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的主體性
教育是建構人的主體性的活動,而作為建構人的主體性的教育活動本身也必然有主體性。我們把教育分為宏觀教育和微觀教育。宏觀教育一方麵是對微觀教育進行規劃、組織、管理,為微觀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環境和條件,同時又以微觀教育為基礎。宏觀層次的教育主要表現在教育規劃、組織和管理活動方麵,而微觀教育活動才是直接以受教育者的身心結構為對象。宏觀教育和微觀教育是相互作用的。我們把宏觀教育所表現出來的主體性稱之為宏觀教育的主體性,把微觀教育所表現出來的主體性稱之為微觀教育的主體性。
一、宏觀教育的主體性
在宏觀意義上,我們把教育作為社會的一個巨係統來認識。教育是一個開放係統,它和社會的其他係統相互聯係、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有其獨特的存在和運行方式。宏觀教育的主體性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1.人類教育的主體性。把現實的人類教育作為一個整體對待,這是最高層次。在這一層次上,人類是人類教育的主體,人類依靠自己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運用人類創造的文化發展自己,提高自己。人類發展到今天從根本上來說是依賴人類自身。人類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這並不是說人依靠其自然力量,人的生物機體當然是基礎,但主要依靠的是人的智慧和才能,人類運用其智慧和才能開展教育活動來發展自身,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世界範圍內對全人類的教育進行協調,試圖影響人類教育的發展。所以,人類教育以其特定的功能促進人類進步。
2.國家教育的主體性。在次一級上,就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教育來說,教育是該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進該社會中全體國民的身心素質得到發展。作為社會大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教育,在和其他部分的協同中按照其自身的運行機製和運行規律展開其活動。國家是教育的主體。就當前世界而言,教育主要是各個國家的事業,由各個國家來展開。國家作為教育的主體當然也有其主體性。國家在製訂教育目的、教育製度、教育方針、教育規劃、確定教育投資規模和速度等方麵發揮著根本性作用,教育和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之間的關係的調節也主要靠國家進行。教育和其他各種社會係統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係,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教育是促進人的主體性發展的事業,是社會和國家進步的基礎。所以,國家的教育相對於政治、經濟和文化等係統來說是獨立的和自主的,不是政治或經濟的附屬物,而是國家建設的積極力量,是人民獲得幸福生活的基本條件。所以,國家教育同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活動一樣,是獨立的、自主的,是一種本體性存在,有其特定的價值追求和實踐形式。如果不把教育作為一種有特定規律的、積極的、自主的活動來管理和開展,整個國家的教育發展和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就不會順利。
3.教育係統的主體性。教育係統本身具有主體性,表現為教育組織的主體性。教育組織分為教育行政組織和辦學組織。教育行政組織的職能是對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進行宏觀規劃、組織、實施、督導、評估,在與管理客體的相互作用中不斷提高行政組織的效能,促進教育發展。世界上存在著三種教育行政組織模式:集權式、分權式和混合式。世界上絕對的集權或分權是沒有的,大多數介於二者之間。但無論哪種教育行政組織模式,肯定都有其主體性。正如同其他主體性一樣,教育行政組織的主體性也以是否調動了辦學組織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為衡量標準。集權與獨裁聯係著,但集權不等於獨裁;分權與民主相聯係,但分權不等於民主,這一切都以是否發揮了兩種主體性:教育行政組織的主體性和辦學組織的主體性,是否對教育的發展和國民素質的提高起到了最大的作用。但由於組織形式對組織活動產生重大影響,要想真正發揮教育行政組織和辦學組織的主體性,分權模式是一種理想的模式。眾所周知,隻要有適當的場地和設備,有合理的規則和公正的、內行的、熟練的裁判員,球場上的運動員都會充分發揮自己的體力、智慧和技能,表麵上看來球場上緊張、忙亂,但實際上是處於積極的活動狀態,任何時候裁判員和運動員都不能易位。教育也是一樣,在教育係統中,教育行政組織好比裁判員和教練員,而辦學實體則好比運動員。運動員在場上的表現與教練員指導是否得法和裁判員的裁判是否合理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