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性。教育的主體性還表現為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性,即學生具有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學生主體性是教育主體性的核心。因為,學生新的主體性的建構在根本上靠學生運用現有的主體性進行。人有學習、發展、趨向於完美的需要。從根本意義上,接受教育對受教育者來說並不是外部要求,而是人的內在需要。人生來就有活動的需要,有好奇心,對外界新鮮事物感興趣。皮亞傑的兒童發展階段論、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和馬斯洛、羅傑斯、弗羅姆的自我實現論都對人的自我發展和實現的心理需要進行了論證。學生的主體性是多方麵的,基本的有認知的主體性、道德的主體性和審美的主體性。如在認知方麵表現出對新鮮知識或活動的興趣和愛好,主動探索未知事物的需要等等。實際上每個人都會對適合自己的認知水平的事物感興趣,並主動去理解它。布魯納說,任何知識都可以以兒童能夠理解的方式教給兒童。這裏強調的就是每個人都可以以積極的、自主的和創造的方式展開學習活動。學生在審美和道德方麵也同樣有主體需要和主體性。所以,在教育活動中受教育者是主體,是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主動學習,通過自己的認識和活動——觀察、操作、理解、內化、轉換和表達等一係列的主體化過程,來理解教育者的講授或示範。從表麵上看,教師講,學生聽,好像教師是主體,學生是客體,但學生的內部心理結構在進行著極為複雜的主體化過程。教育者在發揮自己的主體性影響受教育者的時候,受教育者如何接受這些影響,這些影響達到什麼樣的水平,教育者不能完全控製,也無法控製。總之,學生在教育活動中是主體,有自身的教育需要,在教育過程中表現出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這些主體特點任何人不能抹殺,不能忽視,把學生當作客體或被動的人進行教育隻能導致學生對教育產生逆反心理。這就需要對學生的主體性進行啟發和引導,使其在學習活動中發揮出來,成為建構其新的主體性的基礎和動力。
綜上,微觀教育的主體性,一是教育者在引導、組織學生學習並向學生呈現文化知識時所表現出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二是在教育者的引導下學生學習時所表現出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但教育者的主體性和受教育者的主體性不是單獨發揮作用的,如果教育者有教育的主體性,但受教育者沒有學習的主體性,教育就不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反之,亦然。隻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各自的主體性發生協同作用時教育活動才處於積極的、創造的、道德的、審美的狀態。教育要重視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兩方麵主體性的發揮,同時要注意二者的協同和整合,但這種整合和協同主要靠教育者進行,因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雖然都是主體,是平等的,但在知識、能力、主體性發展水平上不是同等的,受教育者需要教育者的引導、啟發,教育者的任務就是以其主體性方式組織、引導、啟發受教育者自覺地、積極地、自主地學習。所以,教育活動的主體性是教育者引導受教育者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營造的積極的、愉快的、和諧的、創造的教育狀態。其目的是建構受教育者的主體性。
三、主體性教育原則
主體性教育可以理解為教育的基本原則,這是對開展教育活動的基本要求。主體性是本體的、價值的和實踐的,因此,主體性教育原則也應從這三方麵來理解。
一、本體性原則
本體性原則指把教育看作是自在的、自為的、有自己的存在方式和發展規律的活動。主體性教育以建構人的主體性結構為本質特征。無論在宏觀上還是在微觀上,教育就是教育而不是經濟或政治,不能用經營經濟的方式來經營教育,不能用處理政治問題的方式處理教育問題。教育不依附於其他活動,既不依附於政治,也不依附於經濟,更不依附於宗教,具有自己獨自存在和發展的特性。這是認識教育問題和展開教育活動的基本要求。但也不能把教育與政治、經濟及其他文化現象分割開來,幾者相互聯係,相互促進,相互進行著物質、信息和能量的交換。沒有教育,就不可能有文化發展、經濟增長和政治進步。主體對文化的創造和主體對文化的內化二者是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麵,是相輔相成的;教育為經濟發展提供高素質的勞動力,而發展了的經濟又為教育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教育提高國民的素質,有較高素質的國民,參與國家的各種政治生活,對改善政治生活產生積極作用。比如杜威說:“一個民主的政府,除非選舉人和受統治的人都受過教育,否則這個政府就是不能成功的。民主的社會既然否定外部權威的原則,就必須用自願的傾向和興趣來替代它;而自願的傾向和興趣隻有通過教育才能形成。”那種把教育看作政治的附庸、經濟的手段或文化的工具的人都沒有看到教育的本質特性是建構人的主體性。教育、經濟、政治和文化等都是從不同的方麵為人的生存和發展服務。所以,目前世界各國都把教育作為本體性事業對待,看作和經濟、政治和文化同等重要的事業。這在西方發達國家是一條基本原則。這樣才能擺正教育的地位,充分發揮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