因時勢的變化而改易,眼前人事和永恒時空的對比,使詩人更強烈地感覺著內心的荒涼寂寞,以至於所見隻剩下山河草木,一片空廓。司馬光《溫公續詩話》說:“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此聯明為寫景,實為抒情,寄情於物,托感於景,為全詩創造了氣氛。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簽》稱讚這一聯:“對偶未嚐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淡淺深,動奪天巧,百代而下,當無複繼。”
頷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繼“城春草木深”的具體描繪,詩人從小處落筆,視野由遠而近,由大而小,從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鳥,視象也由整體到部分,由混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見情,而不直書其情,其情由隱到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層層袒露。其含義有兩種解說:一說這是對比寫法,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詩人為國家殘破和親人離別而傷愁,所以看見繁花爛漫,反使之痛苦流淚,聽到鳥鳴也感到心驚。另一說是以花鳥擬人,因感時傷亂,花也流淚,鳥也驚心。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詩的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寫都城敗象,飽含感歎;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從景與情的變化,使人可以想見詩人由翹首遠望,慢慢地轉入了低頭沉思,從而進入了詩的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頸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上句寫戰事長久,下句寫音訊隔絕。自安史叛亂以來,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詩人妻子兒女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牽夢繞,家書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抵萬金”寫出了家書的珍貴,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表達了對妻子兒女的強烈思念。雖是說自己,但準確概括了戰亂之中親人盼望平安消息的共同心理,道出了人之常情,寫了憂國憂家之愁,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後來成為表達人們在亂離中盼望家信的常用語。
尾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寫愁之深切,情境悲苦。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戚之象,眼望麵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發,幾不勝簪。“白頭”因愁而生,“搔”,即抓撓,表示心緒煩亂。“更短”,言愁的程度越來越深。“渾欲”,簡直要。“簪”,古人用來綰定發髻或冠的長針,後來專指婦女綰髻的首飾。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歎息衰老,更增添一層悲愁。明末王嗣奭《杜臆》說:“落句方思濟世,而自傷其老。”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愛國憂家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氣度雄渾,因而一直膾炙人口,曆久而不衰。
蜀相①
杜甫
丞相祠堂②何處尋,錦官城③外柏森森④。
映階碧草自⑤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⑥頻煩⑦天下計,兩朝開濟⑧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作者簡介】
杜甫,見《望嶽》。
【注釋】
①蜀相:三國時蜀漢丞相,指諸葛亮。
②丞相祠堂:即諸葛武侯祠,在現在成都,晉李雄初建。
③錦官城:現四川省成都市。
④森森:樹木茂盛繁密的樣子。
⑤自:空。
⑥三顧:指劉備三顧茅廬。顧:拜訪,探望。
⑦頻煩:猶“頻繁”,多次。
⑧兩朝開濟:指諸葛亮輔助劉備開創帝業,後又輔佐劉禪。兩朝:劉備、劉禪父子兩朝。開濟:開,開創。濟,扶助。
【譯詩】
諸葛丞相的祠堂到什麼地方找尋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高大的地方。掩映台階的碧草空自展現著一派春色,藏在密葉間的黃鸝徒勞地婉轉鳴唱。當年劉備三顧茅廬,頻頻向你谘詢天下大計,你為先主開創基業,又為後主匡濟救危,獻出老臣的一腔忠誠。可惜啊,出師伐魏,還沒取得勝利,你便病亡軍中,永遠讓後代英雄們對此淚滿衣襟!
【賞析】
《蜀相》是我國唐代偉大詩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任命諸葛亮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漢國的丞相,詩題“蜀相”,寫的就是諸葛亮。寫《蜀相》這首詩時,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目睹國勢艱危,生靈塗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對開創基業、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倍加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