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1 / 3)

蝶戀花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係青春,少住春還去。猶自①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

綠滿山川聞杜宇②。便做無情,莫也愁人苦③。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④。

【注釋】

①猶自:仍然。

②綠滿山川聞杜宇:在漫山遍野茂密的叢林中聽見了杜鵑的叫聲。

③莫也愁人苦:(鳥兒)莫非也因為人間的愁苦而憂愁嗎 苦:又作“意”。

④瀟瀟雨:暴雨、疾雨。瀟瀟是雨聲。

【意譯】

樓外的楊柳垂下千萬縷柳絲。想是把春天係住,但是春天還是要離去。柳絮仍然隨風飄舞。不如跟隨春天看它要去那裏。

山川遍綠聽到杜鵑的叫聲。(鳥兒)莫非也因為人間的愁苦而憂愁嗎端起酒來送春天離去,春不說話。黃昏日落又下去暴雨。

【賞析】

這是一首惜春詞。女詞人朱淑真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和貼切的擬人手法,將暮春景色表現得委婉多姿、細膩動人,在宋代諸多惜春之作中,顯出它自己獨有的藝術特色。

上片抒發對春的眷戀之情。詞中首先出現的是垂楊。主要利用那柔細如絲縷的枝條的構造成似乎可以係留著事物的聯象。在詞人的想象中,那打算係住春天的柳條沒有達到目的,它隻把春天從二月拖到三月末,春天經過短暫的逗留,還是決然離去了。

像飛絮一樣,哀鳴的杜宇(杜鵑鳥)也似看作是殘春的標誌。春殘時節,花落草長,山野一片碧綠。遠望著這暮春的山野,聽到傳來的杜鵑鳥的淒厲叫聲,像飛絮一樣,哀鳴的杜宇(杜鵑鳥)也似看作是殘春的標誌。詞人在想:杜鵑即使(便做)無情,也為“春去”而愁苦,因而發出同情的哀鳴,詞人借杜宇點出人意的愁苦,這就把上片中處於“暮後”的主人公引向台前。在上片,僅僅從“樓外”兩個字,感覺到她的樓內張望;從“係春”“隨春”,意識到是她在馳騁想象,主人公的惜春之情完全是靠垂楊和柳絮表現出來的。現在則由側麵烘托轉向正麵描寫。

下片描繪暮春景致,抒發傷春感懷。綠滿山川,杜宇聲聲,瀟瀟暮雨,春將歸去,令人不勝眷戀。係春既不可能,隨春又無結果,主人公看到的隻是暮春的碧野,聽到的又是宣告春去的鳥鳴,於是她隻好無可奈何地“送春”了。陰曆三月末是春天最後離去的日子,古人常常在這時把酒舉杯,以示送春。朱淑真按照舊俗依依不舍地“送春”,而春卻沒有回答。她看到的隻是在黃昏中忽然下起的瀟瀟細雨。詞人用一個“卻”字,把“雨”變成了對春的送行。不過把暮雨同送春緊密相連,更耐人尋味:這雨是春漠然而去的步履聲呢,還是春不得不去而灑下的惜別之淚呢

全詞從借垂柳係春、飛絮隨春到主人公送春,通過有層次的心理變化揭示主題。全詞意境清幽,抒情委婉,悱惻纏綿,深沉含蓄。

陸遊

【作者簡介】

陸遊(公元1125~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山陰(浙河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陸遊幼年時受到父輩的熏陶,懷報國之誌。29歲時考中進土,因主張恢複中原,被秦檜罷黜。南宋孝宗時被起用。先後在王炎、範成大的幕中擔任軍職。他親至前沿視察,提出北伐之策等,均未被采納。又因故土沒有收複,遺民於水火之中,內心非常痛苦,經常“脫巾漉酒,柱笏看山”,又不諳官場的禮法,遂遭“不拘禮法,待酒頹放”的譏諷。因此,自號“放翁”。1210年1月26日(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十九日),他懷著悲憤離開了人世,享年86歲。

水調歌頭多景樓

江左占形勝①,最數古徐州②。連山如畫,佳處縹緲著危樓③。鼓角④臨風悲壯,烽火⑤連空明滅,往事憶孫劉。千裏曜戈甲⑥,萬灶宿貔貅⑦。

露沾草,風落木,歲方秋⑧。使君宏放⑨,談笑洗盡古今愁。不見襄陽登覽⑩,磨滅遊人無數,遺恨黯難收。叔子獨千載,名與漢江流。

【注釋】

①江左:江東,江蘇省等地。形勝:指地理位置重要、交通要塞的地區。

②古徐州:東晉南渡後,曾以徐州轄治鎮江,後又稱南徐州。

③著:顯著。危樓:高樓。

④鼓角:軍中的戰鼓和號角。

⑤烽火:邊防報警的煙火。

⑥曜:照耀。 戈甲:兵器與盔甲。

⑦萬灶:借指有成千數萬的將士。古時常以炊灶來計算軍隊的人數。 貔貅:一種猛獸。常用來比喻勇猛的軍隊。

⑧方秋:正當秋天。

⑨使君:古時對州長官尊稱使君。此處指好友、鎮江知府方滋。 宏放:豪放。

⑩襄陽登覽:指晉大將羊祜,字叔子,鎮守襄陽十年,常常登覽峴山,作詩飲酒。十年間,他領軍屯田、儲糧,為滅吳做準備。他死後,襄陽百姓在峴山羊祜遊憩的地方建碑立廟,歲歲懷念祭獻。

【意譯】

鎮江地處要衝,最重要的要徐州。山巒連綿如畫,影樓佇在風景佳美的雲霧縹緲之中。遠處軍中的號角在風中響起,聲音悲壯,邊境上烽火忽暗忽明地映照夜空。這一情景不禁憶起。當年孫權和劉備雄兵千萬,共同對抗曹兵。

秋天已至,露水沾濕了芳草,秋風吹落樹葉。兩人談笑間,洗盡了心頭積鬱的古今憂愁。曆史磨滅了無數人的名字,隻有羊祜的名字與漢水流傳不息。

【賞析】

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陸遊三十九歲,以樞密院編修官兼編類聖政所檢討官出任鎮江府通判,次年二月到任所。時金兵方踞淮北,鎮江為江防前線。

多影樓在鎮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內。北固下濱大江,三麵環水,登樓遙望,淮南草木,曆曆可數。這年十月初,陸遊陪同知鎮江府事方滋登樓遊宴時,內心感歎而寫下此詞賦。

詞的上片追憶曆史人物。開始從多景樓的形勢寫起。角度由大到小,由遠到近,由鳥瞰到局部,最後大特寫點題。詞人選擇滾滾長江、莽莽群山入畫,襯出煙雲縹緲、似有若無之產矗立著的一座高樓,攝山川之魄,為斯樓之骨,就使這“危樓”有了氣象,有了精神。

下片寫今日登臨所懷,全詞發出了對古今的感慨之情,表現了詞人強烈的愛國熱情。

詞人勾勒眼前江山,意在引出曆史上的風流人物,故起則昂揚,承則慷慨,追憶三國時代孫、劉合兵共破強曹的往事。烽火明滅,戈甲耀眼,軍幕星羅,畫麵雄渾遼闊。加上鼓角隨風,悲涼肅殺,與上一層的滾滾長江、莽莽群山互相呼應襯托,江山人物,相得益彰。這樣,給人的感受就絕不是低徊於曆史的風雨中,而是激起圖強自振的勇氣,黃戈躍馬豪情。上片情景渾然一體。如今孫劉已杳,天地悠悠,登台浩歌,難免愴然泣下。

下片以九字為三頓,節奏峻急,露草風枝,繪出秋容慘淡,情緒稍轉低沉。接下去詞人又重新振起,展開今日俊彥登樓、賓主談笑斥的場麵,敷色再變明麗。“古今愁”啟下結上。“古愁”啟“襄陽登覽”下意,“今愁”慨言當前。

當前可愁之事實在是太多了。前一年張浚北伐,兵潰符離,宋廷從此不敢言兵,孝宗以幣事君,明為恢複友好有關係,實則為每年給金上貢以求和,這是愁事一。眼下自己又被逐出臨安,到鎮江去做通判,去君愈遠,一片謀國這忠,永無以自達於廟堂之上,這是愁事二。君國身世之愁,紛至遝來,故重言之曰“古今愁”。但誌士的心,並沒有因此而灰心。事實上,山東、淮北來歸者道路相望;金兵犯淮。淮之民渡江歸宋若有數十萬,可見民心是可以挽回的國事,也是可以解決的。因此,雖烽煙未息,知府方滋就攜群僚登樓談笑風生。他的這種樂觀情緒,洗盡了詞興心中的萬千憂愁。這一層包孕的感情非常複雜,色彩聲情,錯綜而富有層次,於蒼涼中見明快,在飛揚外寄深沉。

最後用西晉大將羊祜(字點子)鎮守襄陽,登臨興悲故事,以古況今,抒發自己壯誌難酬,抑壓不平的心情。所謂“襄陽遺恨”即是指羊祜誌在滅吳而在生時未能親手克敵完成此大業的遺恨詞。意在這裏略作一頓,然後以高唱轉入歇拍,借羊祜勸勉方滋,希望他能象羊祜那樣,為渡江北伐作好部署,建萬世之奇勳,垂令名於千載,寄予一片希望。羊祜是晉人,與“古徐州”之為晉代地望回環相接,收足全篇。

鷓鴣天

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斟殘玉瀣①行穿竹,卷罷《黃庭》②臥看山。

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

【注釋】

①玉瀣:美酒。

②《黃庭》:道家的經典著作。

【意譯】

我家住在有著蒼茫如煙的雲氣和夕陽晚照的鄉間,與世上的事情毫不相關。喝完了美酒到竹林中散步,看書看倦了躺下來看看山。

貪圖的是任意放縱,蔑視世俗的生活,任憑自己在這種無拘束的生活中衰老,別妨礙自己處處開心。本來就知道上天另有一種心腸,(這種心腸就是)使英雄無所作為地衰老就像對待平常事一樣。

【賞析】

詞的上片詞人把自己所居住的環境寫得是優美而又純淨。意用自己居處的環境,與齷齪的仕途作鮮明的對比。所以在這裏就直接點明住在這裏與塵事毫不相關,可以一塵不染,安心地過著隱居的生活。

三、四句對仗工穩,大意是說: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過了竹林;看完了《黃庭》就躺下來觀賞山中美景。寫自己生活的閑適,體現了詞人愜意的生活。陸遊讀的《黃庭經》是卷軸裝,所以邊讀邊卷,“卷罷黃庭”就是看完了一卷的意思。

下片開頭詞人說自己貪戀這種曠達的生活情趣,任憑終老田園;隨處都能見到使自己高興的事物,何不隨遇而安呢這幾句可以說是曠達到極點也消沉到了極點,可是末尾兩句陡然一轉:“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這兩句可以說是對以上所寫的自己的處境作出了解釋。

詞人說原先就已知道造物者無情(他的心腸與常人不同),它白白地讓英雄衰老死去卻等閑視之。這難道不是在怨天嗎但同時也是在抱怨南宋統治者無心恢複中原,以致使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

全詞雖極寫隱居之閑適,但那股抑鬱不平之氣仍然按捺不住,在篇末終於流露出來。也正因為有詞人那番超脫塵世的表白,所以篇末的兩句就尤其顯得冷雋了。

釵頭鳳

紅酥手①,黃籘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③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注釋】

①紅酥手:紅潤柔軟的手。

②惡:可惡。

③紅浥鮫:紅色的薄綢手帕。

【意譯】

紅潤柔軟的手,捧出黃封的酒,滿城蕩漾著春天的景色,宮牆裏搖曳著綠柳。東風多麼可惡,把濃鬱的歡情吹得那樣稀薄,滿懷抑塞著憂愁的情緒,離別幾年來的生活十分蕭索。回顧起來都是錯,錯,錯!

美麗的春景依然如舊,隻是人卻白白相思得消瘦,淚水洗盡臉上的胭紅,把薄綢的手帕全都濕透。滿園的桃花已經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幹涸,永遠相愛的誓言雖在,可是錦文書信靠誰投托。深思熟慮一下,隻有莫,莫,莫!

【賞析】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遊,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愛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二十歲的陸遊和表妹唐婉結為伴侶。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婚後相敬如賓。然而,唐婉的才華橫溢與陸遊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以至最後發展到強迫陸遊和她離婚。陸遊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願分離,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親懇求,都遭到了母親的責罵。在封建禮教的壓製下,雖種種哀告,終歸走到了“執手相看淚眼”的地步。

陸遊迫於母命,萬般無奈,便與唐婉忍痛分離。後來,陸遊依母親的心意,另娶王氏為妻,唐婉也迫於父命嫁給同郡的趙士程。這一對年輕人的美滿婚姻就這樣被拆散了。

十年後的一個春天,陸遊滿懷憂鬱的心情獨自一人漫遊山陰城沈家花園。正當他獨坐獨飲,借酒澆愁之時,突然他意外地看見了唐婉及其改嫁後的丈夫趙士程。

盡管這時他已與唐婉分離多年,但是內心裏對唐婉的感情並沒有完全擺脫。他想到,過去唐婉是自己的愛妻,而今已屬他人,好像禁宮中的楊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這裏,悲痛之情頓時湧上心頭,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離去。不料這時唐婉征得趙士程的同意,給他送來一杯酒,陸遊看到唐婉這一舉動,體會到了她的深情,兩行熱淚淒然而下,一揚頭喝下了唐婉送來的這杯苦酒。然後在粉牆之上奮筆題下《釵頭鳳》這首千古絕唱。

陸遊在這首詞裏抒發的是愛情遭受摧殘後的傷感、內疚和對唐婉的深情愛慕,以及對他母親棒打鴛鴦的不滿情緒。

這首詞上片是男子口吻,自然是陸遊在追敘今昔之異;昔日的歡情,有如強勁的東風把枝頭繁花一掃成空。別後數年心境索漠,滿懷愁緒未嚐稍釋,而此恨既已鑄成,事實已無可挽回。下片改擬女子口吻,自然是寫唐氏泣訴別後相思之情:眼前風光依稀如舊,而人事已改。為思君消瘦憔悴,終日以淚洗麵。任花開花落,已無意興再臨池閣之勝。當年山盟海誓都成空願,雖欲托書通情,無奈礙於再嫁的處境,也隻好猶夷而罷。

全詞口吻之逼真,情感之摯婉,都不像擬想之作。如果沒有生活原型作為依據,隻憑虛構是不會寫得如此真切感人的。以上談的是這首詞的總體印象,為了印證這一印象,還可以從語言意象入手做進一步的分析。

陸遊題詞之後,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悵然而去。陸遊走後,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裏,將這首《釵頭鳳》詞從頭至尾反複看了幾遍,她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聲痛哭起來。回到家中,她愁怨難解,於是也和了一首《釵頭鳳》詞。唐婉不久便鬱悶愁怨而死。

清商怨

江頭日暮痛飲,乍雪晴猶凜。山驛①淒涼,燈昏人獨寢。

鴛機新寄斷錦,歎往事、不堪重剩。夢破南樓,綠雲堆一枕②。

【注釋】

①山驛:位於四川劍閣附近,西傍嘉陵江(流經葭萌附近1172年,又名桔柏江),是蜀道上著名的古驛之一,作者有詩雲:“亂山落日葭萌驛,古渡悲風桔柏江”(《有懷梁益舊遊》)。

②綠雲:指的是女子秀美的鬢發。堆:形容頭發蓬鬆、茂密之狀。

【意譯】

日暮在江頭喝酒,此時雪後清寒。夜宿在山上的旅館,一人淒涼,一燈昏暗一個孤獨難睡。

回想往事,不想更為淒涼。當年在南樓,醒來看到女子秀美的鬢發,頭發蓬鬆,堆成一枕。

【賞析】

乾道八年1172年陸遊在四川宣撫使司(治所南鄭,今陝西漢中)任職時,曾數次經過四川。按陸遊是當年三月到任、十一月離任赴成都的,據詞中所寫情景應該是十一月間赴成都經過此地所寫的。

全詞當寫羈旅愁思,將豔情並寫進去,正顯出愁思的深切溫厚。

上片寫在這裏留宿的情況,開頭直賦其事,可見詞人心中的不快。為排遣愁緒而痛飲。斜光照積雪,愈見其寒,由此雪後清寒正映出心境之寒。由日暮寫到夜宿,可以看出詞人的淒涼、寂寞。古驛孤燈,是旅中孤棲的典型的氛圍。

下片由“獨寢”作聯想寫所思人事。“鴛機”,是一種織具此句引用了前秦蘇蕙織錦為回文詩寄贈其夫竇滔的故事,意思是自己心愛的人新近又寄來了書信。“往事”,指當初歡快相聚的時候“不堪重省”者有二,一是山長水闊難以重聚,二是此時淒清想起往日的溫暖,更是難耐。當年同臥南樓,夢醒時見身邊的她“綠雲堆一枕”。

獨宿的淒涼,使他想起往事;想起這件往事,可能加重了他的淒涼感,也可能使他的淒涼感在往事的玩味中消減,這就是人情的微妙處。當年的事情如果發生在今天,不同樣是溫馨一夢嗎今夢、昔夢連成一片。

卜算子詠梅①

驛外②斷橋③邊,寂寞開無主④。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⑤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⑥群芳妒。零落⑦成泥碾⑧作塵,隻有香如故。

【注釋】

①卜算子詠梅:《詞律》以為調名取義於“賣卜算命之人”。《詞譜》以蘇軾詞為正體。又名《百尺樓》、《眉峰碧》、《缺月掛疏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