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追求兒童的解放,使人成為有“主體性的人”,這是“成人”的第二個規定。人的全麵發展和人的自由發展具有曆史的一致性,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中指出:“個人的全麵發展隻有到了外部世界對個人才能的實際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為個人本身所駕馭的時候,才不再是理想、職責等等。”外部的世界為人本身所駕馭,人的發展從而進入“自由王國”,人就成為自覺的主體。教育的過程,作為人的解放過程,必須和曆史的運動現實地統一起來。人的發展經曆了一個從群體主體~個人主體~類主體的曆史過程。近代社會的大工業生產和市場經濟的興起為具有獨立人格的個人的出現提供了前提,教育在近代社會才有培植個人主體性的可能,才能追求一種人的解放。當20世紀鍾聲敲響的時候。瑞士的教育家愛倫·凱出版了她的《兒童世紀》一書,期望著“20世紀將成為兒童的世紀”。雖然有學者回顧20世紀的百年教育曆程得出“20世紀不是兒童的世紀”的結論,但不可否認,為解放兒童,20世紀作了不懈的努力,這一沒有完成的接力賽,要傳遞給21世紀,21世紀的教育還必須致力於兒童的解放。換言之,21世紀的教育必須把兒童當做兒童來培養,當做“人”來培養,致力於發展人的主體性。
教育使人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的發揮,成為有“個性的人”,這是“成人”的第三個規定。現代教育從根本上說是工業化社會的產物,它適應科學管理的要求和擴大教育規模的需要,把學生作為批量生產的產品,因此,劃一性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的明顯表現。教育要追求兒童的解放就必須打破劃一性的束縛,致力於每個人不同的潛能的充分發展。“使每個人潛在的才能和能力得到充分發展,這既符合教育從根本上來說是人道主義的使命,又符合應成為任何教育政策指導原則的公正的需要,也符合既尊重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又尊重傳統和文化多樣性的內源發展的真正需要。”教育要發展人的潛能,而每個人的潛能又有不同,因此,教育要“成人”,必須成就的是有“個性”的你、我、他,而不是一個模式的或抽象的人,“教育的目的在於使人成為他自己,‘變成他自己’”。教育要培養人的個性,首先要尊重人的主體性,確立自由、自律和自我負責的原則;其次要衝破大一統的局麵,對教育的所有方麵,包括課程、方法、製度等都從根本上重新加以認識。
教育要促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類的和諧統一,使之成為“類的存在物”,這是“成人”的第四個規定。教育要使人成為“人”,成為一個主體的人,但在當今的時代,教育追求的不是彼此分離的、孤立的、單子式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占有性個人主體。因為今天隨著世界經濟、世界市場、世界文化的推進和全球問題的出現,個人不可能將自己孤立起來,而走向世界曆史性的、普遍的個人,人與人之間有了更多的“休戚相關”。隻有在這個時候,馬克思關於“人是類存在物”的思想才能看到曙光。馬克思說,人是“通過實踐創造對象世界,即改造無機界”來證明自身是類存在物的。人以世界為對象,與自然、社會和人自身建立著對象性關係,所以,人作為類的存在物,也就是那種人與人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人與外部世界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人與自身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正是在這諸多完成了的本質統一中,人作為類主體才占有自己全麵的本質,不僅展現了個人的主體性,而且也展現了人的“類特性”、“普遍性”。
總之,類主體教育的“成人”觀,就是要造就馬克思所言的“建立在個人全麵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這樣的“人”具有全麵的、完整的人格和自由自覺的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