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1 / 3)

望海潮

東南形勝①,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②。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③。雲樹繞堤沙④。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⑤。市列珠璣,戶盈羅綺⑥,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⑦。有三秋⑧桂子,十裏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⑨。千騎擁高牙⑩。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11。異日圖將好景○12,歸去鳳池誇○13。

【注釋】

①形勝:地理條件優越。

②三吳:《水經注》以吳興、吳郡、令稽為三吳。都會:大都市。錢塘,舊屬吳郡。

③風簾:擋風的簾子。參差:指房屋樓閣高低不齊。

④雲樹:樹木遠望似雲,極言其多。堤:錢塘江防潮汛的大堤。

⑤怒濤:洶湧的潮水。霜雪:比喻浪花。天塹(qiàn):天然的險阻,這裏指錢塘江。

⑥珠璣:泛指珍寶等珍貴商品。盈:充滿,言其多。

⑦重湖:這裏指西湖,西湖以白堤為界,分為外湖、裏湖,故稱重湖。

疊巘(yǎn)):重疊的山峰。清嘉:清秀美麗。嘉,一般作“佳”。

⑧三秋:農曆九月。

⑨羌管:笛子出自羌族,故稱羌管。這裏泛指樂器。泛夜:指在夜間飛揚。

嬉嬉:歡樂快活的樣子。蓮娃:采蓮的姑娘。

⑩千騎:形容州郡長宮出行時隨從眾多。高牙:古代將軍旗竿用象牙裝飾,故稱牙旗。這裏指大官高揚的儀仗旗幟。

○11煙霞:山水美景。

○12異日:他日。圖:描繪。

○13鳳池:即鳳凰池。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池沼,多代指中書省,這裏泛指朝廷。

【意譯】

東南形勢重要,湖山優美的地方,三吳的都會,錢塘自古以來十分繁華。如煙的柳樹、彩繪的橋梁,擋風的簾子、翠綠的帳幕,房屋高高低低,約有十萬人家。高聳入雲的大樹環繞著沙堤,怒濤卷起霜雪一樣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綿延無邊。市場上陳列著珠玉珍寶,家庭裏充滿著綾羅綢緞,爭講奢華。

裏湖、外湖與重重疊疊的山嶺非常清秀美麗,有秋天的桂子,十裏的荷花。晴天歡快地奏樂,夜晚劃船采菱唱歌,釣魚的老翁、采蓮的姑娘都嬉笑顏開。千名騎兵簇擁著長官,乘醉聽吹簫擊鼓,觀賞、吟唱煙霞風光。他日畫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時向人們誇耀。

【賞析】

這是一首歌詠這座城市的代表性作品,詞人以豪放的筆墨給我們形象地展示了宋初杭州城的富庶與秀麗。

上片總寫杭州城的形勝與繁華。開篇三句以博大的氣勢概括了杭州城的重要位置與悠久曆史:杭州城是東南一帶、三吳地區的重要城市,自古至今都以繁華富庶而著稱。那麼,杭州的形勝與繁華主要體現在那些方麵呢看城內道路兩旁柳色如煙,小河上彩橋似畫,穿行在大街小巷,隻見居民房屋清幽而又雅致,窗上懸掛著擋風的簾櫳,門前披垂著翠綠的帷幕,屋舍密集,整個杭州城約有十萬人家呢。再到郊外去看看,最好的去處當然莫過於錢塘江了,那曲曲折折的長堤上樹木成行,鬱鬱蒼蒼,遠遠望去如雲霧縈繞。每年八月份來此觀潮,澎湃浩蕩的波濤以排山倒海之勢湧向岸邊,如同卷起了千萬堆霜雪,聲響震天如萬鼓齊鳴,場麵何其壯觀!整個江麵望不到盡頭,這裏的地勢非常險要,如同一道天塹護衛著這座美麗的城市。

那麼,市民生活狀況如何市場上各色商品琳琅滿目,珠寶珍玩、綾羅綢緞應有盡有,家家戶戶過得殷實富足,那些富豪權貴們更是爭奇鬥富,窮奢極欲,盡情享受著太平盛世的歡娛生活。

最能代表杭州的自然勝景莫過西湖,下片則專詠西湖。西湖之美在於其湖山之勝景,山水相映生輝:白堤把西湖分成裏湖和外湖,接天蓮葉、映日荷花把湖麵裝點得分外美麗;周圍的靈隱山、南屏山等等數不清的山峰重重疊疊,深秋時節,桂花濃濃的香氣彌漫在山間。“三秋桂子,十裏荷花”,裝扮著西湖的山光水色,令人神往。那麼,美麗的西湖給杭州人的生活增添了幾多歡樂不管白天夜晚,總能聽到漁翁那悠揚的笛聲,還有采蓮女子婉轉甜美的歌唱,收獲的幸福寫在他們的笑臉上。

據有書記載,這首詞是柳永獻贈給兩浙轉運使孫何的,作為投謁之作,即是投遞名帖求見詞作。詞的末尾自然要唱一點頌歌:成群的馬隊簇擁著高高的牙旗緩緩而來,一位威武而又風雅的長官來到西湖與民同樂,他醉意濃濃地陶醉在簫音鼓樂中,嘯傲流連於山水之間。何不把把這西湖美景繪成圖畫,來日升官回京時獻上朝廷這句話當然包含著柳永對這位長官的升遷祝福,雖然是奉承話,但卻非常自然地融化在整首詞中。

據傳說,這首詞流傳開來以後,金主完顏亮欣慕於“三秋桂子,十裏荷花”的杭州美景,產生了投鞭渡江的侵略野心。雖然這樣的說法有些誇張,但柳永的確很恰當地概括出了杭州西湖最具特色的美。

特別是柳永以他最擅長的賦家之筆層層鋪寫開來,由宏觀而微觀,由內而外,由陸而水,由遠而近,氣勢時而博大激越,時而輕柔婉轉,淋漓盡致地描繪了杭州城這“人間天堂”的美麗與富庶,處處洋溢著生機與歡樂,仿佛在讀者麵前展開了一幅和諧盛世的曆史畫卷。

八聲甘州

對瀟瀟①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②,關河冷風落,殘照③當樓。是處紅翠衰減④,苒苒物華休⑤。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歎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⑥想佳人妝樓顒⑦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⑧爭知我、倚闌幹處,正恁凝愁⑨!

【注釋】

①瀟瀟:雨聲急驟。

②淒緊:形容秋風寒冷蕭瑟。

③關河:親山河流。殘陽:夕陽。

④是處紅翠衰減:是處:到處。紅翠衰減:花朵調零,綠葉枯萎。典出李商隱《贈荷槍實彈花》的“此荷此葉常相映,紅衰翠減愁煞人”句。

⑤苒苒:漸漸地。物華休:美好的景致已不複存在。

⑥淹留:久留。

⑦顒(yong):抬頭。

⑧誤幾回、天際識歸舟:多少次將遠處來的船誤認作是丈夫的歸舟,極寫思情之深。

⑨爭知:怎知。恁:如此,這樣。凝愁:愁思凝結難解。

【意譯】

麵對著瀟瀟暮雨從天空灑落在江上,經過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涼清朗。淒涼的霜風逐漸地迫近,關隘、山河冷清蕭條,落日的餘光照耀在樓上。到處紅花凋零翠葉枯落,美好的景物漸漸地衰殘。隻有長江水,不聲不響地向東流淌。

不忍心登上高山下看遠方,眺望渺茫遙遠的故鄉,渴求回家的心思難以收攏。歎息這些年來的行蹤,為什麼苦苦地長期停留在異鄉想起心上人,正在華麗的樓上抬頭凝望,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當作心上人回家的船。怎麼知道我,倚著欄杆的時候,正這樣的愁思深重。

【賞析】

這是一首傳頌千古的佳作,融寫景、情一體,抒寫了詞人羈旅悲秋,相思愁恨,被蘇東坡讚譽“不減唐人高處”。這首詞是柳永大約作於遊宦江浙時。

上片寫登樓凝望所見之景:夜暮時分,驟雨過後,秋色像被洗淨了一番。寒風漸緊,山河冷寂,紅霞映著小樓。花殘葉落,物華將盡,生機不再,唯有無語東流的長江水是永恒的,詞人在上片把這種羈旅之中所感之情都寓在景物之中,讓人感覺景隨情動。

下片詞人寫登高望中所思:故鄉在遙不可及處,不忍登上高樓將其凝望,怕纏綿的鄉愁一發不可收。不禁捫心自問,多年以來浪跡天涯,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此時,佳人大概也在高樓上盼望著我歸來了吧她又有多少回把別人的歸舟當作是我的歸舟呢她是否知道,我此時也正倚在闌幹上對著遠方翹首以望呢

此詞景中含情,情由景生,深情哀摯,把羈旅之苦、相思之切糅合在一起,境界闊大,意蘊深婉。詞多用雙聲疊韻詞,雙聲如“清秋”“冷落”“渺邈”,疊韻如“長江”“無語”“闌幹”,以及疊字“瀟瀟”“苒苒”,都有助於增強聲調的抑揚頓挫,更好地表現起伏不平的心態,可謂以聲傳情,聲情並茂。

晏殊

【作者簡介】

晏殊(yàn shū)(公元991-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當時為撫州籍第一個宰相,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前期婉約派詞人之一。十四歲時就因才華洋溢而被朝廷賜為進士。之後到秘書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後,升官做了集賢殿學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歲時過世。性剛簡,自奉清儉。能薦拔人才,如範仲淹、歐陽修均出其門下。他生平著作相當豐富,計有文集一百四十卷。主要作品有《珠玉詞》。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①,去年天氣舊亭台②,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③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④獨徘徊。

【注釋】

①一曲新詞酒一杯:典出白居易《長安道》詩意:“花枝缺入青樓開,豔歌一曲酒一杯”。

②去年天氣舊亭台:典出五代鄭穀《和知已秋日傷感》詩:“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池台。”另有流傳本“亭台”作“池台”。

③無可奈何:不得已,沒有辦法。

④小園香徑:花草芳香的小徑,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徑。因落花滿徑,幽香四溢,故說是香徑。

【意譯】

喝著一杯杯美酒,聽著一首首歌詞翻新的曲子。又想起去年同樣的季節,還是這種樓台和亭子。天邊西下的夕陽啊,你什麼時候才又轉回這裏

美麗的花兒總要凋落,這是讓人無可奈何的事。那翩翩歸來的燕子好生眼熟,就像舊時的相識。在彌漫花香的園中小路上,我獨自地走來走去。

【賞析】

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灸人口的篇章。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

詞的上片通過對眼前景物的詠歎,將懷舊之感、傷今之情與惜時之意交織、融合在一起。“一曲新詞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對酒當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於宴飲涵詠之樂。的確,作為安享尊榮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詞人習於問津、也樂於問津的娛情遣興方式之一。然而在詞人的記憶中,最難忘懷的卻是去年的那次歌宴。

“去年天氣舊亭台”,點出眼前的陽春煙景既與去年無異,而詞人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飲酒聽歌的場所。故地重臨,懷舊自不可免。此句中正包蘊著一種景物依舊而人事全非的懷舊之感。在這種懷舊之感中又糅合著深婉的傷今之情。這樣,詞人縱然襟懷衝澹,又怎能沒有些微微的傷感呢

“夕陽西下幾時回”,不僅是惋惜時光的匆匆流逝,同時也是慨歎昔日與伊人同樂的情景已一去不返。細味“幾時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種企盼其返、卻又情知難返的紆細心態。

下片仍以融情於景的筆法申發前意。“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於事,所以說“無可奈何”;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並不隻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嗎花落、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係,它們的內涵便變得非常廣泛,意境非常深刻,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隻不過這種重現畢竟不等於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它隻是“似曾相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