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主體良心教育。良心最初指的是不忍之心、同情之心,是主體對是非的內在的評價,是“人對自我的呼喚”。孟子和王陽明認為人天生就有良心。盧梭也說人的道德是源於人生而有之的良心。一般所說的良心指的是主體對正義和義務的內心確認並以此作為內心的評價標準。也可以說良心是人的直覺的是非、好壞和善惡的認識和判斷,是自我道德認識和判斷係統。它是人自覺地在道德上自我認識、自我選擇、自我評價和自我負責的體現。曆代社會都重視良心的教育,包括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良心。現代社會教育所重視的是人“物欲”的發展,以生存競爭作為理論依據。結果是社會財富不斷地增加,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但人與人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產生了冷淡、隔膜、猜忌和敵視。人把人視作物,而不是當作人對待,因而人把自己的善良的感情掩蓋和封閉起來,人變得沒有良心,正如薩特所說,他人是自己的敵人。社會也成了龐大的冷漠的機器,無情地對待個人。在現代社會,沒有良心的個人和沒有良心的社會給人所帶來的痛苦使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良心的重要性,因而有了普遍的、深刻的良心發現。這種良心不僅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而且包括對自然萬物。具體說來良心包括自愛和愛他人之心、自尊和尊重他人之心、熱愛和尊重生命等等,還包括對現實的人和整個人類以及自然之愛——博愛。人的廣義的良心是個人生活的需要,是社會進步的需要,是人類進步的需要。人的主體性必須有良心的規定。如果沒有對良心的追求,任其發展,人類將會毀滅於自己的主體性之手。發展學生的良心,引導他把自尊、自愛和愛他人、社會、人類及自然結合起來,這是教育的重要的內容。我們要把人發展為熱情的、向上的、富於同情心和愛心的人,憑借自己的良心做事的人,決不能把本來是富有熱情和愛心的人教育成為敵視他人的人。但我們的教育在許多情況下是造就沒有良心的人——教育製度、教育過程和教育方法都是生存競爭原則的體現,學生一進學校就受到教育者創造的競爭的氛圍的壓力:學習競爭、考試競爭。因而,要培育學生的良心,就要求學校營造合作的、充滿愛的氣氛的環境,教育者要有教育愛,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
第五,合作精神教育。人的主體性是交互主體性。在馬克思那裏人是社會性存在物,實際上也包含了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的意思。在胡塞爾那裏,孤立的主體是不存在的,自我主體的確立和主體性的發生以他人主體和主體性的存在為條件,“每一個自我——主體都有其移情作用的地平線,即他的共主體(cosubjects)的地平線,它可以通過與他人之鏈的直接與間接的社交而得到開放,他是所有的相互為之的他人。”“每一個自我——主體和我們所有的人都相互地生活在一個共同的世界上,這個世界是我們的世界,它對我們的意識來說是有效存在著的,並且是通過這種‘共生活’而明晰地給定著。”在以後的存在主義者那裏基本上都持類似的看法,即人的主體性不是自我性,而是與他人、社會和自然的共存性。所以,發展學生主體性也同樣不是發展其孤立的自我性和個人主義,而是要發展其與他人、社會和自然的共存的主體性。這種共存在的主體性集中表現為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教育是主體性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在前蘇聯就形成了一個著名的“合作教育學派”——在師生關係上強調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吸引學生學習、教會學生學習,引導他們樂意參加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習評價上引導學生領會分數的意義,使分數能夠鼓舞學生努力向上,而不是把分數變為學生學習的目的,並嚐試讓學生和教師一起共同評分,使學生能夠進行自我分析,激發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講述教材的要點,而不是單純地由教師教;在教學中學生能夠自由選擇,不是完全聽命於教師,由過去的被動學習變為自主學習;等等。但他們所說的合作的目的主要在讓學生學習、掌握知識和發展其能力方麵,而我們所說的合作雖然也重視學生認知主體性的發展,但更重視的是對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是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彼此是合作的、平等的關係,教育者是主體,受教育者也是主體,雖然這兩個主體是不同的,但他們二者隻是量上的差別,沒有質的區分。我們不能說教育者是主體,受教育者是客體。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一樣也是主體,承認這一點是確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和合作關係的前提,也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把學生當作有血有肉的、有積極性、能動性和自主性的人對待,這樣我們就能夠理解學生的個性、思想、情感有其自身的特性,學生有自己的思考和觀點,有自己對各種問題的看法,學生能否接受教育者所傳授的內容不是靠教師灌輸,而要靠學生自己主體的內化,依賴於學生的主體性。同時要引導學生認識到人與人之間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有做人的權利,要尊重他人,並應受到尊重,要為維護人的尊嚴而做出努力,同時學會與他人相處。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存在和發展與他人的存在和發展相互聯係、互為條件。合作教育也是民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