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電子工程本科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3 / 3)

第二,自籌經費建立了社會實踐、認識實習、專業實習三大實踐基地。學院在長沙縣江背鎮印山村建立了學員社會實踐教育基地,引導學員走入社會大課堂,深入工廠、農村、科研院所、高新技術開發區、紅色景區等開展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在上海警備區和一軍建立了學員認識實習基地,每年暑假都認真組織大二學員奔赴這兩個基地進行部隊認識實習;在洛陽總裝某基地建立了本科畢業實習基地,主要完成本科畢業學員專業實習教學任務,每年安排2輪,每輪約85~120人,使得曆屆畢業學生對電子對抗裝備有了深刻理解,相關的雷達、光電等電子對抗裝備的動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從2005年開始,學院又在武漢空軍雷達學院雷達站場開辟了新的實習點,進一步充實了實習內容。

第三,大力協助本科學員舉辦“電子科技苑”活動。本科學員組織的“電子科技苑”活動已連續舉辦了十屆,其主要內容有電子製作軍地院校邀請賽、電子即時製作競賽、無線電獵狐大賽、“FLASH”設計大賽以及名家講壇等。電子科技苑麵向全國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在校學生,近幾年來,優秀作品層出不窮,中央電視台、湖南省的多家電視台、解放軍報、科技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都報道過該項活動,在社會和部隊引起極大反響。

第四,通過高水平電子設計競賽提高學員實踐能力。成立於2002年的“電子技術創新實踐基地”,每年都承擔學校電子設計競賽的選拔、培訓、競賽、評審工作,以及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組織、培訓工作。電子技術創新實踐基地每兩年係統培訓學員約150人,連續3年培訓學員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第五,積極引導學員參加實際高水平科研項目。我們充分利用科研優勢,全麵引入科研育人的機製,在綜合性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方麵吸收本科學員參與科研課題。

2.學曆教育合訓類

學曆教育合訓類電子工程本科專業更加注重學員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更加強調培養具有良好的全麵素質、複合的知識結構和綜合能力、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按照2006年製訂的《電子工程專業學曆教育合訓人才培養方案》,必修的專業實踐教學如表5所示。此外,還有選修的實踐教學環節,包括各種學科競賽和科技文化活動。學科競賽包括:數學建模競賽、物理競賽、力學競賽、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機器人大賽、電子設計競賽、程序設計競賽、嵌入式係統設計競賽、英語寫作競賽、英語演講比賽、辯論賽、軍事基礎科目競賽、其他學科競賽等。科技文化活動包括航天科技文化節、數理月、機器人文化節、電子科技苑、計算機文化節、英語文化月、軍事文化節、文體活動等。

五、專業建設基本思路

我們分析總結了近年來我校電子工程本科專業建設的情況,為全麵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麵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幹意見》精神,明確了電子工程本科專業建設的基本思路和措施。電子工程本科專業建設遵循以下原則:(1)堅持為軍隊建設和國防現代化服務的辦學方向,努力營造有利於人才成長的育人環境,把培養德、智、軍、體等方麵全麵發展,適應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需要的高素質高水平軍事電子工程技術型人才及新型初級指揮軍官作為根本任務。(2)繼承我們多年以來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方麵的優良傳統,發揮重點主導一級學科的強勢,利用交叉學科、新興學科發展契機,科學構建一流人才的合理知識結構,積極探索知識、能力、素質全麵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方案。(3)牢固樹立本科教育是基礎的意識,注重基礎教學,拓寬專業口徑,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4)注重學員全麵素質培養,強調實踐能力,培養創新能力,突出自身特色。

電子工程本科專業建設的基本思路如下:

第一,按照把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製度建設。學院領導從院長、政委到分管教學的副院長都要審訂每學期的教學實施計劃、任課教師名單、學員學術活動安排。設立輔助機關教學工作的專家機構,製定相關文件。教學管理機關切實發揮工作職責,不斷加強教學與人才培養管理工作的規範化、程序化和信息化,保障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的各項管理服務和協調工作。製定教學質量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主要教學環節質量標準。

第二,根據我軍建設信息化部隊的需要,轉變觀念,適應目前辦學規模大、學員人數多、教學對象由工程技術類專業為主向學曆教育合訓類學員為主轉變的需要。根據未來信息化戰爭對軍事科技發展規劃、國防關鍵技術攻關和作戰指揮訓練等各類人才的需求,樹立人才培養的戰略意識、全局意識和前瞻意識,科學把握和提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著力培養用軍用電子工程係統、微波工程應用、電子對抗、信息對抗係統等領域的工程技術型人才及新型初級指揮軍官。

第三,深化教學改革,積極推進素質與創新教育,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全麵落實2006年學曆教育合訓人才的電子信息類課程體係,瞄準一流目標製訂新一輪工程技術類學員本科教學計劃,全麵更新課程體係和優化教學內容。

繼續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全麵貫徹落實新的實踐課程體係,打破原先局限於課程的實驗體係,建立以大學科、大實驗為平台的實驗體係,係統地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和工程性實驗內容,完成“電子科學與技術”本科教學實驗室建設任務。在培養創造性,培養動手能力的要求下,實驗室在不斷改進、完善已有實驗,以適應學曆教育合訓類學員的培養需要。

製定綜合性實踐環節和第二課堂活動考核辦法,加強綜合性電子實驗課程建設,增加課外自主實踐時間與場所,新建學員創新實踐中心,為培養電子信息類學員創新實踐能力提供良好平台及環境,同時滿足本科生畢業設計、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及研究生學術交流活動等需要。加強實習基地建設,進一步增加實習經費的投入。確保我院本科生科研訓練和創新能力培養達到全軍領先。

積極推進以應用推廣和資源建設為重點的信息化建設。積極開展網上教學平台應用推廣,加強網絡課程和多媒體課件建設,力爭所有任課教員有教學網站,實現主幹課程網上輔導教學、答疑輔導、作業發布。

第四,完善教師隊伍建設機製,提高教師隊伍建設水平。完善教學評價機製,加大教學激勵力度,強化教學業務培訓。試行學員、學科專業、導師和任課教員人才培養工作質量公示製度,逐步實行青年教員持證上崗製度,建立和實行優勝劣汰的競爭機製和業績獎勵製度。努力引進國內一流大學畢業的博士,改善教師隊伍學緣結構。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

[2]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麵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幹意見

[3]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本科教育電子工程專業2010年前建設規劃

[4]2006年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工作自評報告

[5]2000年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工作自評報告

[6]2006年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工作自評測定表

[7]2006年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專業評價自評測定表

[8]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2002教學計劃製訂分析論證報告

[9]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2002電子工程專業本科教學計劃

[10]2006年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學曆教育合訓人才培養方案(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