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主體性教育理解為促進受教育者的主體性發展的活動是基於人的主體性本質。人的主體性的形成和發展不是靠自然遺傳進行的,而是人在其自然資質的基礎上通過社會文化的影響和教育進行的。人的主體性是人的本質特征,這是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人正是運用其主體能力展開其活動,從而使自己存在和發展。但主體能力不是天賦的,而是通過教育發展而來的。從現實來看,主體不僅有創造文化知識和物質財富的能力,而且有把各種文明轉化為內在的精神或心理的東西的能力。人類就是在這種內化和外化的活動中發展的。而把人類的文化成果內化為人的心智結構正是教育的實質所在。教育確實要向受教育者傳授知識和技能,受教育者必須掌握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但教育的目的不在於讓受教育者複製這些知識,而在於把這些知識變為受教育者的主體能力。如果不把知識轉化為主體的能力、態度或人格特征,掌握知識也就沒有意義。比如我們學習語言,是為了記憶一些語法規則、詞彙呢,還是為了能夠運用語言進行交際呢?如果不把所掌握的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能力,我們也可以記住許多詞彙,但這是毫無意義的。從根本意義上說,人類對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是將人類文化成果個人主體化的過程,這種個人主體化就是教育過程。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或接受教育並將其轉化為自己身心結構的一部分,從而促進人的發展,這是人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

從廣義上來說,教育無處不在。人是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人類由進化而來,但人類進化與動物不同。動物進化隻是種係的進化或有機體的進化,而人類進化除了在有機體方麵的進化外,同時進行著的是文化學的進化。前者靠遺傳進行,後者靠教育進行。但二者是相互聯係著的。前者是後者的基礎。有機體的進化使人類擁有發達的大腦,人類的大腦使人具有以語言能力為基礎的學習和創造的能力。創造能力使人類不斷地將人的內在本質轉化為外在的事物,不斷生產著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時人又在不斷吸收外界客觀事物,把外界的東西在心理世界中精神化,並將其轉化為人的新的能力和態度等,從而使人進行新的創造。盡管在生理結構上,人類自從進化為人類的那時起從總體看變化十分緩慢,今天的人和幾千年前的人沒有多少差別。但人類生活發生了本質的變化。這些變化就得力於人的創造和人的教育,而從曆史的角度看得力於教育。教育使下一代繼承了此前人類的文化成果,並根據社會的現實需要和個人自身特點轉化為個人的主體品質。這種主體品質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特點,比如在原始時期和農業時期的個人對集體的依附性,在工業文明時期的人的占有性,而到現代社會我們則稱之為本體的、價值的和實踐的主體品質或簡單地說是價值主體性。主體性是一個綜合性概念,既包括人的能力方麵,也包括人的情感方麵和人的意誌方麵,而其根本特征是從人本體方麵呈現出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柏拉圖說過:奴隸之所以是奴隸,乃是他的行為不是代表自己的思想而代表別人的思想。我們說,教育是發展人的主體性的活動,它不僅使人獲得知識,而且把知識變為自己的內在的東西,成為其人格的一部分。從我們對主體性的理解看,這裏所說的發展人的主體性,不是發展人的工具意義上的主體性,而是發展人的本體意義上的主體性。

人的主體性發展是現有主體性和可能主體性相互轉化和循環向上的過程。這裏存在著兩種水平的主體性,一種是可能發展的和需要發展的主體性,二是學生已有的主體性。這二者相互聯係,後者是前者的基礎,而前者又是後者的繼續,它們是循環向上發展的。主體性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流動的。主體性發展和呈現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不是單一的因素決定的。但十分明顯的是人的發展有賴於自己的認識、情感和意誌活動,沒有人自己的活動,主體性的發展是不可能的。學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其主體性的表現不同。這與人的生理發展和心理的發展聯係著。皮亞傑說:“心理的生長同身體的生長是分不開的,特別是神經係統和內分泌係統的成熟,一直延續到十六歲。”任何成人不管他如何有創造性,主體性多高,也都是從兒童發展而來。但兒童不是被動地等待發展,而是由於發展的需要在推動著他主動地發展。兒童和成人一樣也具有自主性的能動性。他並不是簡單地或原原本本地把所學到的知識內化到心理結構中,不是被動地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學習不是聯想,而是同化,“使現實的材料經過處理或改變,結合於兒童的結構之中”。他把兒童的心理發展劃分為四大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歲),相當於嬰兒期,主客體沒有分化,用本初的格局(schema)對待外部客體,能開始協調感知和動作間的活動,但其智力沒有達到運演水平;前運算階段(2~7歲),相當於前學齡期,兒童開始以語言符號作為中介來描述外部世界,還有延遲模仿、象征性遊戲、初期的繪畫、心理表象和記憶等。但還不能進行可逆性運算,沒有守恒概念;具體運算階段(6~12歲),兒童的思維發展到具體運算階段,活動或動作發生了內化,而且是可逆性的,守恒概念形成;形式運算階段(11~15歲),相當於學齡中期或少年期,這時期思維超出了事物的具體內容或感知的事實,朝非直接感知或未來的事物的方向發展。兒童的心理發展過程也是主客體分化和建構的過程,也是人的主體性逐漸增強的過程。所以,在不同的階段必須注意到兒童的主體特征。這是主體性教育的前提。同時,教育不隻是跟在發展的後麵,它可以走在發展的前麵,啟發受教育者已有的主體性開拓可能的主體性的區域,正如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中所說的那樣。所以,通常認為,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是由現有水平的主體性向可能主體性趨近的過程。但這種趨近需要教育的啟發和幫助。如果得不到教育的有效引導和促進,人的主體性發展就會受到阻礙,比如有些人的獨立性不強,並不是說他天生就如此,主要在於教育和環境的影響。還比如說一般女人的主體意識不強,這不能說女人天生就有依賴性,而是社會給它提供了一個她可以依賴的環境。所以說,每個人都有主體性發展的心理基礎,在此基礎上每個人都存在著現有的主體性,同時存在著可能的主體性的區域。教育就是幫助受教育者運用其已有的主體性向可能的主體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