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機農業的發展起始於20世紀80年代,1984年,中國農業大學開始進行生態農業和有機食品的研究和開發,1988年,國家環保總局南京環科所開始進行有機食品的科研工作,並成為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的會員。1994年10月,國家環保總局正式成立有機食品發展中心,我國的有機食品開發才走向正規化。1990年,浙江省茶葉進出口公司開發的有機茶第一次出口到荷蘭。1994年,遼寧省開發的有機大豆出口到日本。以後陸續在我國各地發展了眾多的有機食品基地,在東北三省及雲南、江西等一些偏遠山區有機農業發展得比較快,近幾年來已有許多外貿公司聯合生產基地進行了多種產品的開發,如有機豆類、花生、茶葉、葵花子、蜂蜜等。目前,我國絕大部分有機食品已出口到了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從總體情況來看,我國有機食品的生產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生產規模較小,且基本上都是麵向國際市場,國內市場幾乎為零。但在中國發展有機農業有著眾多優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1.我國有著曆史悠久的傳統農業,在精耕細作、用養結合、地力常新、農牧結合等方麵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也是有機農業的精髓。有機農業是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依靠現代的科學知識,在生物學、生態學、土壤學科學原理指導下對傳統農業反思後的新的運用。

2.中國有其地域優勢,農業生態景觀多樣,生產條件各不相同,盡管中國農業主體仍是常規農業依賴於大量化學品,但仍有許多地方,多集中在偏遠山區或貧困地區,農民很少或完全不用化肥農藥,這也為有機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發展基礎。

3.有機農業的生產是勞動力密集型的一種產業,我國農村勞動力眾多,這有利於有機食品發展,同時也可以解決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

4.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腳步的臨近,中國農產品的出口會受到綠色非貿易壁壘的限製,有機食品的發展能與國際接軌,可以開拓國際市場。同時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環境意識的增強,有機食品的國內市場在近幾年內將有較大發展,因此,有機食品在國內外都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要發展中國的有機農業,首先,要加強有機農業的宣傳力度,通過各種媒體如報紙、電視等方式的宣傳提高人們的食品安全和環境意識。其次,國家要進行合理的政策引導和調控,針對有機農業在國內的發展勢頭,製定一係列發展規劃並對其發展進行調控,在常規農業向有機農業轉化期給予農民一定的經濟支持。第三,加強生產關鍵技術的研究示範與推廣。由於有機食品在生產過程中禁用化學合成物質,因而勢必要求較高的生產技術與之配套,隻有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來解決好這些技術問題,才能使有機農業更快更好地發展下去。

有機農業、有機食品知識問答

1.問:為什麼要選擇有機產品?

答:(1)我們選擇有機產品首先在於它的安全性。目前常規種植業大量施用農藥和化肥;在常規畜禽養殖過程中則普遍使用抗生素和激素。這些成分殘留在終產品(各類蔬菜、肉類、奶製品)中,人食用了這些產品後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例如殺蟲劑是一種用來殺死活的有機體的毒品,同時也對人體有害,如導致畸形兒、神經損害及遺傳基因突變等。甚至有許多被美國環境保護機構所許可使用的殺蟲劑在經過多方麵的研究後證實,這些殺蟲劑仍可能致癌或導致其他疾病。一般而言,兒童從食物中接觸到農藥致癌的幾率比大人高4倍,因此,為了自身和孩子的健康,我們選擇有機產品。

(2)因為有機農產品比常規農產品更有營養、含有更豐富的食物纖維、礦物質含量更高。

2.問:有機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什麼區別?

答:(1)發源地不同。有機食品和有機農業的發源地是歐洲,綠色食品起源於中國,無公害食品主要起源於中國,“無公害”一詞從國外引入。

(2)標識不同。有機食品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認證機構其標識不相同。綠色食品標識是唯一的。無公害食品的標識在不同的認證機構有不同的標識。

(3)認證機構不同。綠色食品的認證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負責全國綠色食品的統一認證和最終認證審批,各省、市、區綠色食品辦公室協助認證。有機食品的認證機構包括: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進行綜合認證,由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有機茶研究與發展中心認證有機茶,一些國外有機食品的認證機構在中國開展有機食品的認證。無公害食品的認證機構較多,隻有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正式注冊標識商標,或頒布的省級法規,其認證才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