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3 / 3)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從今晨回溯昨夜,明點“離恨”,情感也從隱微轉為強烈。明月本是無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離恨之苦,而隻顧光照朱戶,原是很自然的;既如此,似乎不應怨恨它,但卻偏要怨。這種仿佛是無理的埋怨,卻有力地表現了女主人公在離恨的煎熬中對月徹夜無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惆悵。

下片承離恨而來,通過高樓獨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態生動地表現出來。“獨上”應對“離恨”,反照“雙飛”,而“望盡天涯”正從一夜無眠生出,脈理細密。

“西風凋碧樹”,不僅是登樓即目所見,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臥聽西風落葉的回憶。碧樹因一夜西風而盡凋,足見西風之勁厲肅殺,“凋”字正傳出這一自然界的顯著變化給予主人公的強烈感受。景既蕭索,人又孤獨,幾乎言盡的情況下,詞人又出人意料地展現出一片無限廣遠寥廓的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裏固然有憑高望遠的蒼茫之感,也有不見所思的空虛悵惘,詞人從狹小的簾幕庭院的憂傷愁悶轉向對廣遠境界的騁望,這是從“望盡”一詞中可以體味出來的。這三句盡管包含望而不見的傷離意緒,但感情是悲壯的,沒有纖柔頹靡的氣息;語言也洗淨鉛華,純用白描。這三句是本詞中流傳千古的佳句。

高樓騁望,不見所思,因而想到音書寄遠:“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彩箋,這裏指題詩的詩箋。兩句一縱一收,將主人公音書寄遠的強烈願望與音書無寄的可悲現實對照起來寫,更加突出了“滿目山河空念遠”的悲慨,詞也就這渺茫無著落的悵惘中結束。“山長水闊”和“望盡天涯”相應,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處”的慨歎則更增加說不明道不盡的情致。

婉約派詞人許多傷離懷遠之作中,這是一首頗負盛名的詞。它不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點,而且具有一般婉約詞少見的寥闊高遠的特色。它不離婉約詞,卻又某些方麵超越了婉約詞。

清平樂

紅箋①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②雲魚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③。人麵④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注釋】

①紅箋:印有紅線格的絹紙。多指情書。

②鴻雁:大雁。

③簾鉤:掛窗簾的銅鉤,此代指窗戶。

④人麵:用“人麵桃花”典故。唐孟案《本事詩情感》載,詩人崔護在清明,崔護複至其處,門肩無人。意思是說:詩人崔護在清明節再次到這個地方,門戶處無人。

【意譯】

紅紙小字寫情書,說盡平生情話。都說是;燕飛雲天會送信,魚遊深水能捎話。可他們,卻難將惆悵來送達。

夕陽獨自登西樓,高聳遠山對窗口。憶往昔,桃花美人相邂逅,到如今,蹤跡無處求。隻有一川碧綠水,綿綿不盡向東流。

【賞析】

這首詞寫對遠行的情人的思戀之情,是晏殊詞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詞中寓情於景,以淡景寫濃愁,言青山長在,綠水長流,而自己愛戀著的人卻不知去向;雖有天上的鴻雁和水中的遊魚,它們卻不能為自己傳遞書信,因而惆悵萬端。

詞的上片抒情。起句“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語似平淡,實包蘊無數情事,無限情思。紅箋是一種精美的小幅紅紙,可用來題詩、寫信。詞裏的主人公便用這種紙,寫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說盡了平生相慕相愛之意。顯然,對方不是普通的友人,而是傾心相愛的知音。

三、四兩句抒發信寫成後無從傳遞的苦悶。古人有“雁足傳書”和“魚傳尺素”的說法,詞人以“鴻雁雲魚水”之句,表明無法驅遣它們去傳書遞簡,因此“惆悵此情難寄”。

下片由抒情過渡到寫景。“斜陽”句點明時間、地點和人物活動,紅日偏西,斜暉照著正樓頭眺望的孤獨人影,景象已十分淒清,而遠處的山峰又遮蔽著愁人的視線,隔斷了離人的音信,更加令人惆悵難遣。

“遠山恰對簾鉤”,從象征意義上看,又有兩情相對而遙相阻隔的意味。倚樓遠眺本是為了抒散憂思,如今反倒平添一段愁思,從抒情手法來看,又多了一層轉折。

結尾兩句“綠水”,或曾映照過如花的人麵,如今,流水依然在眼前,而人麵不知何處,唯有相思之情,跟隨流水,悠悠東去而已。

此詞以斜陽、遙山、人麵、綠水、紅箋、簾鉤等物象,營造出一個充滿離愁別恨的意境,將詞人心中蘊藏的情感波瀾表現得婉曲細膩,感人肺腑。全詞語淡情深,閑雅從容,充分體現了詞人獨特的藝術風格。

采桑子

時光隻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①,淚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注釋】

①離亭:古代送別之所。

【意譯】

時光隻知催人老。卻不知,多情自古傷離別。借酒消愁愁更愁,酒醒春衫淚滴流。

昨夜西風吹梧桐,月光慘淡又朦朧。好夢頻頻被驚醒,原來是,何處高樓雁叫聲。

【賞析】

這是一首感慨時光流逝的詞作,而且意境優美,柔麗而富詩意,且蘊含著一種淒婉的情緒。

此詞以輕巧空靈的筆法、深蘊含蓄的感情,寫出了富有概括意義的人生感慨,抒發了歎流年、悲遲暮、傷離別的複雜情感。全詞感情悲涼而不淒厲,風格清麗哀怨,體物寫意自然貼切,是晏殊詞中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

上片概述時光之無情。起首二句把時光擬人化,以“多情”二字,總攝全篇。

三、四兩句寫詞人感時光易逝,惆悵的與親愛的人分離,心中的煩惱無可化解,隻好借酒澆愁,然而不久便又“淚滴春衫”,可見連酒也無法使自己暫時解脫。

下片寫春去秋來,觸景生情,相思難禁。先寫不眠,次寫驚夢。西風颯颯,桐葉蕭蕭,一股涼意直透人的心底。抬頭一看,窗外淡淡月色,朦朧而又慘淡,仿佛它也受到西風的威脅。

“好夢頻驚”寫每當希望“好夢”多留一霎的時候,它就突然破滅了。而且每當一回破滅,現實的不幸之感就又一齊奔集而來。這時時光流逝之感,情人離別之痛,春酒易醒之恨,把剛才的好夢全都打成碎片了。這裏,“好夢頻驚”四字為點睛之筆,承上啟下。

“何處高樓雁一聲”寫詞中之人沉抑的情緒正淩亂交織之中,突然飛出一聲高亢的哀鳴。這一聲哀厲的長鳴,是如此突如其來,使眾響為之沉寂,萬物為之失色。這是孤雁的哀唳,響徹天際,透入人心,它把詞中之人的思緒提升到一個頂峰了。這一聲代表什麼呢是感覺秋已經更深嗎是預告離人終於不返嗎還是加劇詞中之人此時此地的孤獨之感呢不管怎樣,它讓人們想得很遠、很沉,一種悵惘之情使人不能自已。

歐陽修

【作者簡介】

歐陽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自稱廬陵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天聖進士。仁宗時,累任製誥、翰林學士;英宗,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諡文忠。其於政治和文學方麵都主張革新,既是範仲淹慶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導者。又喜歡提薦後輩,蘇軾父子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創作實績亦燦然可觀,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散文近似,重氣勢而能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承襲南唐餘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有《歐陽文忠公文集》。

踏莎行

候館①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③粉淚④。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⑤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釋】

①候館:迎賓候客之館舍。

②征轡(pèi):行人坐騎的韁繩。轡,韁繩。

③盈盈:淚水充溢貌。

④粉淚:淚水流到臉上,與粉妝和在一起。

⑤平蕪:平坦開闊的草原。

【意譯】

館舍庭院裏的梅花已經凋殘,小溪柳樹枝條迎風飛舞。微風吹著青草,搖動行人的馬上轡頭。離家也漸漸遙遠,我的愁緒越來越濃,就像一路奔騰的春水一樣連綿不斷。

思念的人兒柔腸寸寸,千回百轉;任那透明的淚珠流過化過妝的臉。畫樓太高,不要憑倚高欄,因所見到的情景更令人傷感。眼前眼界到處是春山,而那位心上的人,卻在春山更遠處。

【賞析】

這首詞寫遊者在外,對家鄉和所愛之人的思念之情。

全詞以優美的想象、貼切的比喻、新穎的構思,含蓄蘊藉地製造出一種“迢迢不斷如春水”的情思,一種情深意遠的境界。

上片通過遊子旅途中所見所感,寫行者的離愁。開頭三句實景暗示、烘托離別,先用一幅洋溢著春天氣息的溪山行旅圖展開旅程:旅舍旁的梅花已經開過了,隻剩下幾朵殘英,溪橋邊的柳樹剛抽出細嫩的枝葉。暖風吹送著春草的芳香,遠行的人就這美好的環境中搖動馬韁,趕馬行路。梅殘、柳細、草薰、風暖,這些景物暗示正當仲春季節。這正是最易使人動情的季節。“搖征轡”的“搖”字中可以看出行人騎著馬兒顧盼徐行的情景,表麵上是馬兒顧盼徐行,實際上是人不願前行呀!開頭三句的每一個靜態或動態的景象,都具有多重含義和功能,分別點出了時間、地點、景物、氣候、事件和人物的舉動、神情。

三、四兩句則由這麼美麗的景色轉入對離情的描寫。因為要離開的是自己深愛的人,所以這離愁便隨著分別時間之久、相隔路程之長越積越多,就象眼前這伴著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樣,來路無窮,去程不盡。三、四句即景設喻,即物生情,以水喻愁,寫得自然貼切而又柔美含蓄。

下片寫行者的遙想和思婦的別恨,從遊子和思婦兩個不同的角度深化了離別的主題。“寸寸柔腸,盈盈粉淚。”這兩句,由陌上行人轉筆寫樓頭思婦,顯示出女子思緒的纏綿深切。接下來一句“樓高莫近危闌倚”,是行人心裏對淚眼盈盈的閨中人深情的體貼和囑咐,也是思婦既希望登高眺望遊子蹤影又明知徒然的內心掙紮。

最後兩句寫少婦的凝望和想象,是遊子想象閨中人憑高望遠而不見所思之人的情景:展現樓前的,是一片雜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盡頭是隱隱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遠春山之外,飄渺不可尋。這兩句不但寫出了樓頭思婦凝目遠望、神馳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過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隨著漸行漸遠的征人飛向天涯。行者不僅想象到居者登高懷遠,而且想像少婦在家是如何思念自己的。如此以來,更顯情意深長而又哀婉欲絕。

此詞由陌上遊子而及樓頭思婦,由實景而及想象,上下片層層遞進,最難能可貴的寫法是不僅寫了陌上遊子對所愛之人的思念,而且能通過想像寫家中所愛之人對自己的思念,更顯思念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