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性教育的目的包括近期目的和遠期目的。近期目的是指在教育過程中,通過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體能力、塑造學生的主體人格,培育和提高學生在教育中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使他們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從而成為教育活動的主體和自身發展的主體;遠期目的則是指通過弘揚人在社會發展中的能動作用,把學生培養成為社會曆史活動的主體。眾所周知,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提高是一個由低級向高級、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教育過程中的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期,主體意識比較淡薄,主體性素質和能力較匱乏,缺乏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被動性,從嚴格意義上講,他們還隻是一個不成熟的主體(或日“潛在主體”)。但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最大特征就是蘊含著豐富的發展潛能,在各種內、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而逐步變成現實。從“潛在”不斷地、永遠地向現實轉變,也是學生主體性發展的實質。在這一過程中,教育應積極創設機會和條件,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培養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能力,實現從依賴教師到能夠獨立、自主地學習,成為教育活動和自身發展的主體;同時在此基礎上,著眼於把學生培養成為社會曆史活動的主體,使他們成為自然界的主人、社會的主人,從而促進社會的發展、進步與解放。

二、主體性教育:理性教育和非理性教育相統一的過程傳統教育在科學主義理念支配下,往往桎梏於理性目的,過分強調直覺、概念、判斷、推理及邏輯認識和實踐能力等理性因素的作用,而忽視了情感、意誌、直覺、靈感、需要、信念等非理性因素的存在,把學生的智力和人格看作是毫不相幹的兩件東西,導致了智力與人格的脫離,也不利於培養學生的主體性。究其實質,這種教育基本上是一種唯理性的教育模式。不可否認,以傳授理性知識、培養和發展理性能力為特征的理性教育,它在開發人的認識潛能、幫助人們發現客觀世界的規律、合理而有效地進行認識和實踐活動及推動科技進步、生產力發展等方麵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理性教育卻並非無所不能。曆史發展到今天,唯理性教育的局限性已日益明顯地暴露在人們麵前:重理性知識的傳授輕感性經驗的積累,重理智控製輕情感溝通,重科學程序輕靈活變通。這也決定了僅僅靠理性教育是難以培養出主體性充分發展的個體的。馬克思早就指出,人類掌握世界的方法不是單一的,他認為“……頭腦用它所專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這種方式不同於對世界的藝術的、宗教的、實踐——精神的掌握。”這句話告訴我們,理性與非理性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麵,因為藝術掌握世界靠的是直覺、情感、意誌,而宗教掌握世界靠的是信仰(在信仰中,想像與情感又起著重要的作用)。

現代社會出現的種種問題表明,純粹的理性與純粹的非理性都不足以使人類擺脫生存和發展中的困境,不足以使人類獲得幸福美好的生活。對於廣大教育工作者來說,應順應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自覺地推進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的融合。近幾年,西方心理學界提出了“情緒商”這一概念,他們認為,一個人能否成才,智商因素僅占20%,而人們調節情緒、控製情緒的能力及抓住機遇的能力等情緒因素(即“情緒商”)則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事實上,學生的主體結構可劃分認知結構和人格結構兩個層麵,其中認知結構構成了主體的理性圖景,人格結構則構成了主體的非理性圖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而言,也是一個理性因素與非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統一發展的過程。由於非理性因素是根植於學生主體自身的需要、利益之中的,它能以其獨特的功能和潛在的形式推動、調節著學生的各種認識活動及行為方式,使認識和實踐活動體現著他們的主觀意向和理想追求,從而深刻地影響著受教育者的主體性發展,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麵:(1)動力作用。情感、意誌等非理性因素能對學生主體認識的指向性、積極性產生影響,對認識活動具有激活、推動作用。飽滿的熱情、堅韌的意誌、堅定的信念可以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能動的狀態之中,從而推動著學習活動的進程和學習目標的實現;(2)選擇作用。在教育活動中,學生為什麼做出這種選擇而不做出那種選擇,為什麼選此而不選彼,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主體選擇的價值取向,而人的需要、興趣、情感、信念等非理性因素恰恰是衡量這種價值觀和價值標準的內在尺度。當某一事物符合或能夠滿足學生的某種需要時,學生才會產生積極肯定的情感體驗,並把它作為學習活動的對象。反之,學生就會產生消極的情感體驗,從而疏遠、躲避甚至拒絕它;(3)誘導作用。強烈的好奇心、濃厚的興趣和高漲的激情可以誘導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得以充分發揮,從而推動著認識過程向更高的層次發展。讚科夫認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誌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教學應使學生從中產生發現的驚奇、自豪、滿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創造的歡樂等各種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生帶著高漲的、激動的情緒進行學習和思考,使教學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激情的活動。在教育過程中,既有非理性因素影響理性因素的一麵,也有理性因素影響非理性因素的一麵,理性認識之中滲透著非理性因素,非理性中又滲透著理性因素,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揚棄傳統的“理性教育模式”,代之以“理性與非理性互補的教育模式”,既要采取以理服人、提高認識能力的方式,也要采取以情動人、提高思想感情和修養水平的方式,使兩者互為條件、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從理性和非理性兩個方麵來促進學生主體性的和諧發展。可以這樣說,曆史上截然對立的理性教育與非理性教育將在主體性教育中得到完滿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