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關於智力培養的研究(1 / 3)

對智力的培養是關於智力本質之外的智力研究的重要內容。盡管人們對智力本質認識爭論不斷,然而對智力的培養,似乎很早就取得了人們的共識。在中西方早期曆史中,很多思想家不同程度地看到了智力的可培養性,並開發了一係列訓練智力的手段,如圍棋、象棋、國際象棋、紙牌、九連環、七巧板、對歌、對聯、猜燈謎等。這些智力訓練,總的看來,可以分為三類:其一,偏重於內部思維過程的訓練,如各種棋類與紙牌、燈謎等。這種訓練強調分析、判斷等內部活動過程;其二,是強調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如九連環、七巧板等。據考察,九連環由中國戰國時代秦昭王所創,七巧板由宋代名將嶽飛發明,這兩種訓練通過動手操作提高了個體的智力發展水平,具體表現為①七巧板、九連環有各種模型,解決它們,有利於培養個體的發散思維能力;②七巧板、九連環的解決有基本的規律或操作方法,有利於培養個體的集中性思維;③七巧板、九連環往往圖形奇特、巧妙,初看之下,讓人無所適從,隻有充分地聯想,才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④七巧板、九連環操作簡單有趣,既不受個體文化知識水平的限製,而且也有廣泛的適宜性,同時其操作的趣味性能給個體一種強烈的成功愉悅體驗,強化個體操作的積極性,促進個體思維的積極態度。其三,是既需要內部思維活動,又強調外部操作技能的訓練。這類訓練較有影響的是廣泛存在於我國民族地區的對歌活動,以及對琴、書、畫等技能的重視與訓練。在這些活動中,個體不僅要求有內在的感受與內在的信息加工過程,而且還更需要掌握一定的表現手法與技法,才能獲得社會的認可。

除了這些專門的智力訓練,許多教育家從知識與智力的關係角度,也提出了個體可以通過掌握一定的知識而提高其智力水平的理論。科學心理學產生後,以行為主義為代表的心理學家強調後天環境的重要性,強調環境與後天教育決定個體的智力發展水平,因此在行為主義作為心理學主導思潮的20世紀早期與中期,美國社會發展了一係列諸如斯金納程序教學的智力培養模式。

20世紀中期以後,隨著認知心理學的產生,研究者對智力的本質認識逐漸從單一的外部行為表現到內部操作與外部活動相結合,從對當前的情境反應到當前情景與已往經驗相互統一,相互影響,共同決定個體的智力行為的認識轉化,從而使智力培養出現了一係列新的特征。

一、智力培養的內容與本質

1.智力培養的內容

認知心理學的顯著特征是將智力的本質視為認知的過程,是一種在一定條件下,采用一定的策略對某種信息進行加工的過程,在這種觀點指導下,智力培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認知策略訓練

專家與新手的差異,除了知識貯備不同外,很多思維研究者認為就是兩者思維策略的差異。思維策略訓練的範圍相當廣泛:有問題解決訓練,如何作出判斷與判定訓練,促進記憶訓練及針對特殊問題如解幾何題、學會作文等的訓練。其中問題解決是認知策略訓練的主要方麵,其訓練內容一般包括:通用思維策略訓練與結合學科教學思維策略訓練兩種形式。

(2)元認知訓練

元認知是指個體對自己思維過程的認識監控與調整。它包括個體解決問題之前的計劃,解決問題過程中的調整與定向,解決問題之後的反饋及對未來具體實踐活動的設計等內容。元認知訓練可以提高個體思維乃至智力水平,這種認識在80年代斯騰伯格三重智力理論提出後得到大大加強,在三重智力理論中元認知被認為是智力的核心。

(3)認知傾向性訓練

智力的品質,不單包括其能力大小,還包括有其易於或傾向於做什麼的內容。在一定意義上傾向性是智力的內部動力,其產生往往依賴於個體對學習與問題解決的意義重要性的評估。認知傾向性不同於認知習慣、認知定勢。Perkins認為它包括了認知的敏捷性與認知的意向性兩個方麵。個體通過敏捷性啟動在特定情境中的認知活動,憑借意向性將這種認知活動保持下去。目前這種訓練尚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注意。

(4)認知工具性訓練

個體智力水平的高低,不僅取決於其內部的認知活動的性質,而且也依賴於一定的物理的、社會的和符號表征的支持係統。例如計算機的出現大大提高了人們的記憶和計算的能力;專家係統的采用、團體思維方法(如頭腦風暴法)的應用,對人們智力的影響遠非早期智力研究者所能設想;符號表征的作用在於其提供了一係列諸如假說、意見和事實等日常用語及一係列專門的概念與符號係統,為我們的智力活動製定了某種結構與標準,從而導致其活動水平的提高。有效的智力活動就要善於利用這些支持係統,達到最好的效果。

(5)遷移訓練

遷移的發生與作用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早期桑代克提出共同要素說,認為遷移發生在有共同成分的不同情境之中;後來賈德提出概括原理說,認為不同情境中具有相同的原理是遷移產生之根本;格式塔心理學從頓悟角度出發,提出不同情境中的關係轉換才促使遷移發生。到皮亞傑時期,他認為先前學習導致了個體認知結構的變化,這種變化的認知結構是以後學習的基礎,其對以後學習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從而遷移的發生與作用就不容質疑了。到80年代末期,由於社會生物學的影響,部分專家對學習的意義產生了不同的看法,認為學習是一種先天固有的活動,是維係個體生存的手段,具有不依賴於環境條件的內部機製,而先前的學習理論偏重於環境因素的作用是片麵的,據此而得出的遷移理論也就存在不足。盡管如此,Perkinst等人還是認為,在特定的學習條件或實踐活動中抽象出一般的原理,遷移仍然是可以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