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到有機食品店或者正規超市購買。如果對有機蔬菜了解不多,建議你去有信譽的有機食品店購買。超市也是不錯的選擇,有時超市會因為大宗采購,價格比有機食品店便宜。
(3)選購時要注意蔬菜包裝上的有機認證標誌。
(4)注意包裝袋上是否明確標示生產者及驗證單位的相關資料(名稱、地址、電話)等,可以依據這些資料到相關網站或者相關部門查詢。
雖然有機蔬菜在種植過程中未使用化肥、農藥,不必擔心有農藥殘留問題,但其表麵附著的蟲卵和寄生蟲需要清洗幹淨。洗時要將蔬菜放在水龍頭下逐片衝洗,並用手輕搓,如果是比較粗大的蔬菜,例如芥藍菜等,可以用舊牙刷輕輕刷洗。用添加幾滴白醋的水浸泡蔬菜,可以輕鬆除去菜中隱藏的菜蟲。
10.問:發展有機農業有什麼好處?
答:(1)長期可持續性:許多環境變化是長期、緩慢發生的,有機農業考慮到農業幹預行動對農業生態係統的中長期影響。有機農業既生產糧食,又建立生態平衡,防止出現土壤肥力問題或蟲害問題。有機農業采取積極的措施,而不是在問題發生之後才加以處理。
(2)土壤:有機農業的核心是土壤養護方法,如輪作、間作、共生聯係、覆蓋作物、有機肥料和少耕製。這些方法鼓勵土壤動植物生長,改善土壤形成和結構,建立更加穩定的耕作製度。反之又增加了養分和能量循環,提高了土壤保持養分和水分的能力,彌補了礦物肥料的空缺。這樣的管理技術在土壤侵蝕控製中也發揮重要作用:縮短侵蝕力作用於土壤的時間、增加土壤生物多樣性、減少養分損失、幫助保持和提高土壤生產率。作物吸收的養分通常由農場的再生資源彌補,但有時需要用外界的鉀、硫、鈣、鎂和示蹤元素補充有機土壤。
(3)水:在許多農區,地下水受合成肥料和農藥汙染是一大問題。有機農業禁止使用合成肥料和農藥,代之以有機肥料(如堆肥、家畜糞便、綠肥)和利用生物多樣性(栽培的品種和長期植被),改善了土壤結構和水的滲透。管理良好的有機農業保持養分的能力增強,大大減少了地下水被汙染的風險。在一些汙染嚴重的地區,政府(如法國和德國政府)大力鼓勵轉向有機農業,認為這是一項恢複措施。
(4)空氣:有機農業通過減少對農業化學品的需求,降低了非再生能源的使用(農業化學品的生產需要大量礦物燃料)。有機農業能夠把碳截留在土壤中,幫助了減輕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有機農業使用的許多管理方法(如少耕製、秸稈還田、種植覆蓋作物、輪作、更多地結合種植固氮豆科作物)使更多的碳返回土壤,提高生產率和有助於碳儲存。
(5)生物多樣性:有機農民是各級生物多樣性的保管者和使用者。在基因一級,傳統和改良種子和品種因抵禦病害和惡劣氣候能力強而受歡迎。在品種一級,動植物的不同組合優化了農業生產的養分和能量的循環利用。在生態係統一級,有機農田保持沒有化學投入物的天然環境,為野生動物創造了有利的生境。頻繁使用利用不足的品種(往往為增強土壤肥力而輪種)減少了農業生物多樣性的侵蝕,形成較為健康的基因庫——今後適應的基礎。提供食物和庇護所以及沒有農藥吸引了新品種或重新定殖品種來到有機農區(長期和遷移),其中包括野生植物、動物(如鳥)和有益於有機農業的生物,如授粉者和害蟲天敵。
(6)遺傳改變生物:在有機糧食生產、加工或搬運任何階段,有機係統不允許使用遺傳改變生物。由於人類尚未完全了解遺傳改變生物對環境和健康的潛在影響,有機農業謹慎小心,鼓勵使用天然生物多樣性。因此,有機標簽證明在有機產品的生產和加工過程中未有意識地使用遺傳改變生物。常規產品不能保證這一點,因為大多數國家尚未要求含有遺傳改變生物的食品貼有關標簽。但是,由於常規農業越來越多地使用遺傳改變生物和這些生物在環境中的傳播方式(如通過花粉),今後有機農業不能保證有機產品完全不含遺傳改變生物。糧農組織出版物《遺傳改變生物、消費者、食品安全和環境》詳細探討了遺傳改變生物。
(7)生態服務:有機農業對自然資源的影響有助於農業生態係統內部的相互作用;這些相互作用對農業生產和自然資源保護都極為重要。產生的生態服務包括土壤形成和改良、土壤穩定、廢物循環利用、碳截留、養分循環利用、掠食(害蟲)授粉和生境。通過選擇有機產品,消費者利用他們的購買力促進了汙染較少的農業生產方式,降低了農業在環境方麵隱藏的自然資源退化成本。