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海雯說不上是勤快小孩(2 / 2)

家長及教育人員常問:高中生課餘打工好嗎?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傑蘭·莫提蒙教授(Jeylan T。Mortimerh)和她的同事長期追蹤調查打工高中生後,出版了題為《在美國工作及成長》(Working and Growing Up in America)一書中指出,青少年打工隻要時間不過長,就不會影響學業成績,而且還對未來求學就業有正麵影響。

她們從1987年起追蹤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地區1000名隨機取樣的九年級打工學生,調查他們的意見、學業成績,並訪問他們的家長。結果發現,青少年打工並不影響學業,與一般人的想法恰恰相反。

調查發現,打工並不會減少學生做功課或參與課外活動的時間,大多數打工的青少年並不會犧牲這些活動。而且,適量地打工對日後有許多益處,特別是那些高中期間固定打工且每周不超過20小時的學生,將來上四年製大學時多有傑出表現。

此外,高中期間打工的學生日後較容易能找到相關的工作,學生適當地打工也比打工時間過長或不打工的要好。

接受調查的高中生表示,打工讓他們了解責任心的重要性,而且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處理金錢以及養成準時上班等好習慣。

不過,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心理學家羅藍·史登勃格博士(Laurence Steinberg)覺得這份調查結果過於樂觀,因為真正對青少年有益的工作機會很少,一般多在快餐店打工。隻是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學校對學生的學業要求並不高,因此適量打工才對學業不至於有太大的影響。

主持調查的莫提蒙教授則認為,即使在快餐店打工也對青少年有益處,因為他們可以從中學習如何善用時間以及與他人相處。

美國人不論家庭貧富,大多數父母都鼓勵小孩打工賺零花錢,這樣,除了知道金錢的價值、豐富社會經驗外,更重要的是,使小孩具有了責任感。圖書館、麥當勞或是幫別人看小孩等等都可以做。夏天剪草,冬天鏟雪,也都有許多小孩在做。

改革開放後,早年來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幾乎絕大多數人都在中餐館打過工。那時中國人還很窮,很多人除了打工掙錢生活和付學費外,有些還要寄錢給家裏。那時,每當暑假,出來打工的學生多了,想找一份中餐館的工作都很難。現在的中國留學生不一樣了,隨著中國人收入的提高,許多學生從國內就帶來不少美鈔,打工的學生也就少了許多。我認為,這並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