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墨西哥持續農業發展戰略的實施。20世紀80年代中期,持續農業思潮在墨西哥也引起了反響。一方麵,農業院校和科研部門紛紛對這一新的農業發展思想和戰略開展研究;另一方麵,國家領導人和有關政府部門在官方文件中也強調持續發展的思想,並對有關問題作了一些相應的規定。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貧困和生產力低下是資源得不到合理開發和利用、環境得不到保護的重要原因。因此,實現持續農業戰略目標的根本途徑是加快農村現代化的步伐。墨西哥《1989~1994年全國發展計劃》首次把環境保護和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作為經濟發展的目標提出。該《計劃》指出:“保護、擴大和合理使用國家有限的再生和非再生資源是現代化必要的條件。因此,必須強調合理和有效地利用和開發森林、土地、水、石油和礦產等自然資源的緊迫性。”《1990~1994年國家環境保護計劃》指出,“現代化的宏偉目標要求我們采取有力措施使資源開發合理化,引導投資和經濟增長朝著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應該愛惜我們的資源,使其不僅為當代人,而且為子孫後代造福。”為了利用立法和行政手段加強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管理,墨西哥政府頒布了《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總法》,這是國家對環境問題的各項政策法規的彙總。
1990年,政府又發布了《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總法實施條例》,具體規定了環境保護的各項技術指標和有關法規。同時,政府還頒布了《國家水法》《森林法》,並協調農業部和水利資源部監督土地、森林和熱帶雨林的開發進程,保證森林的恢複和再生。為加強對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管理,這屆政府專門增設了環境保護和城市發展部,同時也加強了地方政府在這方麵的權限和義務。
為了爭取實現農業持續發展的目標,墨西哥主要從以下幾方麵進行了努力:
1.自然資源和環境的保護,為農業的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1)設立和擴大自然保護區,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為保護珍貴的生物資源,墨西哥設立了65個自然保護區,麵積達600萬公頃,占國土麵積的3%。這些自然保護區分布在溫帶、濕熱帶、幹旱和半幹旱地帶和島嶼四類地區,根據不同的生態條件,采取不同的保護措施。作為自然保護區的補充形式,農業和水利資源部和有關州政府還將800萬公頃土地劃為59個保護區,用於封山育林和水土保持。目前,全國屬於保護區的土地約占國土麵積的7%。過去,由於經費不足和保護區土地所有權不明確等狀況,自然保護區往往管理不善。近年來,國家增加了撥款,加強了區內基礎設施的建設,情況大大改善。
(2)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防止水質汙染。為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1992年9月1日眾議院水利事務委員會通過了一項《國家水法》,並責成農業和水利資源部負責監督全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管理。為適應農業灌溉和工業用水日益增加的新形勢,國家將增加對水利建設的投資,興修新的水利工程。同時,政府將允許私人和社會團體參與水利工程和其他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彌補公共投資的不足。為保持水質清潔,全國建立了304個由環保部管理的水質監測係統,744個由農業和水利資源部管轄的水質監測站。
(3)合理規劃農田、防止土壤侵蝕。為改變耕地減少、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問題,政府研究製定了國土整治規劃,增加對中部地區基礎設施投資,建設了大型水土保持工程。為彌補公共投資不足,政府已修改有關法令,允許私人和集體建設水土保持工程和土壤改良工程。由法律保護其投資和所有權不受侵犯。為防止水土流失,政府已不再盲目鼓勵農民墾荒,在一些山區,動員農民修建梯田,實行輪種間種,以改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