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
【作者簡介】
範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和包拯同朝,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學家,吳縣(今屬江蘇)人,少年時家貧但好學,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進士。宋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在參知政事任上,提出過政治革新的方案,主持慶曆改革,史稱“慶曆新政”,因守舊派阻撓而未果,因而被貶至陝西四路宣撫使,後來在赴潁州途中病死,卒諡文正。文章駢散相間,氣勢磅礴,散文《嶽陽樓記》為千古名篇。詞則能突破唐末五代詞的綺靡風氣,開拓了詞的領域,可以說是蘇軾豪放詞的先聲。
蘇幕遮①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②,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③。
黯鄉魂④,追旅思⑤,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注釋】
①蘇幕遮: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幕”也有寫作“莫”、“摩”等。
②山映斜陽:斜陽照山的意思。天接水:天際,水天相連之處。
③斜陽外:斜陽照不到的地方。
④黯(àn)鄉魂:因思念家鄉而憂傷。黯:內心憂鬱淒惋的樣子。
⑤旅思(sì):羈旅中的情思。
【意譯】
白雲滿天,黃葉遍地。秋天的景色映進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籠罩著寒煙一片蒼翠。遠山沐浴著夕陽天空連接江水。岸邊的芳草似是無情,又在西斜的太陽之外。
黯然感傷的他鄉之魂,追逐旅居異地的愁思,每天夜裏除非是美夢才能留人入睡。當明月照射高樓時不要獨自依倚。端起酒來洗滌愁腸,可是都化作相思淚。
【賞析】
這首詞通過對深秋景色的描繪,抒寫思鄉之情、羈旅之思。
上片用多彩的畫筆,描寫出絢麗高遠的深秋景色:秋高氣爽,在晴空萬裏的天幕上飄蕩著虛無縹緲的雲彩,那雲彩被碧藍的天色映襯著,看上去也是淡淡的翡翠顏色;金風習習,玉露冷冷,大地鋪滿了金黃色的樹葉。遠處無邊的秋色與浩淼的水波相連,碧翠的秋水,在金風的吹拂下,泛起層層的漣漪,遠遠望去不甚清晰,似有煙霧籠罩,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天。
天色將晚,落日的餘暉映得萬山紅遍,天水相連之處水天一色。隻有岸邊的芳草,全不顧深秋已經來臨,依然芳菲爛漫,一直開放到夕陽照不到的地方。看到了這深秋景色,客居他鄉的詞人思鄉之情油然而生,那鄉愁,好象隨著這落日的餘暉一直來到斜陽之外的芳草淒淒的故鄉。
起首兩句點明了節令,從高低兩個角度描繪出廖廓蒼茫、衰颯零落的秋景。三、四兩句,從碧天廣野寫到遙接天地的秋水。結尾三句進一步將天、地、山、水通過斜陽、芳草組接一起,景物自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這三句寫景中帶有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著一“情”字,更為上片的寫景轉為下片的抒情作了有力的渲染和鋪墊。
下片借景抒情,表達客思鄉愁帶給詞人的困擾: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之情和羈旅之思讓人黯然神傷,每天夜裏隻有在美好的夢境中才能暫時入睡。夜間為鄉愁所擾而好夢難成,便想登樓遠眺,以遣愁懷。但明月皎潔,反而讓人倍感寂寞與悵惘,於是不由得端起酒杯來想一舒愁苦的百轉回腸,誰知酒入愁腸都化作了相思的眼淚,反而使自己的愁思更加悲苦。
詞人在下片緊承芳草天涯,直接點出“鄉魂”、“旅思”。鄉魂,即思鄉的情思,與“旅思”意近。兩句是說自己思鄉的情懷黯然淒愴,羈旅的愁緒重疊相續。上下互文對舉,帶有強調的意味,而主人公羈泊異鄉時間之久與鄉思離情之深自見。
三、四兩句,表麵上看去,好像是說鄉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時候,實際上是說它們無時無刻不橫梗心頭。如此寫來,使詞的造語奇特,表情達意更為深切婉曲。“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寫出詞人夜間因思旅愁而不能入睡,盡管月光皎潔,高樓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觀賞,因為獨自一人倚欄眺望,更會增添悵惘之情。
這是一首描寫羈旅鄉愁的詞。鄉魂、旅思、愁腸、相思淚,映襯出觸景生情、夜不能寐的客子離恨,秋景的動人足以反襯出客愁的深長。全詞意境壯闊,構思謹嚴。情景交融,纏綿婉曲。實屬鐵石心腸之人寫黯然傷魂詞。
漁家傲①
塞下②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③無留意,四麵邊聲連角起④。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⑤。
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⑥。羌管悠悠霜滿地⑦。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注釋】
①此詞為北宋年間流行歌曲,始見於北宋晏殊,因詞中有“神仙一曲漁家傲”句,便取“漁家傲”三字作詞名。
②塞下:邊境險要之地。
③衡陽雁去:即“雁去衡陽”,指大雁離開這裏飛往衡陽。
④邊聲:指各種帶有邊地特色的聲響。角:軍中的號角。
⑤嶂:像屏障一樣並列的山峰。長煙:即荒漠上的直煙,因少風,煙直而高。
⑥燕然未勒:指邊患未平、功業未成。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內之杭愛山。
勒(lè):刻石記功。東漢竇憲追擊北匈奴,出塞三千餘裏,至燕然山刻石記功而還。
⑦羌管:羌笛。霜滿地:喻夜深寒重。
【意譯】
邊境上秋天一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從四麵八方傳來的邊地悲聲隨著號角響起。重重疊疊的山峰裏,長煙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緊閉。
喝一杯陳酒懷念家鄉遠隔萬裏,可是燕然還未刻上平胡的功績,回歸無法預計。羌人的笛聲悠揚,寒霜撒滿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將軍頭發花白,戰士灑下眼淚。
【賞析】
這首詞的背景是:1038年西夏元昊稱帝後,連年侵宋。宋朝積貧積弱,邊防空虛,詞人針對這種現實,曾經提出過一係列政治改革方案。但都未得采納。北宋王朝當時將主要力量用於對內部人民的鎮壓,而對遼和西夏的叛亂侵擾,則基本采取守勢,這就招致了對遼和西夏用兵的失敗,結果轉而加速了國內的危機。導致宋軍一敗於延州,再敗於好水川,三敗於定川寨。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範仲淹自越州改任陝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延州當西夏出入關要衝,戰後城寨焚掠殆盡,戍兵皆無壁壘,散處城中。此詞即作於知延州時。
這首邊塞詞既表現將軍的英雄氣概及征夫的艱苦生活,也暗寓對宋王朝重內輕外政策的不滿。變低沉婉轉之調而為慷慨雄放之聲,把有關國家、社會的重大問題反映到詞裏。
詞的主題是:寫邊塞秋天之景,抒發了詞人壯誌難酬、憂國思鄉的情懷。
詞的上片描繪邊地的荒涼的秋景,顯示出了邊塞生活的艱苦和軍事勢態的嚴重。首句指出“塞下”這一地點,並以“異”字領起全篇,為下片懷鄉思歸之情埋下了伏線。大雁都歸去了,但是人呢以歸雁來表達戍邊將士的內心,它襯托出雁去而人卻不得去的情感。用“邊聲”、“角起”和“千嶂”、“孤城”等這些塞外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把邊地的荒涼景象描繪得有聲有色,征人見之聞之,又怎能不百感交集首句中的“異”字通過這十七個字得到了具體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