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培養成為社會主體,這就要把學校作為一個社會部門,使其成為與社會各種實踐或機構相互聯係、相互滲透的地方。實際上許多學校成為教育“孤島”。兒童進入這個與周圍世界隔絕的地方,從書本上了解世界,經過多年的學習後再“穿越海峽”到社會中去。很多學生在大學畢業甚至在研究生畢業之後才“走向社會”。這違反教育的社會存在本性,也違背人的社會本性。杜威有感學校與社會之間的脫離現象而提出“學校即社會”的命題。他說:“我認為學校主要是一種社會組織。教育既然是一種社會過程,學校便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在他看來教育不是為未來作準備,教育就是生活本身。“我認為現在教育上許多方麵的失敗,是由於它忽視了把學校作為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這個基本原則。現代教育把學校當作一個傳授某些知識,學習某些課業或養成某些習慣的場所。”當然他的思想在教育實踐中被絕對化了,即把學校和社會上其他部門相混淆,比如在學校裏讓兒童在商店裏學習商業知識,這雖然有效,但學校與社會的聯係並不就是讓學生在經商中學習商業。學校作為社會組織更主要的是在教育內容上和社會保持廣泛的聯係,在教育思想上和教育方法上不斷更新。這裏就存在著學校教育的開放性問題。學校教育不僅建立在傳統社會觀念的基礎上,還同時要麵向現實社會發展的新問題,還要麵向世界,麵向未來。隨著市場經濟體製的確立,我國社會各個方麵發生著深刻變化,包括經濟、政治、文化、人的思想等等的變化深刻地反映在教育領域。如果不正視這些變化,教育還固守傳統觀念和模式,不僅不能成為社會進步的力量,還會成為社會發展的阻力。

加強學校與社會的聯係是現代教育的一個根本特征。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和社會發展保持一致。現代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重視人的個性、人權、人的價值,重視人類和平、發展和共存,那麼,教育就要體現這些思想,所要培養的是世界的中國人、世界的美國人、世界的日本人,而不單純是中國人、美國人、日本人。任何人類的成員不僅是本國的公民,對本國、本人負責,而且應對人類負責,培養的人是合作的、交互的主體。其次,在教育內容上要緊密聯係政治、經濟、科學與技術、文化、道德等社會現實,不能與之脫節。在教育思想發生了轉變之後,教育內容就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教育內容是聯結學校與社會的紐帶。絕不能以為學校與社會發生聯係就是讓學校代替社會其他部門的職能。學校與社會的聯係是通過培養的人同社會發生聯係,即所培養的人是社會現實主體,是社會的主人,而不是社會的奴隸。這種人能夠把科學知識、審美知識和倫理知識隨時轉化為人的主體實踐能力和實踐精神,能有效地、積極地、創造性地適應和超越社會發展。

六、作為曆史的存在

教育也是曆史存在。作為曆史存在的教育就要把受教育者發展為曆史主體。人是在曆史過程中進行創造的。人可以選擇現實和未來,但不能選擇自己的曆史。從人的自然本性來說,每個人都是其家族的延續,在其身上存在著其本家族的基因。比如人可以選擇自己將來的生活道路,但不能選擇其出身、父母。他的身上有他家族的曆史。這和其他動物是一致的。其他動物也有其自然史。這種曆史不過是自然進化史。老鼠的習性從來就是一樣,蜜蜂幾千年來一直隻會建造同樣的巢房。人不同,人取得了進步。人取得的進步是因為人有自己的曆史:人的曆史是人的文化創造史,在人的身上凝結著曆史的特性,在人的思想裏流淌著曆史文化的“血液”,人是曆史的主體。正如馬克思所說:“曆史不外是各個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由於這個緣故,每一代一方麵在完全改變了的條件下從事先輩的活動,另一方麵又通過改變了的活動來改變舊的條件。”人既是由曆史決定的,又不是簡單地重複前人的曆史,而是以前人的曆史為基礎進行新的選擇和創造。“這裏蘊含著雙重意義:他既有高於曆史的力量又依賴於曆史;他既決定曆史又為曆史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