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學校管理研究,不僅可以改進教育實踐,還可以改變教育管理者自己的生活方式。在這種生活方式中,學校管理者能夠體會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可以逐步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並增強自己的自尊意識和自信心。

目前,很多學校管理者在工作中都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在日常教學中收集了很多寶貴的資料,他們已經(或正在)進行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他們所作的是一種樸素的“行動研究”,將研究結果直接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之中。然而,由於忙於日常事務,特別是缺乏文獻資料、理論指導和深入學習的機會,他們有價值的經驗往往沒有得到係統的整理和提升。學校管理者如何重新反思自己已經(或正在)做的工作,將其理論化、係統化,為自己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和操作工具,使自己能夠更加有效地總結經驗,進而提煉出更加切合自己教學工作實際的成果,這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

在四川省教育學會召開的多次會議上、在教育教學管理研究及課程改革所舉行的一係列學術活動中,我與陳學宏同誌有過直接的交流。在長期從事民族教育研究的工作中,我數次到涼山州、西昌市進行民族地區教育調研,我們之間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該同誌對於基礎教育體驗深刻,對學校管理研究有著獨到的認識,對教育科研的組織與管理有自己的實踐模式。他教過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從民族地區鄉村小學、彝漢聚居區鄉鎮學校、邊遠農村中學走進城區中學,再到教研部門;從代課教師、民辦教師、公辦教師、副教授到教育教學專家、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特級教師;從教研組長、大隊輔導員、團委書記、教導主任、校長到教科中心主任。30餘年教育人生的風雨兼程,鑄就了他的教育思想理念,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太熟悉基礎教育了,與之有著不能分離的情懷”。

對於來自於西部地區、少數民族地區、教育基層管理的一位實踐者,該同誌的教育理念、對今天教育的見解、踏實求真的工作作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向人本主義教育的學校管理》蘊涵著該同誌長期以來對學校教育教學實踐的經驗總結和他多年來對教育科研組織與管理的認識觀點,這些經驗、觀點對廣大教師、教育管理者都具有學習借鑒、啟迪出新的參考價值。當然,或許該書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但是,瑕不掩瑜,故我為此書鼓與呼。

是為序。

2007年8月26日

[紀大海,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四川省教育學會秘書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