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作為教育學和美學的交叉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品格。因此,我們必須在教育的實踐中探討美育的實施問題。在這方麵,十分重要的是探討美育實施過程中的教育評價問題。目前我們各類學校仍然采用應試教育中統一的、標準化的測試模式。在這種測試模式中非智力因素的德育和美育沒有地位,而且也無法測試其成績。因此,在美育實踐研究中要提倡采用“情景化”的個人性的測試模式,這樣才有利於包括美育在內的素質教育的實行。但這種測試模式實踐起來難度非常大,需要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理論的總結。
長期以來,我國美育研究中西方的以主客二分思維模式為基礎的美育理論占統治地位,並以這種美育理論來誤讀中國傳統美育思想。新時期要改變這種情況,必須進一步研究和弘揚中國傳統的“中和論”美育思想。這是一種迥異於西方主客二分思維模式的古典形態的存在論美育理論,包含十分豐富深刻的“天人合一”、“位育中和”、“陰陽相生”、“道法自然”的內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當代價值。
本書隻是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在美育研究方麵取得的預期成果之一。我們還將在此基礎上繼續進行美育方麵的探索,並將使美育研究成為本中心的科研特色之一。爭取拿出更加豐碩的科研成果奉獻於社會,以對我國社會和教育事業的發展盡到一點綿薄之力。
本書的出版得到教育部社科司、山東大學和河南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曾繁仁
2003年12月23日於濟南六裏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