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農業概述
一、概念
訂單農業是指農產品訂購合同、協議,也叫合同農業或契約農業。簽約的一方為企業或中介組織包括經紀人和運銷戶,另一方為農民或農民群體代表。訂單農業具有市場性、契約性、預期性和風險性。訂單中規定的農產品收購數量、質量和最低保護價,使雙方享有相應的權利、義務和約束力,不能單方麵毀約。因為訂單是在農產品種養前簽訂,是一種期貨貿易,所以也叫期貨農業。
訂單農業作為一種市場導向型的生產經營模式,對於深化農村經營體製改革,促進新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將發揮積極作用。它的最大特點便是先找市場後生產,它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是農業的一種巨大進步,所謂“站在田頭,盯著餐桌,一切圍著市場轉”就是這個道理。不過訂單履約有一段生產的過程,雙方可能受到市場、自然和人為等因素的影響,具有一定的風險性。
訂單農業的最大優勢就是改變了傳統農業中的光有產品卻沒有銷路的窘境。它讓農民朋友們安下心來進行農業生產活動。正如一位農民朋友所說:“手中有訂單,種養都不慌。”
二、訂單農業的作用
訂單農業實現了生產要素與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給現階段農業發展注入了強心劑,對於深化農村經營體製改革,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促進效益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訂單農業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突破口和有效手段。
1.有利於引導農民進入市場,增加農民收入。
當前農民增收困難,原因是多方麵的,但主要是千家萬戶小生產難以適應千變萬化的大市場,銷路難尋找,質量難提高,規模難擴大。訂單農業使農民生產有了目標,銷售有了渠道,收入有了預期,解決了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農民有了“訂單”以後,可大量消化農產品原料,由直接上市轉向加工增值後上市,減緩了市場壓力,降低了農業風險,確保了農民收入的增加。
如某村與江蘇一農資集團簽訂了300畝大蔥、香瓜的產銷合同,合同規定香瓜每公斤140元、大蔥每公斤1元作為保護價。然而,在收成時,香瓜的市場價為每公斤08元,大蔥每公斤為140元,由於已經簽訂了合同,該集團隻好以每公斤140元的價格收購香瓜,大蔥以每公斤1元收購,這使當地農民受益匪淺,僅此項就為農民增收60萬元。
2.有利於推動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增效。
訂單農業的實踐表明,抓住農業合同這隻“有形的手”,就能較好地引導農業結構調整,就能促進農業向廣度和深度進軍,促進農業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
(1)對農業結構調整提供市場引導,促進品種調對。通過合同“訂單”的形式,不僅可以解決農民的銷售難問題,而且可以解決農民普遍不知道種什麼的問題,使他們種得放心,賣得稱心。
(2)對農業結構調整提供技術支撐,促進品質調優。訂單農業對農產品質量、規格提出了具體標準,必然要對相關的種苗、技術等提出相應的要求。這是農業龍頭企業獲得農產品數量和質量的保證,也是農民實現預期收益的關鍵。龍頭企業認真實施優質優價政策開展種苗技術服務;農民積極采用優新品種、應用先進技術,從而提高了優質品種的覆蓋率和先進技術的到位率。
(3)對農業結構調整提供升級功能,促進產業調強。訂單農業能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和運銷業發展,促進產加銷有機結合,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是農村產業結構重組和優化的重要推動力量。
3.有利於發展原料生產基地,實現企業增利。
訂單農業使企業有穩定的原料來源。當前雖然農產品總體上供大於求,但是生產的波動性也很大,如果加工原料完全依賴市場,原料難以保證,容易出現“吃不飽”甚至“無米下鍋”的問題。
大宗產品需要以訂單的形式實現,新特優產品更需要以訂單形式落實。實施訂單農業,還會因價格的明示作用,帶動周邊其他農戶跟著生產,起到原料基地建設“放大”的效應。訂單農業使企業原料質量有可靠的保證。原料的質量是產品質量的基礎。原料的質量又取決於自然條件、品質和栽培管理技術。各地生產條件不同,技術管理水平不同,產品的質量差別很大,如果從市場上收購農產品原料,質量很難保證。通過訂單農業,建立農產品基地,就可以按照訂單要求,組織標準化生產,確保農產品原料質量。同時訂單農業為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創造了條件。建立長期的合同合作關係,各方麵都會不斷增加對基地建設資金、技術、物質的投入,促進科技水平和能力不斷提高。
三、訂單農業的形式
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的訂單農業有五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