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不同類型國家持續農業發展比較(7)(1 / 3)

2.巴西對持續農業發展的認識。巴西對持續農業的內涵的認識,可分為激進派和傳統派。激進派認為,持續農業的發展要綜合考慮諸種因素,不僅要強調農業與生態的關係,還要強調平等、社會公正、對多種文化的保護、自然和生態本身的整體性。傳統派屬於傳統經濟理論範圍,重點強調經濟和農業的增長。盡管如此,巴西對持續農業發展的內涵也存在一種共識。這種共識包括:①滿足人民對食品和纖維的需求。②改善農業經濟所依賴的環境和自然資源的質量。③提高農業內部不可更新資源的效益。④重視農業經濟發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⑤改善農業生產者和全體消費者的生活質量。為適應巴西持續農業發展的需要,1990年8月15日,巴西前總統科洛爾頒布了部際通告477號,即農業改革總方針,建議“改革農業生產進程和收入分配,重點擴大食物鏈,滿足大多數低收入居民的需求”。在這一總方針的指導下,製定了1991~1995年“新農業政策”。“新農業政策”強調:①提高巴西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②提高農產品產量,從數量和質量上改善國內市場的供應,生產更多的農產品,滿足食品安全儲備和日益增長的出口需求。③改善生態環境。為落實這一方針和政策,政府製定了與之有關的投資、最低保證價格政策,製定了農業競爭計劃和農業生產的地區化計劃。

3.巴西農業發展及潛力展望。

(1)巴西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2003年,巴西農業GDP4588億雷亞爾,占全國GDP的338%,出口306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總額731億美元的42%,進口48億美元,占全國進口總額483億美元的99%,貿易順差258億美元,農業就業人數1770萬人,占全國就業人數的37%。

農業生產與貿易:在農業生產和貿易鏈中,農牧業生產占行業產值的3035%,農業加工占3085%,產品分銷和流通占3034%,生產資料供給和生產占642%。

(2)巴西農產品在世界出口市場中的地位。2003年,巴西橙汁出口占世界橙汁市場的82%,大豆占世界市場份額的38%,蔗糖出口占世界的29%,咖啡豆出口占世界份額的28%,速溶咖啡占世界市場份額的44%。煙葉出口占世界份額的23%,酒精出口為世界第一,巴西揉製皮革和皮製品占世界第一,牛肉和雞肉名列世界第一。

(3)巴西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目前,巴西可供農業耕作的土地麵積為1525億公頃,或者說占國土麵積的179%。永久性使用的農業土地6250公頃,占國土麵積的73%。季節性使用的農業土地4250萬公頃,占國土麵積的5%。人工森林麵積500萬公頃,占領土麵積的06%。可利用的農業土地(尚待開發)麵積為9000萬公頃,占領土麵積的105%。牧地177億公頃,占領土麵積的208%。原始森林和保護區麵積440億公頃,占領土麵積的53%。

(4)巴西農業貿易。巴西農業貿易在國家貿易中的地位舉足輕重。1980年,巴西貿易逆差282億美元,其中,農業順差853億美元,其他行業逆差1135億美元。1988年,農業順差111億美元,其他行業順差81億美元,巴西貿易順差192億美元,1997年,農業順差137億美元,其他行業逆差220億美元,全國貿易逆差84億美元。自2001年起,巴西貿易再次進入順差時期,到2003年,農業貿易順差達到2585億美元,其他行業逆差縮小,為102億美元,全國貿易順差2483億美元。

(5)巴西農業出口的主要目標市場。2003年,巴西農產品主要出口市場前5名是歐盟、美國、中國、中東和東歐。出口總額306389億美元,其中向歐盟出口11153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36%,其次是出口美國4801億美元,占巴西農產品出口總額的16%,第三大市場是中國,出口額2261億美元,占行業出口的7%,第四是中東,出口額2084億美元,約占行業出口的7%,第五是出口東歐,出口總額1935億美元,占行業出口的6%,出口俄羅斯1426億美元,占行業出口的5%,出口其他拉美國家(不包括南共市)1165億美元,占行業出口的4%,出口非洲1472億美元,占行業出口的5%,出口日本1059億美元,占行業出口的3%,出口南共市944億美元,占行業出口的3%,出口其他地區和國家2335億美元,占行業出口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