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之見,還不如上慢班,向前跨一步,輕鬆省事,有能力再趕上快班的節奏。
美國總統林肯說過:“Iam a slow walker,but Inever walk backwards。(我走得很慢,但是我從來不會後退。)”
隻要有信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達到終點。一個人的成就,不在於他是否考入名校,不在於他的起跑點在哪裏,而在於他的終點,他為社會作出了多少貢獻。
我有一個親戚的兒子原來是國內一所中學學生,成績非常一般,特別是數學,很吃力。高中時移民美國,結果在美國學校數學成績非常棒,還拿到了獎學金上大學,畢業後也在美國的一家大公司工作,兩年後還提升為主管。
我認為,中國的填鴨式教育導致能消化的學生學習進度很快,而消化不好的學生就可能是吃了吐,而吐了再吃,導致惡性不良循環。美國人搞因材施教,你學得快,高中時把大學的課程也學了。通過全國統考,日後大學承認你的學分,上大學就可以免修這門課。你學得慢,就按普通的課程慢慢學。
而國內的高中,把前麵的課程壓得緊緊的,到高三整整一年就做複習迎考。我認為這樣猶如隻長體重不長身高,在題海中做了太多的無用功。不過,高考製度是這樣,誰又奈何呢?
中國學生大都把進北大、擠清華作為崇高的目標,所以就隻好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美國學生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你走陽光道,我過獨木橋。這就是美國家長與中國家長的觀念有相當大的不同。
中國家長大多要求子女上最好的大學,所謂“吃盡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一類教條。如果子女能上名牌大學,父母自然會感到無尚榮耀,臉上有光。看到別人小孩上名校也會投以羨慕的眼光,有時可能還含有嫉妒成分。
而美國人不一樣,他們很尊重子女自己的選擇,他們覺得隻要子女快樂就行,不論子女選擇什麼大學,他們都會為子女驕傲。至於別人的孩子上名牌大學,他們會說“哇!祝賀祝賀”。
所以,我認為我們中國人從小孩到家長都活得很沉重、很辛苦。當然中國人重視教育、刻苦耐勞、力求上進的精神也奠定了在海內外的社會地位與經濟基礎。
美國學校什麼都教,什麼股市行情、性教育、預防艾滋病應有盡有,很多家長也抱怨說家長送子女上學是學文化知識,不是到學校學性知識和預防艾滋病知識。不過當學校要上這些有爭議的課程時,一般會給家長來一份通知,如果家長不同意,小孩可以不上這種課程。
我的觀點是學校都開了課,起碼有一定的道理,沒有理由不簽字。小孩多懂一點“亂七八糟”的道理也沒什麼不可以,關鍵還是要培養他們懂得思考,懂得風險,懂得後果,而不是讓他們無知。
美國學校還有手工課,讓學生學會使用各種工具,製作木頭玩具,或是用電烙鐵焊一塊電路板,有時還有針線活等等。現在我們的家裏還擺著海雯在學校做的作品,有些東西做得還是非常專業的,因為學校裏有許多工具和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